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學音樂是實行新課改下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育全面發(fā)展合格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必要條件。小學音樂教學效率的高低關系到德智美體中美育工作能否與其他素質教育保持協(xié)調同步發(fā)展的重要問題。隨著新課改的深入發(fā)展,如何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nèi)為音樂教學插上激情、智慧、創(chuàng)作的翅膀,以使得教學效果能夠最大程度地激發(fā)學生學習音樂的動力,對于每一位小學音樂教師來說都是一項嚴峻的挑戰(zhàn),更是一項重大的機遇。本文圍繞如何提升小學音樂教學效果進行探討。
【關鍵詞】小學音樂教學 效果 思考 素質教育
【中圖分類號】G623.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3)03-0222-01
在小學階段實施音樂教學是為了更好的利用和開發(fā)學生心智發(fā)展關鍵階段的審美能力和藝術欣賞能力,從而啟迪學生的智慧,提升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實現(xiàn)藝術素質的提高和綜合素質的進步。探討如何提升小學音樂教學效果,就是尋找如何激發(fā)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讓學生在體驗快樂的同時,享受收獲知識的喜悅。
一、課堂教與學互動的思考
課堂互動是新課改條件下教學相長的重要體現(xiàn),良好的課堂互動氛圍是提高小學音樂教學效果的重要條件。小學生由于處在好奇心較大、身心發(fā)展較快的年紀,他們具有較強的求知欲和活潑性,對外界的事物具有較強的模仿能力,但同時學習一件東西的耐心也較差。所以,作為一名小學音樂教師,應當對學生的性格特點具有深刻的了解,能夠根據(jù)他們的特點進行有針對性的課程安排。互動式的音樂教育無疑是在教師了解學生具體特點的情況下能夠采用的效率較高的教學方式。
教師在音樂教學課堂上,要用感情渲染氣氛、用肢體語言和神態(tài)表達音樂的美妙,通過精心的教學意境安排,激發(fā)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使他們帶著這份興趣和好奇,自覺主動地去學習,去體會、去感受音樂的美妙,情不自禁地進入互動教學中來,真正做到以音引人、以樂悅人,使得學生對音樂教學喜愛的感情得到極大的升華。
音樂具體授課時,教師為了提高學生的激情,應逐漸讓學生從教學課堂的配角向著主角轉換,通過提問、思考、討論等方式,引導學生自主去探討音樂課程的知識。具體來講,教師可以通過讓學生尋找附點音符、連音,休止符等,更可以以故意寫錯的方式讓學生予以糾正。但這個過程中應當注意對學生自信心的保護,要多采用贊揚教學法。
二、了解學生喜好,靈活應用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激發(fā)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首先需要了解學生的喜好,只有了解學生的喜好特點,才能夠有針對性地靈活運用教學方法,從而達到提高小學音樂教學效果的目的。具體來講教師主要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著手:
(1)把游戲融入到音樂教學中,積極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把游戲融入到音樂教學中去,具體來講就是伴著音樂進行游戲活動。伴著音樂進行游戲活動能夠使學生的行為具有較高的節(jié)奏感和意境感,能夠喚起學生的好奇心和連綿的想象力。恰當?shù)陌延螒蛉谌氲揭魳方虒W中去,會使得音樂教學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老師在這個過程中要明確自己的定位,注重發(fā)揮教師的引導作用,而不是命令發(fā)布者。通過教師的引導,學生能夠自主的學習,比如,在用一首簡單的歌曲,讓學生參與到聽節(jié)奏走路作為音樂學習的前奏準備,緊接著以故事的形式,緊緊抓住學生的好奇心和興趣,讓他們在不知不覺中全身心地進入教學的主題,從而實現(xiàn)教學效果極大提升的目的。
