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課改后的高中英語學習中教師必須能夠改變傳統(tǒng)觀念給學生布置既能培養(yǎng)學生興趣又能提高學生能力,結合合作性與創(chuàng)造性于一體的新式的作業(yè)。本文從書面作業(yè)和口頭作業(yè)這兩方面介紹了不同形式的英語作業(yè)對提高學生 “自主性學習”和“終身學習”能力的作用。同時還提到了教師在批改作業(yè)過程中的反思和注意事項。
【關鍵詞】課改 合作 創(chuàng)新 有效 英語作業(yè)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3)02-0096-01
在新課改全面推進的大潮下,英語教學發(fā)生著巨大的變化,教育部制訂的《英語課程標準》提出了學生“自主性學習”和“終身學習”的理念 ,并且極其重視學生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和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 以便為學生的終身學習打好基礎。這意味著,教師的角色必須改變,教師的能力必須提高,以往的一支粉筆、一本書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面對著嚴峻的考驗,我想就英語作業(yè)問題談一下我的看法,目的是能夠和其他的老師交流,以便更好地推進新課改,提高學生的素質和老師的素質,完成培養(yǎng)學生學會終身學習的目標。
以往的作業(yè)無視學生的基礎差異性,沒有“因材施教”,造成有的學生“吃不飽”,有的學生“吃不了”的現(xiàn)象,因此英語學困生就越來越多,而英語尖子生越來越少。以往的作業(yè)內容與形式都很單一,有時教師為了便于檢查,只布置書面形式的作業(yè),例如抄課文,抄單詞,抄筆記,而這樣的作業(yè)絲毫沒有給學生任何機會發(fā)揮主觀能動性。最糟糕的就是老師在留作業(yè)時缺乏研究,隨意性太大,是為了留作業(yè)而留作業(yè),而不是為了提高學生的能力而留作業(yè),有時作業(yè)太難就打消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有時作業(yè)又具有重復性讓學生沒有興趣寫下去。不利于學生終生發(fā)展和培養(yǎng)創(chuàng)造性思維。關于作業(yè)批改方面,幾乎都是教師一個人在批改,教師只能在堆積成山的英語作業(yè)中埋頭苦干,而發(fā)下去的時候學生只是隨意的扔在一邊,根本就不會多看老師的辛苦成果,這樣老師沒有時間搞科研,學生又不能從作業(yè)中得到收效。
面對這樣的問題,我在日常教學中做了很多的嘗試,從中總結了一些既能夠培養(yǎng)學生興趣又能提高學生能力,集合作性與創(chuàng)造性于一體的新式的作業(yè)。
一、書面作業(yè)
1. 單詞聽寫,因為單詞是英語學習的基礎,沒有單詞的基礎一切英語學習都是無意義的。單詞聽寫可以督促學生積累單詞,擴大詞匯量,為以后的單選,閱讀,以及其他題型打下堅實的基礎,在批改方面我是采取,小組長選人批改的原則,我把班級學生以六人為單位分成10組,每一次由小組組長組織選人給其他五人批改,同時改正,所選之人都是單詞平時記憶不牢的人,這樣做就可以加深他對單詞的記憶了,小組批改完之后在上交,由我再次檢查找出,單詞經常拼寫不過關的人,在統(tǒng)一整改,本來單詞批改這個任務是個很機械的工作,完全沒有技術含量,如果老師全批全改會增加老師的工作量。
2. 故事續(xù)寫,在學了必修三Unit 1 Festivals around the World的第二篇文章A sad love story 以及必修二Unit 2 The Olympic Games 第二篇文章The story of Atlanta 之后,我要求每個學生都圍繞文章內容續(xù)寫故事,然后組內批改,評論最后找出組內最優(yōu)秀的一篇,參加朗誦和其他小組進行比賽。
3. 制作海報,為了讓學生了解什么是海報以及了解中文海報和英文海報的不同,我讓學生上網查資料找出中文海報和英文海報的樣本,拿到課堂上進行對比,然后要求每一個小組做一個不同類型的海報,比如說,電影的海報,飯店的海報,商品的海報,以及公益海報,然后把每一組的海報貼在班級的“Show Myself”專欄內,供大家欣賞與學習。學生的積極性特別高,現(xiàn)在這些海報還我的收藏之中。
二、口頭作業(yè)
