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德化貼花瓷塑是對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繼承與弘揚。它取材動植物并精于工巧,與發(fā)揚傳統(tǒng)陶瓷生產的創(chuàng)造精神,以及與自然形成心靈感應,并同他人共謀福祉的人文主義創(chuàng)作風格及文化語義,堪稱創(chuàng)作者與人為和至善的美好心聲。
關鍵詞:德化;貼花瓷塑;文化語義
0引言
在中國陶瓷史上,德化陶瓷從明代成熟以來,一直以瓷塑為主流發(fā)展著,著實在該地區(qū)人們的文化生活中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德化瓷塑不斷發(fā)展,直到現在呈現出多元化的發(fā)展態(tài)勢。在德化瓷塑多元化的文化語義中,貼花瓷塑頗有意蘊,它的文化語義不僅展示了德化陶瓷創(chuàng)作的精神風貌,而且,也表達了創(chuàng)作者對文化生活的美好追求和憧憬。
本文主要闡述了德化瓷塑貼花所折射的“祈福”的文化語義,而在當今人們對“祈福”的理解,莫過于塑造“和諧社會”的理想,再往深層次想,就是祈求一種更高的人文主義理想藍圖,這便是本文闡釋的“吉祥”文化語義。
1取材動植物并與之感應,反映了德化陶瓷“師法自然”的人文主義文化語義
“師法自然”是人類造物開始脫離動物界成為人的“模擬”造物的方法之一,也工藝美術及藝術創(chuàng)作的主要方式之一。在陶瓷生產制作的歷史上,其器物來源模擬動植物題材及其抽象化造型,不勝枚舉,它最終發(fā)展成為“師法自然”的人文主義文化語義。
明代以來,德化陶瓷逐漸形成了以雕塑為造型手段與表現形式的陶瓷文化的特色。當代,德化瓷塑是以優(yōu)質的白瓷材料為媒介,采用“捏、塑、雕、鏤、貼、接、推、修”[1]的成型技法塑造的工藝美術品。工藝美術是中國人民長期以來為表達物質和非物質文化生活需要,結合物質和生產及制作技術反映生活現實真實的造物的總稱。陶瓷工藝美術品出現在歷史上所有陶瓷窯廠,僅因為各地的自然和人文環(huán)境不同,所反映的文化語義也各有特色。歷史上,德化窯白瓷瓷塑以取材佛、道,與神仙故事內容中的人物為題材,展示人們對宗教人物的崇拜,反映人們的精神文化生活。
現代社會,由于文化發(fā)展綜合水平的不斷提高與人們對文化生活及其審美精神的日趨多元化,以及在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的大文化背景下,德化白瓷瓷塑在文化內容,尤其是文化語義的表現上更加突出。尤其他以貼花瓷塑為代表,反映了制瓷者的創(chuàng)作意圖和精神追求。德化的貼花瓷塑,是采用雕塑為造型基本手段,以貼接為建構技術及技巧的現代陶瓷工藝品的典型代表之一,較為全面地闡釋德化貼花瓷塑,是不能不談傳統(tǒng)的,它是傳統(tǒng)工藝技術及傳統(tǒng)文化語義的延續(xù)與發(fā)展。在傳統(tǒng)上,因為多種文化影響,人們總是將美好祝福視為生活的理想,于是,工藝美術領域,尤其是民間工藝美術領域創(chuàng)作中,這便成為其主流思想?,F代德化瓷塑仍然以這個主題為特色進行陶瓷工藝美術創(chuàng)作。所謂貼花瓷塑,是以傳統(tǒng)陶瓷塑造技術為基本手段,以塑造造型,尤其是展示文化語義為目的,人們利用貼花來塑造的造型形象實際上是現象,是表面的形象,更重要的是形象所折射的文化語義。進一步講,具體到每一件貼花的瓷塑作品,創(chuàng)作者利用材料并技術及技巧,采用花卉為載體,所所造的形象,均帶有“祝?!被颉捌砀!钡奈幕Z義,從小的層面上講,它可以為個人祈福,祈求人生平安;從深遠的文化意義上看,它為民族、為國家祈求繁榮昌盛,國泰民安。由此可見,瓷塑貼花所塑造的形象是載體,而真正的文化語義才是其靈魂。
