朱長銀
(慈利縣人民醫(yī)院兒一科 湖南 張家界 427200)
小兒秋季腹瀉是嬰幼兒中常見的感染性疾病,主要是由輪狀病毒感染引起,多數(shù)發(fā)生在4歲以下的嬰幼兒中,而在6個月至2歲的嬰幼兒中發(fā)病率最高。該疾病具有季節(jié)性、自限性、流行性、地區(qū)性的特點,主要通過消化道進行傳播[1]。臨床對其治療主要是通過調(diào)整飲食、預防及糾正脫水,合理用藥、加強護理等措施來進行治療。目前臨床上度秋季腹瀉主要是通過應用思密達進行治療,但由于思密達口感較差,大多數(shù)患兒不愿意配合服用,導致患兒治療效果較差[2]。為此本院為了提高思密達對秋季腹瀉的治療效果,對秋季腹瀉患兒應用思密達保留灌腸法進行治療,且獲得較好的治療效果,現(xiàn)對治療效果報告如下。
1.1 臨床資料:選取本院于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120例秋季腹瀉的患兒為研究對象,其中男性患兒68例,女性患兒52例,患兒年齡為5個月~3歲,平均年齡為(15.8±4.2)個月。所有患兒均以發(fā)熱、嘔吐、腹瀉、脫水為臨床癥狀,隨機將患兒分為觀察組及對照組,每組60例患兒,兩組患兒在性別、發(fā)病時間、年齡、病癥上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實驗室檢查方法:所有患兒均經(jīng)符合秋季腹瀉的臨床檢查標準:患兒血常規(guī)均小于10.0×109/L,大便中含有少量黏液,大便中含有少量白細胞及脂肪球,無膿球、紅細胞及寄生蟲,經(jīng)大便培養(yǎng)檢測結(jié)果為陽性。
1.3 治療方法:對照組患兒給予口服思密達,觀察組患兒給予思密達保留灌腸治療,思密達口服用藥方案為1歲以下每日1袋,分3次口服;1~2歲每日2袋,分3次口服;觀察組患兒采用思密達灌腸法進行治療,1歲以下的患兒每次應用1袋思密達,1歲以上患兒每次應用2袋思密達,將思密達倒入50mL的溫開水中,并加入0.25g整腸生進行灌腸治療,每天2次。兩組患兒均不應用抗生素治療,根據(jù)患兒病情給予脫水、發(fā)熱等并發(fā)癥處理。
1.4 療效評價:兩組患兒均依據(jù)全國急性腹瀉疾病判斷標準進行評價,具體如下評價標準如下。顯效:患兒治療72小時內(nèi),大便次數(shù)及性狀恢復正常;有效:患者治療72小時后,大便次數(shù)及性狀得到好轉(zhuǎn),全身癥狀改善明顯;無效:患兒治療72小時后,大便次數(shù)、性狀以及全身癥狀無明顯改善。
1.5 統(tǒng)計學分析:采用SPSS17.0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量資料采用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計數(shù)資料采用率表示;組間計量資料均值的比較采用成組設計t檢驗,組間計數(shù)資料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合理用藥:密切留意患兒病情,合理指導患兒正常用藥,留意患者用藥后的不良反應,對于出現(xiàn)不良反應的患兒應及時告訴醫(yī)生,并留意患兒大便的性狀及次數(shù),根據(jù)患兒大便的情況適當增減藥物的劑量。兒童對藥物存在害怕的心理,因此應鼓勵兒童克服心理的障礙,同時讓家長配合讓小孩克服服用的心理障礙,并記錄好患兒用藥效果及用藥情況[2]。
2.2 微笑服務:護理人員對于患兒及患兒家屬進行溝通時,應爭取獲得患者家屬的支持及配合,了解患兒的生活習慣、生活喜好,并每天堅持與患者進行短暫的交流,鼓勵患者家屬及患者進行持續(xù)的治療。護理人員與患者及家屬的交談過程中應做到熱情大方、溫柔斯文,讓患者感受到溫暖。
2.3 日常護理:由于患兒胃腸功能較差,對食物的適應性較差,因此在日常飲食中應指導患兒及其家屬正常喂養(yǎng)患兒,避免增減患兒胃腸功能負擔。盡量滿足患兒身心的需要,護理人員應在患兒入院時主動熱情地接待,并可根據(jù)患兒的病情及其監(jiān)護人文化程度、興趣愛好來為患者安排合適的房間。為患兒保持干凈、安靜、舒適的住院環(huán)境,環(huán)境布置合理優(yōu)美,燈光及窗簾的顏色柔和、舒適,并在病房中增加一些綠色植物及花卉,給予患兒家的感覺,盡量讓患者感覺溫馨、舒適。
