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音樂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而初中音樂教學在整個音樂教育中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提升初中音樂課堂教學有效性,是全面深化我國義務教育改革,深入實施素質教育的必然選擇。本文從創(chuàng)設一流的初中音樂教學氛圍、構建和諧民主的師生關系、全力發(fā)揮多媒體教學的積極作用、充分拓展初中生的想象空間等六個方面探討了初中音樂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初中 音樂 課堂教學 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G633.951【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3)02-0232-01
音樂課程是人文類學科中非常重要的領域之一,是對學習者開展美育的主渠道,而初中音樂課堂又是對初中生群體開展美育教育的重要方式,是面向全體初中生的一門必修課。因此,如何更好地提升初中音樂課程教學的有效性,就成為了亟待破解的問題。下面,將就此談談看法。
一、創(chuàng)設一流的初中音樂教學氛圍
既然音樂教學屬于美育范疇,那么布置好初中音樂教室就能夠創(chuàng)設出一種優(yōu)美的環(huán)境,讓學生們一進入教室就能產生心曠神怡的感覺,再加上悠揚的音樂,會讓人感到爽心悅目。學習者能夠極快地全身心投入到學習之中,從而很好地提升了教學的有效性。所以,音樂教師應當勤于動手與動腦,依據(jù)需要對音樂教室實施改造。比如,在座位設置上,可打破一貫以來的單一呆板的排列方式,設計出富有藝術感的圓形或者半圓形等新排法。在教室的墻壁上,還可貼出一些著名音樂家的畫像,也可貼出與教學內容有關的風景圖片。比如,一次在讓學生們欣賞《祖國頌》時,就掛出了一幅名為《江山如此多嬌》的圖片,其中包含了我國具有代表性的山水。初中生們頓時就被吸引住了,就如同置身于美景懷抱之中??梢?,根據(jù)畫面來加以欣賞與體會,是提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前提。
二、構建和諧民主的師生關系
音樂是一種代表美的藝術,而音樂教師則是美的化身和使者。音樂教師應當用贊美、肯定、微笑的神情來拉近與學生的關系,尤其是對于初中生們在課堂上回答的問題,均應予以充分地鼓勵,為其帶來勇氣與信心。同時,要盡量讓每一位初中生均能深切地感受到教師在關心、幫助他們。這樣一來,學生們就能更加積極地參與討論和暢所欲言,從而讓初中音樂課堂中展示出濃郁的民主意識,讓每一位初中生都能有發(fā)表自身見解與上臺進行表演的契機。在學生們的注意力高度集中之后,其思維就會變得極為活躍,這就有利于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三、全力發(fā)揮多媒體教學的積極作用
要依據(jù)初中生群體心理與思維特征,合理應用多媒體教學手段,這樣不但能夠激發(fā)出初中生們的學習積極性,調動起學生們認真欣賞音樂的主動性,并且還能實現(xiàn)提升教學成效的作用。在新賞樂曲教學的過程中,應當積極引導學生們依據(jù)音樂與畫面以感受到音樂所具有的力度、速度以及樂器音色等。所以,多媒體教學就能為初中生們欣賞樂曲營造出良好的情境,發(fā)揮非常強烈的感染作用。在每一段音樂欣賞好之后,學生們就能十分容易地區(qū)分出各段樂曲所表達出來的意境與情緒,從而自然地產生出美好的聯(lián)想。
四、充分拓展初中生的想象空間
初中音樂教材只是一種材料與資源,只是幫助學生們提升教學有效性的工具,但是課后所提問題與作業(yè)設計均具開放性,其答案主要不是唯一和不確定的,如此做就是為了促進與發(fā)展初中生們的個性,鼓勵其自身探索與思考。這與每一個個體對音樂所具有的理想與感受是截然不同的。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依據(jù)初中生們的個性特征,賦予其以巨大的想象空間,從而發(fā)揮出初中生們的創(chuàng)造能力。比如,在讓學生們欣賞民樂《百鳥朝鳳》的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們依據(jù)自身的愛好與特長,運用繪畫、表演或者講故事等方式展示出自身對于此首樂曲的深入理解,其結果是:一部分學生畫了百鳥鳴叫的歡快場面,另一部分學生走至講臺前生動地描述森林中鳥兒吵架的故事,從而展現(xiàn)出豐富的創(chuàng)造力,提升音樂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五、積極鼓勵初中生實施自主性評價
筆者覺得,在初中音樂教學中,對于教學考核的標準應當不再進行統(tǒng)一地規(guī)定,考核的標準應當具有更大的彈性以及開放度,倡導自主性評價,讓同學們在自主性評價過程中發(fā)現(xiàn)、提出與解決問題。以往,對初中音樂成績的考核都是實施期末一次性考核的,考核的內容和形式十分單一,考核的標準顯得過于僵化。在考核過程時,學生們?yōu)榱四軌虻玫嚼硐氲某煽?,只能一味地適應于這一考核的標準,這就限制了初中生的思想。音樂教師為了發(fā)揮出每一位學生在評價過程中所具有的主體性,從而讓學生成長為實施自我評價的主人,從而展示出評價的自主化程度。比如,在音樂考試的過程中,可以讓學生們在演唱完畢之后先依據(jù)評分標準實施自我評價,隨后再由本班同學進行集體審評,最后再由教師來決定分數(shù)。因為每一位學生都會希望自己是最優(yōu)秀的評委,所以他們在考試過程中都能集中精力聽取他人的演唱,并給予其他同學以公正評價。運用這一考核方式,課堂教學氣氛往往會十分活躍,同學們經常會為了某人的評分而進行交流、探討乃至于爭辯。這樣一來,不但能夠提高初中生群體的音樂表現(xiàn)能力,而且還能讓學生們了解到自身的優(yōu)勢與不足,從而明確自身在音樂學習上需要加以努力的方向,更為重要的是拓展了學生們的視野,激發(fā)出其創(chuàng)新之欲望,從而推動了音樂教學的質量提升。
六、打造高素質的音樂教師隊伍
音樂對于培養(yǎng)初中生的綜合素質以及創(chuàng)新能力均具有難以低估的重要作用,甚至將關系到中華民族的整體文化修養(yǎng)與思想境界,決不能懈怠。各初中學校應當高度重視音樂教學,強化對音樂教師人才的培訓,持續(xù)提升其綜合素質。從方法上來說,可通過走出去和請進來等各種途徑提升教師群體的音樂素養(yǎng),進而提升初中音樂教師的總體素質。
七、結束語
綜上所述,初中音樂教育在我國整個音樂教育體系中處于十分重要的地位上。在初中音樂課堂教學過程中,應當想方設法,努力培養(yǎng)與發(fā)展初中生的音樂思維,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并為他們其他各個方面的學習創(chuàng)設出良好的條件,以實現(xiàn)初中生群體各方面素質的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吳斌,金亞文. 小學、初中音樂教學大綱的指導思想、基本精神和主要特點[J]. 中國音樂教育,2002(1).
[2]劉蓉. 關于中學音樂教學的幾點思考[J].華商,2008(20).
[3]伊拉拉塔. 更新觀念是成功的基石——論中學音樂課程的重要性[J]. 科教縱橫,2011(4).
作者簡介:
周琴,女,本科,音樂學學士學位,職稱:中學二級,出生年月:1983.2,籍貫:浙江紹興,研究方向:新課程標準下的有效的課堂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