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英語寫作是中學生英語聽、說、讀、寫四種能力中較薄弱的一項,而中學新課程標準改革對高中英語寫作要求有了進一步的提高。針對此現(xiàn)狀,從模因理論視角探索,推廣模因式英語寫作教學,有助于提高語言信息處理的效率和語言整體輸出的質量,從而有效提高學習者的英語寫作水平。
【關鍵詞】模因論 高中英語寫作 模仿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3)02-0110-01
1.引言
語言的任何部分(詞語、句段、篇章)只要通過模仿而得到復制和傳播,都有可能成為語言模因。語言作為模因,其生命力取決于它在使用的過程中能否得到認同,從而獲得廣泛的復制和傳播[1]。模音生命周期的四個階段周而復始,形成一個模音復制環(huán)路,體現(xiàn)英語寫作的整個過程。模因理論及其信息復制觀點為有效進行英語寫作教學,提高寫作提供了新視角。“中學新課程標準改革”要求學生英語寫作“能比較詳細和生動地用英語描述情景、態(tài)度或感情;能闡述自己的觀點和評述他人的觀點,文體恰當,用詞準確”等。
2.模因論
2.1模因的定義
模因論(memetics)是基于達爾文進化論的觀點解釋文化進化規(guī)律的一種新理論,模因論中最核心的術語是模因(meme)。Meme在國內有多種譯法,何自然譯為“模因”[2]。模因的定義很多,Richard Dawkins把它定義為:文化傳遞的單位,它通過一個過程從一個人的頭腦跳入另一個人的頭腦,這個過程可稱為模仿[3]。模因理論的核心是:(1)文化的習得與傳承是通過模仿而實現(xiàn)的,模仿的基本單位是模因;(2)模因是和基因一樣的復制因子,通過不斷的模仿感染大腦,并在感染者之間進行復制、傳播并最終存活[4]。
2.2 模因的類型
模因的復制和傳播有兩種方式:基因型(memetic genotype)即“內容相同形式各異”,表現(xiàn)型(memetic phenotype)即“形式相同內容各異”。從模因論的角度觀察,語言模因有基因型和表現(xiàn)型[5]。了解模因的基因型和表現(xiàn)型及其復制、傳播方式,為提高寫作能力提供幫助?;蛐驼Z言模因的傳播特征是直接套用或相同的信息以異型傳遞,是內容相同形式各異的模因。表現(xiàn)型模因模仿已知的語言結構,根據(jù)實際需要,變動原來的語言信息或其中的成分,表達出不同的內容,特征是不同的信息同型傳遞,是形式相同內容各異的模因。模因選擇過程包含四個階段并進行周期循環(huán):1)同化;2)記憶;3)表達;4)傳播。
3.模音論對高中英語寫作教學的啟示
3.1 句子模因
句子模塊有兩方面意思,經(jīng)典句子的套用或模仿,常用句型操練,摘抄背誦精彩詞句等,提高學生遣詞造句的能力,進而提高句子寫作水平?!疤子谩?,即引用,直接套用他人的內容添加在自己作文中,以增強作文語氣和說服力。要求學生背誦經(jīng)典佳句,從而擴大其知識存儲能量。寫作時遇到相同或類似語境,可直接從記憶儲備中提取模因,加強對英語作文的渲染。關于學習方法的,學生可引用諺語“There is no royal road to learning.”,或“Knowledge comes from experience alone.”。模仿是指仿照已知的語言結構形式而填補新的內容的表現(xiàn)型模因。教師可根據(jù)模因傳播方式引導學生在句子、段落和篇章結構上模仿地道的英語范文進行多形式的仿寫訓練。當學生學會“Where there is a will, there is a way.”,改寫出“Where there is the demand, there is the supply.”等。
3.2 段落篇章模因
段落篇章模仿寫作是指對文章的整體篇章布局進行模仿。這些篇章布局就是表現(xiàn)型模因,特征是不同的信息同型傳遞,是形式相同內容各異的模因。如何在規(guī)定時間內高質量完成規(guī)定字數(shù)和主題的考試作文是教師和學生都在研究的課題。眾多的高中英語作文模板頗受重視,作文模板隨處可見。模板的特點是,必要的詞匯連接手段和篇章的總體架構已經(jīng)給出,寫作者只需填出自己的思想細節(jié)。對段落篇章模仿的重點就是模仿范文的結構、句子的組織、中心思想表達,根據(jù)實際需要變動原來的語言信息,表達不同內容。向學生提供模仿材料時,應選擇社會熱點話題,講解范文的寫作思路、文章結構、寫作技巧和譴詞造句等,啟發(fā)學生模仿性創(chuàng)作。
3.3 思維模式模因
思維模式(thought pattern)是指人腦反映客觀世界的基本思維方式[6]。由于歷史與文化的背景不同,不同民族具有不同的語言思維模式。西方人的思維活動呈直線性演繹,在語篇結構上表現(xiàn)為直接切題,每個段落常有主題句,段中各句緊緊圍繞主題層層展開,其段落結構為“引言(introduction)+主體(body)+結尾(ending)”。中國學生在英語寫作時,含蓄委婉,致使作文結構松散。培養(yǎng)學生進行思維模式的模仿時,可采用句型操練、連句成文、寫段落作文、對主題句進行擴充等方式強化英語模因,引導學習者內化所學知識并舉一反三,在模仿的基礎上進行創(chuàng)造性寫作。
4.結論
模因寫作教學策略可以排除母語的干擾,減少語言錯誤,補充外語學習脫離目的語環(huán)境之不足。將語言模因的復制與傳播引進寫作教學研究中,能夠解決長期困擾著ESL學習者的產(chǎn)出能力遠遠落后于理解能力這一問題,為如何更有效學習語言和運用語言提供了新思路。
參考文獻:
[1]何自然.語言模因及其修辭效應[J].外語學刊,2008,(1):68-73.
[2]何自然、何雪林.2003.模因論與社會語用[J],《現(xiàn)代外語》第2期.
[3]Dawkins,R.1976.The Selfish Gene[M].New York: OUP.
[4]何自然.模因論與社會語用[J].現(xiàn)代外語,2003,(4).
[5]何自然.語言中的模因[J].語言科學,2005(6).
[6]劉上扶.英語寫作論[M].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19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