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學教育的管理是國家發(fā)展教育事業(yè)的關鍵,而學校教育管理的基本單元就是班級管理,是每個學校做好學校管理工作的基礎。小學班級管理工作直接關系到班級的教學質(zhì)量、少年兒童的人格發(fā)展和學生的世界觀的初步形成,從而影響到學校的教育工作。要搞好學校的教育工作,必須關注班級管理,首先做好班級管理的工作。本文就小學班級管理的工作提出幾點建議,為小學班級管理的創(chuàng)新探索提供思路和參考。
【關鍵詞】小學 班級管理
【中圖分類號】G62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3)02-0188-01
班主任是一個班級學習、活動的直接組織者與領導者,是直接聯(lián)系學校、家庭、教師、學生的樞紐。帶領與管理一個班級,培養(yǎng)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使之具有豐富的科學文化知識和實踐生活能力,并能勇敢地面對當前激烈的競爭和無所畏懼地迎接挑戰(zhàn),是班主任的神圣職責。在工作中,班主任怎樣讓學生得到全面、健康的發(fā)展和提高,是一門藝術,掌握和運用一些方法與技巧,會使班主任工作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尊重學生人格,樹立服務意識
尊重學生是教育學生的開始。關心學生、親近學生、尊重學生,確保他們享受到各項基本權利,尊重他們的人格,做他們的知心朋友。著名的教育家別林斯基曾經(jīng)說過:“愛是教育的工具,也是鑒別教育的尺度。”作為一名人民教師,要無私地對每一個學生進行情感投入,給予孩子們足夠的溫暖,以便發(fā)揮每位學生最大的潛能。對學生的情感投入不僅僅要體現(xiàn)在教師對學生的關心愛護上,更重要的是讓學生真正感受到這種情感,學生才能信其道,親其師。關心、愛護學生既是一種艱辛的體力加腦力勞動,又是教師個人素質(zhì)的最好的體現(xiàn),也是班主任開展班級工作的基礎。而且,小學生們根本不知道為什么學習,為誰學習,也不知道怎么學習,教室們就必須根據(jù)他們喜歡聽故事、看圖片的特點,經(jīng)常講些小文學家、小畫家、小數(shù)學家等同齡名人的故事給他們聽,用這些生動且富有教育意義的故事激勵他們不斷進取和學習。小故事、小事例的吸引力起到了作用,孩子們幼小的心靈受到了啟迪和熏陶。教師崇高的愛心、長期的耐心,而捧出的“尊重的火花”點亮學生人格之殿堂。
二、提高自身素質(zhì),以身作則
教師神圣的職責是塑造學生靈魂的工作,班主任對創(chuàng)設良好的班集體,全面提高學生素質(zhì),陶冶學生情操,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人才,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和作用。在學校里,班主任接觸學生的時間最長,直接開展的教育娛樂活動最多,對學生發(fā)展的影響最大,在學生面前教師就是一個榜樣、一面鏡子、一本教課書。因此,想要教育好學生,首先要規(guī)范好自己的行為;提高學生的素質(zhì),首先要加強自身的素質(zhì)。在教育工作中,真正做到為人師表,率先垂范。作為一名班主任,在工作實踐中,要求學生所必須做到的,教師首先帶頭做到;要求學生講文明禮貌,教師首先要做到尊重每一位學生人格,從不挖苦諷刺孩子們;教育學生們熱愛勞動,班主任可以每天早上和學生一塊打掃環(huán)境衛(wèi)生和教室清潔衛(wèi)生;教育學生搞好團結(jié),班主任首先做到和各位教師團結(jié)一致;在學習上,要求學生書寫認真工整,每位老師在板書和備課過程中也要做到書寫規(guī)范認真;最后,老師要和學生打成一片,和學生交知心朋友。教師是學生心目中的榜樣,這樣自己的一言一行已經(jīng)成了一種無聲的表率。在全面推進素質(zhì)教育的今天,作為教師更應提高自身素質(zhì),加強自身職業(yè)道德,以高尚的道德風范去影響感化學生,當好學生健康的引路人和靈魂的塑造者。
作為一名教師,無論工作時間長短,都不會永遠是十全十美的,每個人自身都有許多不足和缺點,尤其是教師在班級管理方面。所以,教師要堅持與時俱進、不斷學習。努力揚長避短,發(fā)揮自己的長處,改正自身的缺點和不足,努力提高班級管理水平。在這方面,我們要向有先進經(jīng)驗的教師學習,學習他們管理班級的先進經(jīng)驗并為我所用。
三、培養(yǎng)正確輿論和良好的班風
正確的輿論氛圍是一種無形的教育力量,對班級每個學生都會有激勵、約束、感染、熏陶的作用。在獎善罰惡,扶正壓邪的過程中,輿論具有行政命令和規(guī)章制度所不可代替的特殊作用。因此,班內(nèi)要注意培養(yǎng)正確的集體輿論,善于引導學生對班級生活中一些現(xiàn)象進行議論、評價,形成“好人好事有人夸,不良現(xiàn)象有人抓”的風氣。有的學生不注重自己身邊發(fā)生的小事,不屑于做小事。如:放學后窗戶不關就走了,大白天所有燈都開著卻不以為然等等,老師要及時糾正,以防學生不自不覺中養(yǎng)成不良習慣。
四、與各科教師密切配合,與家長積極溝通
家庭教育是學校教育的必要前提與重要補充,作為班主任要及時與不同學生的家長溝通聯(lián)系,根據(jù)個性化差異做好家訪工作,全面了解每位學生的性格特點、愛好和特長,因材施教、對癥下藥,盡力為每位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發(fā)展環(huán)境。
另外,在校內(nèi)對學生教育直接有影響的,除了班主任以外,各科教師的教導也是相當關鍵的。管理好一個班集體,就必須和每位任課教師密切配合,各科任教師和班主任配合得好,班主任工作和學生管理工作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到班級管理中
很多的班主任在管理班級的時候,經(jīng)常一個人把班級的管理工作做完,認為這樣既可以集中管理學生,又可以幫助學生節(jié)省時間,其實這樣是不對的。學生最了解學生,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到班級管理中來,既可以做好班級管理的工作,又可以讓小學生們鍛煉自己的能力,樹立小主人翁的理念。
六、結(jié)語
總之,班級管理是一項直接關系到小學生健康成長的工作,是學校教育工作的基礎。要著力于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生活態(tài)度和學習方法,教學的中心應放在對學生科學的思維能力、觀察能力的培養(yǎng)和訓練上。做好班級管理是一項長期而復雜的工作,是一項不斷變化和充滿挑戰(zhàn)的工作,每個老師都要根據(jù)自身所處的具體情況,結(jié)合所面對的性格各異的學生,來開展班級管理。
參考文獻:
[1]韓艷影.淺析小學班級管理中的激勵策略[J],新課程教師(下旬)2012(2)
[2]申愛景.談小學班級管理[J],神州(下旬刊)2011(7)
[3]張世全.小學班級管理工作特點淺析[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11(6)
[4]蘇相昇.小學班主任管理心得[J],青春歲月2012(8)
[5]劉曉霞.小學班級管理工作的幾點體會[J],西北成人教育學報2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