正因為如此,德化現代貼花瓷塑,利用了該地優(yōu)質的材料,以各種花卉為題材,為載體,并采用精湛的技藝,展示了一種新時代的“祈?!?。這也是它撇開傳統(tǒng)瓷塑的取材之道,以自然界為背景,以動植物為載體,反映了人與自然的關系。例如,瓷塑作品《竹報平安》,(如圖1),創(chuàng)作者以竹子的節(jié)、筍為主體,并塑造以梅花、菊花和牡丹等花卉形象,采用貼接方法及技巧,巧妙地將這些自然環(huán)境中的植物轉化成造型元素因素,并有效地凝聚在一起。這種取材與處理方法,即貼花瓷塑塑造所形成的陶瓷工藝美術的風格及特色,在德化陶瓷產區(qū)的陶瓷工藝美術創(chuàng)作中,以表現自然與人文關系為主題,成為文化語義的重要代表之一。
2工于技巧的造型特征,反映了德化陶瓷生產延續(xù)傳統(tǒng)與發(fā)揚創(chuàng)造精神的文化追求
早在戰(zhàn)國成書的《考工記》記載:“天有時,地有氣,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為良?!庇纱丝梢姡陂L期的生產實踐中,中華民族的古人很早就意識到工藝技術在工藝美術制作中重要性。“工有巧”說的是工藝品制作時,要追求做工精致,甚至精湛的技術及其技巧是工藝美術品風格的體現。這樣,在中國傳統(tǒng)工藝美術文化中,工藝技巧便成為它造型的重要特征,也是工藝美術文化語義的重要內容之一。
圖1鼎盛千秋
歷史上,以獨特化學組成和物理性能見長的德化白瓷,在精雕細琢工藝支撐下,早已成為聞名遐邇陶瓷工藝美術精品。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及利用水平的不斷提高,現代德化白瓷瓷塑不僅在制作技術上“更上一層樓”,而且,在文化語義上也更加豐富多彩。例如,現代白瓷貼花瓷塑《玉兔東升》、《人生如意》、《鼎盛千秋》(如圖1)等,均是精工細雕的陶瓷工藝美術作品。創(chuàng)作者利用德化現今“白如玉”的白瓷,精心創(chuàng)作了這樣一組反映其不凡技藝的作品。源于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語義的、富有創(chuàng)新精神的瓷塑貼花,原本是陶瓷工藝美術制作的一種技術構成,而如今卻成為德化瓷藝田園中一顆璀璨的明珠,——它表證了德化瓷塑的“昨天”,也見證了德化瓷塑發(fā)展的“今天”。作為當今德化陶瓷文化的一個品牌,無疑,是技術及技巧統(tǒng)領全局并成為她生命活力展現的靈魂。
早在明代中后期,伴隨著白瓷工藝材料的成熟,德化窯瓷工的造型手段也逐漸豐富起來。在反復的陶瓷生產,乃至創(chuàng)造的實踐洗禮中,人們從不同的工藝品諸如石雕、木雕、泥塑等制作中,吸收了技法,并將之輔助以瓷塑的創(chuàng)造中,前文提到的“八種技法”便是人們對過去技術及經驗的總結。承前啟后,是中國文化傳承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八種技法”成為當今,乃至今后德化陶瓷工藝美術發(fā)展的技術基礎。
針對德化現代陶瓷工藝美術環(huán)境,不僅創(chuàng)作隊伍在日益擴大,而且,從傳統(tǒng)技術中脫穎而出的陶瓷工藝美術制作技術,也較以往更更加繁榮起來。歷史上,曾經對于人物造型形象的面部表情與衣紋的精心刻畫,進而轉化成今天對自然形象再想雕琢。如,明代何朝宗制作的雕塑觀音,慈祥面如與靜態(tài)凝神的目光,流露出的是佛教與人文情懷的良緣締結關系。而現在的貼花瓷塑作品《鼎盛千秋》(如圖1)展示的是現代人對自然的理解與人文情懷的解讀。不論怎樣,工藝技術的傳承關系,將文化內涵的推移變化有機地結合起來,并遂成一種良好的文脈關系。
總而言之,造物技術的發(fā)展到精湛無比的高度,才能創(chuàng)造出惟妙惟肖的佳作。因此,在貼花瓷塑的創(chuàng)作中,追求陶瓷工藝技術美是造型美的基礎,也是創(chuàng)造精湛工藝品的前提,但是,它所折射出的情感,才是工藝美術創(chuàng)造的靈魂。