3.1 兩組患兒臨床治療效果分析: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患兒總有效率為100%,對照組患兒總有效率為85%,兩組患兒總有效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jié)果見表1。
表1 兩組患兒臨床治療效果分析
3.2 兩組患兒癥狀緩解時間:觀察組患兒癥狀緩解時間為(18.8±4.5)h,對照組患兒癥狀緩解時間為(35.8±5.2)h,兩組患兒癥狀緩解時間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jié)果見表2。
表2 兩組患兒癥狀緩解時間(±s)
表2 兩組患兒癥狀緩解時間(±s)
組別 患者例數(shù) 癥狀緩解時間(h) 平均癥狀緩解時間(h)觀察組 60 15~22 18.8±4.5對照組 60 32~43 35.8±5.2 t值 3.254 P值0.039
小兒輪狀病毒所致的秋季腹瀉在我國比較普遍,每年的9月至11月為疾病的高發(fā)期,患者感染病毒后,潛伏期一般為1~3天,患兒多為半歲至2歲的患兒[3]。該病具有起病急、并且常伴有發(fā)熱等與上呼吸道感染相似的癥狀。患兒起病初期,常出現(xiàn)嘔吐、隨后發(fā)生腹瀉等癥狀,患者次數(shù)多、腹瀉量大、大便中的水分較多,大便呈現(xiàn)黃色水樣或蛋花樣,大便中常含有少量的粘液[4]。思密達屬于硅鋁酸鹽,其主要成分屬于八體面的蒙脫石微粒,其結(jié)構(gòu)為非均勻的電荷分布,因此使得硅、鋁元素能在分子晶格中不容易釋出,從而對腸道具有較高的粘附能力[5],從而能夠增加對腸道的粘附能力,增強消化道黏液的韌性,從質(zhì)量等方面增強胃腸屏障的黏液,可起到阻止胃蛋白酶、胃酸、輪狀病毒以及維護消化道的功能,并能有效降低結(jié)腸過敏性作用[6]。同時能幫助胃腸阻止再生及恢復上皮組織,通過吸附各種致病因子以及消化道氣體,從而使得各種致病作用能有效排除體外,能有效平衡腸道益生菌菌群,激活消化道中的凝血因子,起到加速消化道止血的功效。但由于思密達口感較差,大多數(shù)患兒不愿意配合服用,導致患兒治療效果較差,通過灌腸的方法能提高思密達的治療效果。本研究中觀察組患兒總有效率為100%,對照組患兒總有效率為85%,觀察組患兒優(yōu)于對照組患兒;觀察組患兒癥狀緩解時間為(18.8±4.5)h,對照組患兒癥狀緩解時間為(35.8±5.2)h,觀察組患兒癥狀緩解時間優(yōu)于對照組患兒,從而說明對秋季腹瀉嬰幼兒采用思密達灌腸法治療具有療程短、療效高、住院時間短等優(yōu)點,值得在臨床上應用推廣。
[1] 袁華.山莨菪堿、更昔洛韋和西咪替丁治療小兒秋季腹瀉臨床效果觀察[J].中國傷殘醫(yī)學,2012,20(7):89-90
[2] 曾少姬,關云龍,梁文旭.蒙脫石散、雙岐三聯(lián)活菌膠囊聯(lián)合更昔洛韋治療小兒秋季腹瀉的療效觀察[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1,4(22):598-599
[3] 任章平.更昔洛韋治療秋季腹瀉的療效觀察[J].中國健康月刊,2011(8):981-982
[4] 姚炬文.更昔洛韋、山莨菪堿及西咪替丁聯(lián)合治療小兒秋季腹瀉療效觀察[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1,9(20):584-585
[5] 麗婉.熱毒寧注射液治療嬰幼兒秋季腹瀉75例[J].中國中醫(yī)急癥,2010(02):112-113
[6] 葛曉麗,曹愛愛,賈麗卿.經(jīng)皮給藥治療儀佐治小兒輪狀病毒性腸炎的療效觀察與護理.[J]護理實踐與研究,2009,6(20):167-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