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G43【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3)02-0149-01
多媒體技術(shù)是指利用計算機將文字、圖形、圖像、動畫、聲音和視頻進行集成處理,使教學內(nèi)容變得更加生動、形象、豐富多彩。它能夠具體地再現(xiàn)各種事物,不受空間、時間、微觀和宏觀的限制,在數(shù)學教學過程中可起到開拓思路、啟迪思維、深化認識的作用。
《新課標》明確指出:“使學生逐步形成簡單的幾何形體的形狀、大小和相互位置關系的表象,能夠識別所學幾何形體,并根據(jù)幾何形體的名稱再現(xiàn)它們的表象,培養(yǎng)初步的空間觀念,”為了認真貫徹《新課標》的精神,培養(yǎng)小學生初步空間觀念,教師要充分利用和創(chuàng)造各種條件,引導學生對物體、模型等的觀察、測量、拼擺、畫圖、制作、實驗等活動,掌握形體的基本特征,并注意在實際中應用,從而逐步培養(yǎng)空間觀念,達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目標。下面以“長方體、正方體、圓、直線”的認識,談談如何運用多媒體電教手段,培養(yǎng)學生的初步空間觀念。
一、多媒體的運用,可使抽象問題形象化、具體化
多媒體教學不但界面好,而且信息反饋及時,能很好地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和靈活性,從而極大地提高學習的效率。因此,我在教學“圓的認識”一節(jié)時,為讓學生真正理解“同圓里,半徑有無數(shù)條,直徑也有無數(shù)條”這一特征,便設計了這樣的動畫:首先由多媒體畫出一個圓,然后再由慢到快再到特快,分別畫圓的半徑與直徑,并要求學生跟著演示一條一條數(shù)。圖像越畫越快,學生越數(shù)也越快,直到無法數(shù)清,緊接著我提問學生:“在同圓里,圓的半徑、直徑各有多少條?”學生回答道:“我們數(shù)不清了,它們有無數(shù)條?!庇纱说贸觥鞍霃胶椭睆接袩o數(shù)條”的結(jié)論。多媒體的演示可將抽象、枯燥的知識變得形象而具體,學生非常容易接受??梢姸嗝襟w輔助教學能夠以它獨特的魅力吸引住學生,并激發(fā)起他們的學習熱情。
長方體與正方體的特征,是學習它們的表面積和體積的基礎,由于學生是第一次接觸立體圖,因而一般不會看教材中的立體圖形。教學中,教師一是先讓學生觀察實物或教具,親自摸摸長方體或正方體,初步感知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征,二是教師將文中的插圖組合成一框抽拉式課件,如火柴盒圖,靜片:一個長方體。動片:火柴盒的顏色、圖案。先在多媒體上打出火柴盒圖,然后慢慢拉動片子,舍去圖中非本質(zhì)特征的顏色,圖案,抽象出長方體的立體圖形,再把實物與立體圖對照起來,使學生逐步學會看圖,逐步形成長方體的空間觀念。三是為了使學生學會看立體圖,建立長方體的表象,讓學生進行圖形變式練習。教師可設計一副旋轉(zhuǎn)動片,幫助學生從不同方位認識長方體,獲得對長方體的正確認識。
二、多媒體的運用,可使靜止的問題動態(tài)化
學生在基本建立長方體表象后,緊接著認識長方體的特征。在認識長方體的特征教學中,我將收集的大小不同、形狀各異的長方體實物發(fā)給學生,先學習什么是長方體的面、棱和頂點,讓學生摸摸長方體的面、棱和頂點,數(shù)數(shù)面、棱、頂點的數(shù)目。然后教師用多媒體演示長方體相對棱的長度和相對面的面積的關系。靜片:長方體圖。動片:長方體的相對棱、長方體相對面。先演示相對棱的長度,使每組相對棱移動后完全重合,讓學生清楚看到每組平行的四條棱長度相等;然后將前、后兩面,上、下兩面,左、右兩面分別移動后完全重合,學生直觀感知長方體相對面的面積相等。課件演示可化靜為動,化虛為實,幫助學生把抽象的幾何形體概念具體化,并在此基礎上概括出長方體的本質(zhì)特征,從而形成正確的長方體概念。學生在學習了長方體的長、寬、高概念后,可制成長方體旋轉(zhuǎn)片,讓學生從多角度、多側(cè)面認識長方體的長、寬、高,促進學生空間觀念的形成和發(fā)展。
再如:“直線兩端是可以無限延伸的”這句話,理解起來有些困難。教師也無法用教具演示“兩端無限延伸”的情境。但如果利用電腦課件,就可以清楚地演示直線兩端是怎么可以無限延伸的,很直觀,學生一下子就都理解了。電腦課件還可生動地演示三條線之間的關系,即從直線中截取一段,就是線段。清楚地反映出“線段、射線是直線的一部分”這一層關系。對此,學生極感興趣,對所學知識的理解也更為深入了。
三、多媒體的運用,能將枯燥的問題趣味化
正方體是特殊的長方體。教學中,為突出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關系,使學生明確正方體的概念,真正理解“長、寬、高都相等的長方體叫作正方體”這句話的含義,我設計了一組復合片。先出示長方體圖(有兩個相對面是正方形),然后再演示將長方體的長向內(nèi)逐漸縮短,隨著長的縮短,就逐漸蓋住長方體的一部分,當長、寬、高都相等時,問學生:這是一個什么圖形?學生很容易回答這是一個正方體。再問:什么是正方體呢?
由于進行了直觀演示,學生不但建立了正方體的空間形象,而且把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關系溝通了,學生對“正方體是特殊長方體”的理解不是抽象的,而是具體化的。當學生掌握了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關系后,再引導學生按照認識長方體特征的過程和方法,自己找出正方體的特征,并且找出長方體正方體的異同點。這樣可逐步培養(yǎng)學生按知識間的關系和聯(lián)系,運用推理方法學習有關知識的能力。
再如:利用電腦課件就可以將長方體的上、下、左、右、前、后六個面依次打開,讓學生清晰地目睹六個面平鋪的情景,由此引出“表面積”的概念。然后,再依次返回把長方體包裹上。通過動畫演示,學生一下子就悟出了長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這樣,教師教得輕松,而且學生學得愉快。
總之,在平面圖形和立體圖形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恰當?shù)厥褂枚嗝襟w技術(shù)施教,使傳統(tǒng)的講變得具有趣味性,使枯燥的知識學習生動活潑起來,使抽象的概念形象化,、具體化,培養(yǎng)學生的多維思維,充分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這也是當前研究的“少教多學”這一國家級課題的教學模式,也是更好地提高數(shù)學課堂教學效率的有效措施之一,從而達到“高效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