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鳳和
【摘 要】由于在煤礦生產(chǎn)過程中,礦井涌水這一常見問題通常會伴隨生產(chǎn)全過程。所以煤礦井下排水系統(tǒng)也就成為是生產(chǎn)設備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了確保煤礦井下生產(chǎn)安全、有效進行,必須及時把涌入礦井的水排出去,否則不僅會淹沒設備,還會對礦井和井下作業(yè)人員構成嚴重威脅。本文對主排水泵相關問題展開探討,以期通過井下排水工作的完善,推動煤礦生產(chǎn)效益的不斷提升。
【關鍵詞】主排水泵;作用;選用與安裝;效率提升;常見問題處理
煤礦井下主排水系統(tǒng)的作用是排出井下涌水,主要包括水泵、吸水管路和相關附件等。其不僅是確保井下生產(chǎn)安全的固定設備,而且由于煤礦生產(chǎn)的特性,在礦井生產(chǎn)的過程中礦井涌水的排出問題時刻存在。因此,深入探討和分析井下主排水泵使用中的相關問題具有十發(fā)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1.煤礦生產(chǎn)對礦井主排水泵的要求
礦井主排水泵房擔負著排出井下積水的重要任務,是礦井防治水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保證礦井安全的關鍵環(huán)節(jié)。《煤礦安全規(guī)程》規(guī)定主排水設備應滿足如下要求:
1.1 必須有工作、備用和檢修水泵
工作水泵的能力,應能在20h內排出礦井24h的正常涌水量。備用水泵的能力應不小于工作水泵能力的70%。工作和備用水泵的總能力,應能在20h內排出礦井24h的最大涌水量。檢修水泵的能力應不小于工作水泵能力的25%。
1.2 配電設備應同工作、備用以及檢修水泵相適應,并能同時開動工作和備用水泵
為了確保主排水泵的安全高效運轉,應用自動化控制技術很有必要。這種現(xiàn)代工業(yè)化控制和監(jiān)測裝置,除能完成水泵的單機控制外,還可通過工業(yè)以太網(wǎng)傳輸接口模塊與設置,在井上調度指揮所有排水泵等被控設備,最終實現(xiàn)水泵的自動化控制,提高生產(chǎn)效益和可靠性。
2.礦井主排水泵的選擇與安裝
2.1礦用主排水泵的選用
礦用排水泵的選用是一項十分重要的工作,如果選擇不當,將導致泵在工作中流量偏大或偏小,揚程偏高或偏低,材料不耐磨蝕、腐蝕等,這不僅在使用上不能滿足生產(chǎn)要求,而且效率低、壽命短,造成浪費和損失。甚至在緊急狀況下,由于無法達到預期工作狀態(tài)而引發(fā)其他事故。
選型主要依據(jù)流量和揚程。需要知道裝置的最小流量和最大流量,選泵時以最大流量為依據(jù),在沒有給出最大流量的情況,通常可以取正常流量的1.1倍。裝置系統(tǒng)所需要的揚程,除了考慮最低吸入液面和最高輸水高度外,還應考慮管路系統(tǒng)的布置情況,一般選泵時取系統(tǒng)揚程的1.05~1.1倍。確定好流量和揚程這兩個性能參數(shù)后,再根據(jù)裝置系統(tǒng)的要求確定采用的具體泵型,并依據(jù)具體的礦井生產(chǎn)的實際情況確定采用何種配置。
2.2礦用主排水泵的安裝
礦用排水泵一般在下井安裝之前應該解體檢查,然后重新裝配。泵的裝配必須嚴格按照技術說明書進行。
水泵的安裝位置應該滿足允許吸上真空高度的要求,其安裝基礎必須水平、穩(wěn)固,基礎上的預留孔要根據(jù)水泵的尺寸澆注。管路系統(tǒng)中水泵的進水管口徑應該比泵的進口大1~2檔,出水管口徑不得小于泵的出口,進、出水管的具體規(guī)格應通過計算最佳流速并通過嚴格的經(jīng)濟比較來確定。