(2)注重多媒體教學的運用,增加學生學習的樂趣
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發(fā)展和我國國民經(jīng)濟實力的增強,教育設施投資也得到了極大的重視,許多小學具備了多媒體教學設備。多媒體教學技術是一項較新的輔助教學設備,它們在課堂上的應用能夠極大地提高教學的直觀性、生動性,對于提高教學效果和學生的印象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運用多媒體教學設備提升教學效果,首選需要做到兩點,第一,教師要及時補充多媒體教學操作有關方面的知識和技能,以便能夠在具體教學實踐中熟練的運用。第二,要學會把握小學生教學的特點,充分利用小學生好奇心強的特點,把多媒體的生動、形象等特點帶入到課堂中來。小學生好奇心強的特點會使得在聽課的過程中,感知力無時無刻不占據(jù)著心理的優(yōu)勢地位,音樂教學抓住這點以電教光、聲、影、色俱佳的優(yōu)點,逐漸讓他們?nèi)刖?。但是多媒體的應用也不是無限制的,如果整堂課都采用多媒體進行教學,會使得學習的成效出現(xiàn)嚴重的偏差,找準使用時機,才能最大限度的發(fā)揮多媒體教學在增加學習樂趣的同時,對教學效果提供更大的貢獻。
三、關注學生心理特征,重視認知能力的培養(yǎng)
認知能力是新課改條件下素質教學的主要目的之一,同時也是小學音樂教學的主要目的之一。通過音樂教學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樹立正確的審美觀,激發(fā)學生無限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和自由表達能力。關注學生的心理特征,重視認知能力的培養(yǎng)需要小學音樂教師關注以下兩方面教學理念的正確運用。
(1)注重學生在音樂學習過程中正確審美觀的培養(yǎng)
音樂與其他學科的教學有著極大的不同,音樂教學注重聽覺藝術的培養(yǎng),聽覺是一切音樂藝術的主要依賴,讓學生在音樂學習的過程中,學會對聽的甄別和欣賞能力的提高,樹立屬于自己正確而獨特的審美觀。因為,聽是一切音樂學習的主線,缺乏對由聽判別音樂的能力,那么音樂也就失去了其本來的意義。審美觀的培養(yǎng)是由節(jié)奏感、旋律感、結構感和形象感等多種要素共同構成,學生要在不斷聽的實踐中,學會對這些要素的把握。俗話說孰能生巧,聽得多了,便會對音樂具備了快速的審美能力。教師應在學生進行聽的練習的過程中,找準時機,及時啟發(fā)學生的審美能力,比如,聽旋律猜歌名,聽歌名和旋律等游戲,通過類似的活動和問題,教師可以主動誘發(fā)學生聯(lián)想,指導學生欣賞,從而使得學生對歌曲的情緒、節(jié)奏、表現(xiàn)內(nèi)容等有初步的了解。為了避免學生在一遍遍跟唱的過程中分心,教師應當采取多樣化的形式,給學生美的感受,同時強化他們的聽覺。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審美觀,讓學生主動喜歡你的音樂課也是提高教學效果的有效途徑。
(2)關注學生由音樂學習中能夠獲得的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以及表達能力的提升
小學生處在人生的初級階段,對任何事情都充滿了好奇心,喜歡幻想是他們的重要特點。小學階段音樂教學應當盡量以這個特點出發(fā),主動的適應學生好奇、好動、好想的特點。針對小學生注意力和耐心持續(xù)較短的特點,教師在授課時應當盡量采用多樣性的音樂欣賞活動,引導學生充分調動全身的各個感覺器官,全身心地投入到音樂中去??傊?,營造寬松、愉快的課堂氣氛,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表達能力,激發(fā)他們無限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有利于孩子喜歡音樂課創(chuàng)造基礎環(huán)境。
參考文獻:
[1]湯文婷. 豐富情境教學,合理提升小學音樂教學水平[J]. 新課程學習(下),2011(12).
[2]李丹. 論對提高小學音樂教學效果的幾點看法[J]. 新課程學習(上),2012(5).
[3]張靜. 小學音樂教學的思考與創(chuàng)新[J]. 科教文匯(中旬刊),20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