3追求福祉的心靈展示,反映了創(chuàng)作者與人為和至善的美好心聲
毋庸諱言,人類發(fā)明與利用技術是創(chuàng)造美好文化生活的手段,而不是目的,人們創(chuàng)造文化的根本目的,就是從物質和精神兩方面來不斷提高生活的幸福指數。追求人生幸福美滿,可以說,是人類共同的心聲?!欢?,生活在不同環(huán)境與經受各不相同境況的集群或個人,它們謀求幸福生活的方式和方法是完全不同。姑且不言那些將自己的幸福建立在他人痛苦,甚至災難基礎上的極端民族主義者的暴虐,就造物所反映出的思路、行為方式,以及對事物追求的精神,也是千變萬化的。生活在中國東南一隅的德化人,盡管他們的先人來自中國的四面八方,但是,生活,以致生存的壓力使他們奮斗不息,——自古及今延續(xù)下來的陶瓷生產和利用,正是人們該地區(qū)人們追求自身福祉的最佳寫照。
這種寫照既是人們追求物質生活水準不斷改善與提高的“印刷品”,也是人們展示美好心靈名著的“翻版”。當然,在物質文化生活水平提高的相當高程度的現代社會,某些陶瓷產品完全用以表達非物質文化生活需要,早已是不爭的事實了?,F代陶瓷貼花瓷塑造系列作品,如《竹報平安》、《玉兔東升》、《人生如意》、《鼎盛千秋》(如圖1)、《步步高升》等,均是反映創(chuàng)作者對生活美好愿望的展現,同時,也是對塑造與人和善至美的良好人文環(huán)境的憧憬。這里,姑且不言塑造它們所采用的精湛的技術,乃至技巧,而論它們所負載的文化語義,作為工藝美術品,它們所承載的文化語義是十分豐富多彩的,然而,深刻反映時代特色的,卻是在文化創(chuàng)造中人們所期盼的,是人類之所以奮斗的根本目的,即幸福指數的高低。為此,富有智慧的創(chuàng)作者,在繼承中國傳統(tǒng)文化衣缽的基礎上,將為人祈福提高到新階段。具體地講,在傳統(tǒng)文化中,“竹報平安”是祝福的吉祥語,它是基于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即春節(jié),人們在年年更替中用爆竹來報告并相互祈福的吉祥語。創(chuàng)作者選擇這一題材為表達主題,表達了自己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時,也祝福他人平平安安,生活美滿。在這樣系列的創(chuàng)作中,作者從對個人的祝福到為國、為民的祝福,思想境界逐層提高,展示了一種與人互動,并與己跨越的思想聚變。與個人成長歷程方向相反的是:國家天下,即將民族和國家利益放在高于個人利益之上,只有國家興旺發(fā)達,才能有個人的幸福和美滿生活。
綜上所述,陶瓷工藝美術品之一的貼花瓷塑,是以陶瓷材料為物質媒介,以技術為支撐手段,以“祈?!睘樗枷腱`魂的現代陶瓷工藝美術品,它具有豐富的文化語義,其中,從人們對精神文化生活追求,與保持安定生活的角度看,它所展示的建設與他人、它物為善的至和的思想,才是至美的最高理想。
4結論
德化貼花瓷塑的文化語義,是中華民族工藝美術創(chuàng)造精神的一個縮影。它以傳承中國工藝美術,尤其是陶瓷工藝美術技術為己任,以弘揚民族文化靈魂為核心,旨在反映將工藝美和技術美的結合,創(chuàng)作美與精神美的結合。它所折射的人文主義思想靈魂既是個人成長歷程的寫照,又是人與自然廣泛結合并達到和諧的凱歌。
參考文獻:
[1] 郭其南.瓷都群星——德化瓷壇古今百家[M].北京:華藝出版社,2000:8.
[2] 田自秉.中國工藝美術史[M].上海:東方出版中心,1985.
[3] 郭其南.瓷都群星——德化瓷壇古今百家[M].北京:華藝出版社,2000.
[4] 德化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德化陶瓷志[M].北京:方志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