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霞
摘 要:英語新課改中,把“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使學生樹立信心”放在了首位。培養(yǎng)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要學會夸學生和創(chuàng)設(shè)情境,使英語學習有趣味,并堅持日常訓練。
關(guān)鍵詞:培養(yǎng)興趣;夸學生;創(chuàng)設(shè)情境;日常訓練
我國古代大教育家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我在培養(yǎng)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方面有以下幾點感悟:
一、“好孩子是夸出來的”
課堂教學是學生學習英語最直接也是最主要的方式,課堂上的提問、對話操練等經(jīng)常采用one by one,pair by pair,group by
group等形式。在上課的過程中,不要輕易地指責與批評,要多點寬容,多一些像Try again. Dont worry. Take it easy. I believe you
are OK的安慰,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的每個優(yōu)點和微小的進步,哪怕是一個單詞、一個用得合適的詞語,都要及時給予Very good!Great!Good job !Well down!Clever boy/girl 等語言表揚,這些贊賞的話語就像一縷春風,溫暖著學生。實踐表明,每當我用表揚、鼓勵對待學生的回答時,都能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情境使英語有趣味”
教師在講授正課之前,可以放一些優(yōu)美的音樂,如yesterday once more、rhythm of the rain等。在講授正課之時,可以穿插一些相關(guān)的英文小幽默,介紹一些外國的風土人情、文化藝術(shù)、體育明星等,也可以利用圖片、簡筆畫、多媒體等直接導(dǎo)入課文的方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教師巧妙構(gòu)思,創(chuàng)設(shè)語言交流情境,使學生自覺地投入情境之中,進入角色,主動參與語言實踐活動。例如,我在學習看病日常交際用語時,用情境教學,和學生一起模擬在醫(yī)院的情境。我一進教室門就假裝自己得了感冒,開始咳嗽,接著用英語描述自己感冒的一些癥狀,問:“由have a cold讓你們聯(lián)想到了什么?”學生說:“have a headache 、 have a stomachache、have a toochache.” 這節(jié)課把一個“真實的”情景放在了學生的面前,這樣既可開闊
眼界,又能活躍課堂氣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學習
興趣。
三、“滴水穿石的兩個一”
1.課前一分鐘演講
每天上課前我都讓學生堅持做課前一分鐘演講,話題廣泛,形式多樣,有猜謎、講故事、唱歌、笑話、小品等等,生動形象,又具有趣味性。久而久之,學生通過上臺演講體驗到交際的成功感和愉快感,進一步激發(fā)了學生學英語的興趣,增強了他們的自信心。
2.每日一句
每天由每位同學輪流在黑板的左上角寫上每日一句,內(nèi)容為歇后語、格言、諺語或常用的口語表達,直觀醒目,通過逐漸的積累,學生的單詞量擴大了,作文水平和口語水平也隨之提高了。
總之,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閃光點,學習最好的動力莫過于學生對學習內(nèi)容所產(chǎn)生的興趣,我們正是要針對這種情況,激發(fā)學生對所學知識的興趣,從而使學生對英語樂學、善學、會學,學而忘我,樂此不疲,達到好的學習效果。
(作者單位 山西省汾陽市第五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