1. 表演戲劇,在學了必修三Unit 3 The Million Pound Bank Note 這個單元之后我要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模仿并且表演act1,scene3的那一部分戲劇,我要求他們不用按照原文逐字逐句的背誦,可以用自己的話對原話進行簡化,同時還可以充分動用他們的想象力,來加入其他的人物角色,而不僅僅是局限于原作品,對于這個作業(yè)的檢查我是要求他們在每天的英語課上,表演一組,十天檢查完這一次作業(yè),以此來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2. 開辯論會,在學習了必修二Unit 1 Cultural Relics這一單元之后我讓學生進行了一次辯論,(本單元的目的就是讓學生學會如何辯論,但是課本內容太難學生不會表述因此我把內容進行了整改) 主題是圍繞冬天到底該不該跑操,這次辯論開得很成功,調動了班級的每一個學生的積極性,因為這個主題貼近學生們的日常生活,是學生們非常關心和感興趣的話題,學生們充分的發(fā)揮著自己的主觀能動性,上網收集資料來為自己的觀點論證,甚至還有一部分學生觀看了大學生英語辯論賽,我想這要比我給學生下達命令去直接觀看大學生英語辯論賽要更加的有實際意義和效果。
3. 唱英文歌,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成功的快樂是一種巨大的情緒力量,可激發(fā)兒童好好學習的愿望?!痹趯W習了必修二Unit 5 Music 這個單元之后我給學生留的任務是學唱一首英文歌,我想這個任務可能會對一部分學生來說很難,但是這個任務至少可以讓一部分對音樂有天賦的學生來說,表現(xiàn)一下自己,給自己增強自信心,而這個作業(yè)的檢查是在每天早上上完40分鐘的英語早讀或者語文早讀之后,讓一個學生唱一下,這樣既能夠調動其他學生的活躍性,又能夠緩解一下早讀后的疲勞感,讓學生們帶著歡快的心情去上第一節(jié)課。
4. 采訪,在學習了必修一Unit 5 Nelson Mandela—a Modern Hero 之后我讓學生做了一個采訪,一個學生扮演記者而另外一個扮演曼德拉先生,在此之前我給學生們每人發(fā)了一個活頁紙是關于曼德拉先生的簡單介紹的,我要求學生們在采訪中必須包括兩點一是圍繞曼德拉先生的這個簡介展開,二是在采訪中必須有Elias這個人物的相關內容。
5. 做daily report,在學習了必修三Unit 1 Festivals around the World這個單元之后我要求每一組都做一個關于節(jié)日的介紹,在節(jié)日介紹中要包括節(jié)日的起源,如何慶祝,在哪里慶祝,什么人慶祝,以及這個節(jié)日是屬于哪一個類型的(節(jié)日可分為四大類型festivals of the dead; festivals to honor people; harvest festivals and spring festivals)以及慶祝節(jié)日的意義。
6. 演講,在學習了必修二Unit 4 Wildlife Protection之后我要求學生在圍繞文章所學內容的基礎之上查找資料寫一篇呼吁大家保護我們的母親——地球的演講稿并且在班級大聲朗讀,然后選出字跡工整的貼在班級展示欄內。
留完作業(yè)之后,作業(yè)的批改和檢查是很重要的,老師的批改和檢查可以讓學生有一種任務感,對學生的作業(yè)行為起到積極的強化推進作用。同時可以便于老師檢查教學效果,發(fā)現(xiàn)問題、改進教學工作。我在批改學生的作業(yè)時多使用鼓勵性的語言。如:“Try it again”、“I believe you can do it ”、“Do it better next time,you have made rapid progress”、“No pains,no gains”、“I hope you can have a good future”、“Failure is the mother of success”等等這樣的評語,這些激勵性的語言使學生樹立了自信心,縮短了師生之間的距離,收到了意外的效果。同時要善于調動全體學生的積極性,發(fā)動班級的每一個學生來批改作業(yè)。
愛因斯坦也說過:“教育應使提供的東西讓學生作為一種寶貴的禮物來享受,而不是作為一種艱苦的任務要他們負擔?!币虼耍绾尾贾糜⒄Z作業(yè),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和發(fā)展服務,對中學英語教師來說非常重要。我相信只要我不斷更新觀念,勇于創(chuàng)新,在平時的教學中不斷解決新課改中出現(xiàn)的新問題,我會與新課程一起成長,一起成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