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微量元素硒在人體中起著很重要的作用,能提高人體免疫力,延緩衰老,抗癌防癌,被譽為“生命的奇效元素”。硒元素缺乏或過剩都會對人體造成危害。
【關鍵詞】硒 健康
【中圖分類號】G633.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3)02-0160-01
硒(Selenium),是一種非金屬元素,其性質介于金屬與非金屬之間,是著名的瑞典化學家貝采里烏斯(Berzelius)于1817年發(fā)現的。在古希臘語中,硒(Selenium)是“月亮女神” 的意思。
硒元素在自然界含量少且分布不均勻,被稱為稀有分散元素。自硒被發(fā)現以來,人們對硒的認識經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30年代,人們認為硒是一種毒性很強的元素,40年代人們認為硒是一種致癌物質,直到1957年硒才被證明是生命體必需的微量元素,對硒的研究才日益廣泛和深入。1973年聯合國衛(wèi)生組織公布硒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到了80年代,科學家們經系統(tǒng)研究發(fā)現,包括癌癥、糖尿病、心腦血管疾病等在內的40多種疾病都與缺硒有關,進一步證明了硒與人體的健康有直接的關系。中國營養(yǎng)學會1998年10月的“每日膳食營養(yǎng)素供給量”中已將硒列為15種每日膳食營養(yǎng)素之一,提出一個成人每天對硒的適宜攝入量是50μg~250μg,安全攝入量是400μg。隨著科學的發(fā)展,硒越來越被人類所認識, 硒被國內外醫(yī)藥界和營養(yǎng)學界尊稱為“生命的火種” 、“生命的奇效元素”,享有“長壽元素”、“抗癌之王”、“心臟守護神”、“天然解毒劑”等美譽。
一、硒與人體健康
硒是人體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之一,在人體內具有抗氧化、抗衰老、抗輻射、抗病毒、防癌抗癌、保護視力、提高人體免疫力等作用。
1.提高機體免疫力
大量研究表明在機體正常的免疫活動中(細胞免疫、體液免疫及非特異性免疫),硒元素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硒能夠增強體液免疫力,刺激免疫球蛋白的形成,有提高機體合成抗體的能力。
2.抗氧化作用
硒是重要的抗氧化劑,組成體內抗氧化酶,能起到保護細胞膜免受氧化損傷,保持其通透性;能清除自由基、抗氧化、有效抑制過氧化脂質的產生,預防器官老化與病變,延緩衰老,增強人體免疫功能。硒能促進糖分代謝、降低血糖和尿糖,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癥狀。
3.抗癌防癌
流行病學的研究表明,低硒或缺硒地區(qū)的人易患腸癌、肺癌、乳腺癌和白血病等疾病,其血硒含量明顯低于正常水平。硒能降低致癌物質的誘癌性、消除體內突變的癌細胞、抑制癌細胞的分裂與生長,干擾致癌物質的代謝,減輕放化療副作用,防癌抗癌。
4.保護眼睛
科學研究顯示:眼睛視網膜、虹膜和晶狀體細胞中均含有豐富的硒,可調節(jié)瞳孔收縮和眼球活動等,并能夠催化消除有害的自由基物質,從而進一步保護眼睛,硒可保護視網膜,增強玻璃體的光潔度,提高視力,有防止白內障的作用。 5.防治心腦血管疾病
硒是維持心臟正常功能的重要元素,對心臟肌體有保護和修復的作用。人體血硒水平的降低,會導致體內清除自由基的功能減退,造成有害物質沉積增多,血壓升高、血管壁變厚、血管彈性降低、血流速度變慢,送氧功能下降,從而誘發(fā)心腦血管疾病的發(fā)病率升高,科學補硒能較好預防和治療心腦血管疾病、高血壓、動脈硬化等疾病
6.解毒、防毒、抗污染
硒與金屬的結合力很強,能抵抗鎘對腎、生殖腺和中樞神經的毒害;硒能與進入人體內的汞、鉛、錫、鉈等重金屬結合,形成金屬硒蛋白復合物,進而通過尿液排出,有解毒、防毒、抗污染的作用。
二、硒缺乏癥狀
大量研究表明:硒攝入量長期不足可影響兒童的視力發(fā)育,造成心臟的損傷,使機體免疫調節(jié)功能下降,甲狀腺功能低下。缺乏硒會導致精神萎靡不振,體重減輕,易患感冒,未老先衰,嚴重缺乏硒肌肉萎縮變性、四肢骨關節(jié)變粗、會引發(fā)心肌病及心肌衰竭。
三、硒過量癥狀
硒的攝取量也不能過高,研究表明,如果持續(xù)多日每天都攝入硒400μg~800μg的高硒食物、水等,會導致硒在體內蓄積,進而引起硒中毒。慢性硒中毒的特征表現為脫發(fā)、頭暈、頭痛、、惡心、嘔吐、腹瀉、倦怠無力、食欲不振、指甲形狀的改變、口內金屬味、呼吸和汗液有蒜臭味,自主神經功能紊亂,尿硒增高。長期高硒使小兒身高、體重發(fā)育遲緩,毛發(fā)粗糙脆弱,甚至有神經癥狀及智力改變。重者有支氣管炎、寒戰(zhàn)、高熱、出大汗、手指震顫以及肝腫大、肝功能異常,,牙齒顏色呈斑駁狀態(tài),自主神經功能紊亂等。
四、合理補硒
硒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人體無法自身合成,硒元素的缺乏一直影響著人們的生命和健康,因此,如何預防人體缺硒,已成為目前健康領域的一大問題。通過改善人們的飲食習慣等方式,保證人們每天硒元素的攝人量,從而達到合理補硒的目的。如何科學補硒呢? 藥補不如食補,是我國老百姓的傳統(tǒng)共識,因此建議食補為主,藥補為輔。
含硒豐富的食物有:芝麻、啤酒酵母、小麥胚芽、大蒜、蘆筍、蘑菇、金針菇、莧萊、海米、鮮貝、淡菜、金槍魚、沙丁魚、海參、魷魚、海蟹、干貝、帶魚、黃魚、龍蝦、豆油、螃蟹、豬肉、羊肉。另外,還有一些植物特別具有富集硒的能力,如黃芪、苜蓿等。十字花科甘藍科的蔬菜也有較強的聚硒能力。營養(yǎng)學家也提倡通過硒營養(yǎng)強化食物補充有機硒,如富硒靈芝、富硒大米、富硒雞蛋、富硒蘑菇、富硒茶葉、富硒麥芽、硒酸酯多糖、硒酵母等。
總之,“硒”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在人體內又不能自由合成,因此世界衛(wèi)生組織建議每天補充200 μg硒,可有效預防多種疾病的高發(fā)。但也要合理攝入,攝入不足或過量都不利于人體健康。從均衡吸收營養(yǎng)的角度來看,人體所需營養(yǎng)元素應該盡量從食物中獲取,單純藥物中的營養(yǎng)比較單一,另外,藥補還可能導致某種營養(yǎng)元素過剩,只有在人體需要的元素僅從食物中攝取不能滿足需要時,才使用藥補的方法。
參考文獻:
[1]化學課程教材研究開發(fā)中心.九年級化學教師教學用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2]孫良順.硒元素與健康[J].南京:江蘇調味副食品,2010,27(3):1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