水泵進水管必須具有良好的密封性,并盡可能地減短長度(但泵的進口前管路最好有4倍直徑長的直管段),以及減少閥門和彎頭、變徑管等管路部件的數(shù)量,如有彎頭,還應盡可能加大彎頭的彎曲半徑。同時,為使運行時進水管內不聚集空氣,一般要求進水管略微上斜與水泵的進口相聯(lián)接,進水管的吸入口應該保證有一定的淹沒深度,底閥的入水深度必須大于進水管直徑的1.5倍,由于可能會有煤塊堆積,吸入口離池底和池壁距離最好大于0.75m,最小不得小于0.5m。另外,進吸入口應設有過濾裝置。所有與泵連接的管路應具有獨立、牢固的支承,以消減管路的振動和防止管路的重量壓在泵上。
礦用排水泵的安裝要求礦用排水泵和電動機一般采用聯(lián)軸器聯(lián)接,這時要保證軸心在同一直線上,且應以泵的軸線為基準找正,以防機組運行時產(chǎn)生振動及軸承單面磨損。聯(lián)軸器應該具有一定的間隙,礦用排水泵間隙一般為5~8mm。
3.提升礦井排水泵效率的措施
3.1延長排水泵高效運行的時間
實踐表明,由于井下環(huán)境復雜,排水泵維持70%以上效率的持續(xù)運行時間常無法達到預期,造成效率過快降低的原因主要是氣蝕和磨損。這可以通過維修,及減少泵中各種損失來解決。具體措施如下:
(1)定期檢修水泵,及時更換損壞嚴重的葉輪、口環(huán)、平衡盤、密封圈等,保持密封良好,間隙合理,以減少泄漏。此外,經(jīng)大修后的水泵應先經(jīng)技術性能測定后再下井安裝。
(2)將葉輪,特別是一、二級葉輪、口環(huán)和平衡盤等易損零部件更換成耐磨損抗氣蝕較好的材質,如可用耐磨性更好的銅質葉輪替換傳統(tǒng)鑄鐵葉輪,能有效提高水泵使用壽命。
(3)為了能將效率低的水泵及時升井大修,每一泵房管路的出水口應裝置流量測定裝置,如標準堰口、噴嘴等,以便經(jīng)常測定水泵的流量和效率。
3.2使富裕揚程控制在合理范圍內
由于設計時將各損失估計過高,水泵選型不當,造成實際揚程過高,電機過載,水泵氣蝕現(xiàn)象加劇、效率降低,進而造成能源浪費。調整水泵揚程最簡單的方法是車削葉輪外徑和拆去一級或幾級葉輪。
3.3及時清挖水倉
為了減少吸水阻力,煤礦井下可在拆除吸水底閥,采用射流或真空泵灌水的基礎上,還應對水倉和吸水井進行及時清挖,以避免出現(xiàn)水泵籠頭堵塞、流量下降,甚至于燒壞水泵的現(xiàn)象。這也是減少水泵零部件氣蝕和磨損,延長水泵高效運行時間非常重要的方法。
3.4降低管道阻力、提高管路效率
煤礦井下水質硬度大,易結垢,若管路使用時間長,則管道內壁結垢嚴重,有效通流面積降低,管道內流速提高,損失揚程增加,管路效率降低。因此,為了降低管道阻力,應及時清除管內結垢,以提高排水泵工作效率。
4.排水泵常見故障的原因及解決
4.1啟動時水泵不吸水,壓力表及真空表的指針劇烈跳動
原因: 注入水泵的水不夠,吸入管與儀表漏氣。解決方法: 處理漏氣處,確保水泵內注滿水。
4.2水泵不吸水,真空表指示高度真空
原因: 底閥沒有打開或已被於塞,吸水高度太大。解決方法:檢查或更換底閥,降低吸水高度到設計范圍。
4.3壓力表指示正常,水泵仍不出水
原因: 閘閥、逆止閥未打開,選型不合理。解決方法: 確保閘閥、逆止閥打開,確保水泵理論揚程高于實際揚程。
4.4水泵震動大
原因: 水泵軸線與電機軸線不在同一條中心線上。解決方法: 矯正水泵和電機聯(lián)軸器外圓同心及端面間隙。
4.5軸承溫度高
原因: 軸承潤滑不良,軸承質量欠佳。解決方法: 檢查或清洗軸承,注入適量的潤滑油,更換軸承。
4.6工作泵和備用泵不能同時啟動
原因: 配電能力不能滿足要求。解決方法: 減少線路負荷,提高供電能力。
5.結語
排水泵的合理、高效運行是事關礦井生產(chǎn)的安全與效率,因此,以具體生產(chǎn)實際情況為依據(jù),正確選擇、安裝和使用主排水泵,對于保證井下安全和設備經(jīng)濟運行有極大的現(xiàn)實意義。 [科]
【參考文獻】
[1]管志勝.提高煤礦井下主排水泵系統(tǒng)效率的途徑[J].煤炭技術,2006(7).
[2]王俊梅.礦山主排水泵檢測檢驗常見問題與對策[J].河南化工,2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