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麗偉
【摘要】語文教學中,心理健康教育應(yīng)貫穿每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中,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相互融合,在教學中要讓學生樹立自信、自愛、自尊、自立的觀念,認識自己的潛在能力,去挑戰(zhàn)、去創(chuàng)造,達到正確接納自我,悅納自我,弘揚自我的目標,不斷取得心理平衡,提高心理承受能力,促進學生良好心理品質(zhì)的形成。
【關(guān)鍵詞】主人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品質(zhì)教學原則教學方法情感教育
著名的教育學家、心理學家戴爾·卡耐基說過:“一個人的成功有20%依賴于他的知識技能,還有80%依賴于他的心理素質(zhì)?!痹诮虒W中要讓學生樹立自信、自愛、自尊、自立的觀念,認識自己的潛在能力,去挑戰(zhàn)、去創(chuàng)造。并學會把握和控制自己的情緒,以達到正確接納自我,悅納自我,弘揚自我的目標,不斷取得心理平衡,提高心理承受能力,促進學生良好心理品質(zhì)的形成,為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奠基?,F(xiàn)以《散步》為例,談?wù)勅绾卧谡Z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健康的心理品質(zhì)。
1.教學目標的確立體現(xiàn)學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人
本課的教學目標是:在學習過程中,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培養(yǎng)、自尊、自信、自主、合作、競爭、樂觀、擔當責任等良好的心理品質(zhì)。挖掘文本中人性 、親情、生命、責任等情感因素陪養(yǎng)尊老愛幼、珍愛親情、感恩親情、珍愛生命的情感。提高學生感受美、欣賞美的能力,陶冶心靈。
2.采取恰當?shù)慕虒W原則和教學方法
利用“整體參與性、多樣性、激勵性 、情趣性”等“心理素質(zhì)養(yǎng)成教育學科滲透課”的教育原則,采用“誦讀、視聽材料穿插、討論辯論、案例分析、情境教學”等多種教學方法,通過小組自主合作,討論、辯論、小組競賽、情境感受、角色扮演等寓教于樂的活動形式,在學習過程中,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真正成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人。比如:把她們分成六、七人一組,圍成U形而坐,每個小組都有一個響亮的名字,一句勵志的口號,先從自我激勵開始。如:“上進組”——沒有最聰明的,只有最努力的。學習要加 , 驕傲要減, 機會要乘, 懶惰要除。努力嘗試, 夢想就在眼前?!氨╋L雨小組”——14歲的天空我們自由的向前奔跑。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喜歡你沒道理,暴風雨,贏定你。“天天向上小組”——每天一小步,日積月累一大步!努力向上的開拓,才使彎曲的竹鞭化做了筆直的毛竹?!蔼氁粺o二小組” 路在腳下,智在我心 。 相信自己,努力成才。六顆星星將點亮整個夜空?!肮饷⑿〗M”——今天在艱苦的風雨中播下頑強的種子,明天在勝利的光芒中收獲成功的果實?!瓣柟庀蠕h”——超越自我,夢隨我飛 , 穿越夢想 。 什么是快樂,沒門牙也要笑?!疤剿餍〗M”探索決勝未來。探索未來,快樂成長,勇闖天涯,腳印無數(shù)。在課程的起始階段,成為學生樂觀向上、信心無畏、敢于挑戰(zhàn)、競爭合作、弘揚自我、積極參與等健康心理品質(zhì)教育的一個“基點”。
3.要突出情感教育在心理健康教教育中的重要性
絕大多數(shù)孩子都是獨生子女,親情淡漠,一味索取、不知回報讓他們會變成冷漠的一代。連親情都沒有的孩子,還談什么“心理健康”呢?給孩子什么樣的教育,就意味著給孩子什么樣的生活。因此,在心理健康中滲透情感教育尤為重要。教師在《散步》一文教學中除了學生在討論、交流、表達的基礎(chǔ)上,教師適時的引導,給予學生一份補充、提煉與升華,加強學生對生命、親情、人性之美的認識。陪養(yǎng)學生尊老愛幼、珍愛親情、感恩親情、珍愛生命的情感。教師還設(shè)計多彩的課堂活動,用人文的力量,滋養(yǎng)他們的人格,喚醒他們生命的自覺,喚回學生回報愛心的良知,重新構(gòu)筑健全的人格,讓年少的心靈充滿真情,懂得感恩,成為本課落實心理健康教育的一個最基本的落腳點。如:情景劇表演:晚飯后,全家人在一起看電視,爺爺奶奶喜歡看戲曲節(jié)目,爸爸媽媽喜歡看時事報道,你喜歡看動畫片。
(1)表演出可能出現(xiàn)的幾種情況。
(2)學生就劇中人物表現(xiàn)作出評價。小組交流,談感受。
(3)通過這件事情,你悟出了什么道理?
課堂調(diào)查。你能準確地說出爸爸媽媽的生日嗎?你在爸爸、媽媽生日時,為他們獻上過生日的祝福嗎?媽媽下班進門后,你為媽媽做了哪些事?
深情誦讀。趕快為你的父母盡一份孝心。也許是一處豪宅,也許是一片磚瓦。也許是一桌山珍海味,也許是一只野果一朵小花。也許是數(shù)以萬計的金錢,也許只是含著體溫的一枚硬幣……但“孝”的天平上,它們等值。——節(jié)選自畢淑敏的《孝心無價》
深情齊唱手語歌《感恩的心》。另外,教師在作業(yè)布置這一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在課堂上所獲得的情感體驗得以真誠的抒發(fā),讓親情教育、感恩教育在學身心靈的土地綿延、成長。為此設(shè)計了三個作業(yè):
(1)《爸爸、媽媽我想對您說》《有家真好》任選一題作文。
(2)給媽媽發(fā)一條短信。
(3)親愛的孩子們,請抱著你的媽媽,對她說一句:“媽媽,其實我真的很愛你!”
通過作業(yè)的設(shè)計,讓學生深深的懂得親情不單靠今天課堂上片刻的時間來體會,它更需要我們用一生的光陰來感悟。親情不單是父母無條件的付出,它更應(yīng)該是兒女們無言的回報。讓我們的家永遠洋溢著親情,讓我們的家永遠充滿愛!“親情教育”的力量在綿延,不止在今天的課堂上,而是在我們美好的生活里……
語文教學中,心理健康教育應(yīng)貫穿每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中,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相互融合,無不體現(xiàn)著“心育”的力量,用心挖掘教材的人文因素,春風化雨,潤物無聲,去追求“其濡染觀摩之效,自不求而至,不為而成”的教育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