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教師,除了必須以滿腔熱情對待事業(yè)、對待孩子外,還必須自覺地、高標準地塑造自身人格,這里所說的“人格”,是指一個人作為某種權利和義務的主體,在道德上應當具備的人品和資格。一句話,要照亮別人,首先自己心中要有火種。教師要想無愧于“人類靈魂工程師”的光榮稱號,就必須力爭達到“以身立教,為人師表”的道德要求。教育孩子不是演戲,絕不能搞“兩重人格”,只有真正發(fā)自內(nèi)心的、表里如一的、言行統(tǒng)一的美好品德,才能使孩子受到“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潛移默化的教育,使他們受到教育和感染,引起他們的共鳴和仿效。
關鍵詞: 為人師表 言傳身教 因材施教
一、言傳身教養(yǎng)成良好習慣
所謂言傳身教,簡單的說就是用自己的語言教育人,用自己的行動帶動人,用自己的做法感動人,用自己的表現(xiàn)啟發(fā)人。老師被認為很偉大,被譽為陽光地下最燦爛、最光輝的職業(yè),身教重于言教,教師每時每刻都在影響著孩子,以潛移默化的形式叩擊孩子的心靈。所以,良好的教師形象,是教師的必備修養(yǎng)。教師的一言一行,都會對學生產(chǎn)生耳濡目染的影響,孩子的眼睛是“錄像機”,耳朵是“錄音機”,腦子是“電子計算機”。教師的舉止影響太大了,我不由感慨萬千:什么是為人師表?教師又要以自身最佳的思想境界、精神狀態(tài)和行為表現(xiàn)積極地影響和教育孩子,使他們健康成長??鬃釉f:“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本褪钦f教師要言傳身教,要求孩子做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孩子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大道理人人會說,可工作中都做到了嗎?永遠不低估你眼中的差生;讓孩子摸得著你的關注;不要吝嗇贊賞的語言;做快樂的教師,讓孩子們獲得快樂……這些都做得完美了嗎?我反省自己:一個個小小的細節(jié),我做得還遠遠不夠。俗話說:“積千累萬,不如養(yǎng)成好習慣。”教育家葉圣陶指出:“教育就是培養(yǎng)習慣。”由此可見培養(yǎng)習慣的重要性,良好習慣有三個作用:一省時,二省力,三減少錯誤。所以老師必須用自身言行帶動孩子,幫助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
二、因材施教凸顯真實成效
為人師表早在很久以前就為人重視并有記載,《禮記》:“燕朋逆其師,燕辟費其學?!笔钦f輕慢邪僻的言行會使孩子荒廢學業(yè);君子知至學之難易,而知其美惡,然后能博喻;能博喻然后能為師。是說君子懂得求學有難易,并懂得人的天資有高有底,然后因材施教,廣泛地曉諭,然后才能當老師。孟子曰:“言近而指遠者,善言也;守約而施博者,善道也。君子之言也,不下帶而道存焉;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人病舍其田而蕓人之田——所求于人者重,而所以自任者輕?!闭f的是語言淺近而意義深遠,這屬于善言;運用簡單但影響廣泛的方法,這屬于善道。君子的語言,看似平平凡凡但都含著很深的道義;君子的操守,以修養(yǎng)本身入手進而達到使天下太平。一般人的毛病就在于放下自己的田不去種而來耕別人的田——對別人要求十分嚴格,可自己承擔的卻很少。在學生的探究過程中,要理解和寬容他們,給他們留下充分的活動空間,并用賞識的眼光欣賞他們的探究過程,激發(fā)他們對探究的興趣,啟發(fā)他們思考,幫助他們找到正確答案,讓每個孩子感受到成功的快樂。
三、育人就要率先育己
在美國的加利福尼亞,有一位女士養(yǎng)了一只珍貴的鸚鵡,這只鸚鵡非常美麗,可是它卻有一個壞毛?。航?jīng)??人郧衣曇羯硢‰y聽,好像喉嚨里塞滿了令人作嘔的痰,女主人十分焦慮,急忙帶它去看獸醫(yī),生怕它患上了什么呼吸系統(tǒng)的怪病。檢查結果證明,鸚鵡完全健康,根本沒有任何毛病,女主人急忙問起為什么鸚鵡會發(fā)出那難聽的咳嗽聲。醫(yī)生回答說:俗話說,鸚鵡學舌,它之所以發(fā)出咳嗽聲一定是因為它經(jīng)常聽到這樣的聲音,你們家一定有人經(jīng)常咳嗽,是嗎?這時,女主人有些不好意思了,原來,她自己有抽煙的習慣,所以經(jīng)常咳嗽,鸚鵡只不過是惟妙惟肖地把女主人的咳嗽聲模仿出來而已。
教師要做到以身作則,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必須首先做到?,F(xiàn)在大家都不約而同地在開展國學經(jīng)典誦讀活動,幼兒園也不例外,教室走廊都掛起了供孩子們學習的國學經(jīng)典的圖文內(nèi)容,但捫心自問:我對《論語》、《孟子》、《老子》、《三字經(jīng)》、《弟子規(guī)》、《聲律啟蒙》這些國學經(jīng)典了解多少?教師不但要對孩子誦讀的內(nèi)容先行備課,而且要把握國學的核心精神。要開展好孩子誦讀活動,教師誦讀必須先行,以不斷掌握更多的國學經(jīng)典內(nèi)容,用國學的核心精神不斷修養(yǎng)自身,體現(xiàn)良好的言行風范,為孩子做出表率。
四、教師與孩子一同成長
教育事業(yè)對教師人格提出的要求是非常高的,孩子對教師特有的期望和信賴,往往使他們在觀察教師時產(chǎn)生一種放大效應。教師的一個小小善舉,會使他們感到無比欣喜;教師的一點小小瑕癖,則會使他們產(chǎn)生巨大的失望。教師的高尚人格不僅應當反映在內(nèi)在的精神境界上,而且應當體現(xiàn)在外在的言談舉止上,對于教師來說,言談舉止不是個人小事,而是一種對于孩子具有重要影響的教育因素。對于教師言談舉止的具體要求是:文明健康、真誠和諧,親切得體。隨著時代的發(fā)展,教師擁有“一桶水”顯然已經(jīng)不能適應時代的需求。教師要與孩子一同成長,在把握學科知識、心理學、教育學的同時,還要不斷地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zhì),這是樹立新教師形象的根本。為人師表是對孩子的一種無聲教育,它產(chǎn)生的內(nèi)驅(qū)力不可估量。因此,為人師表是當好人民教師最基本的要求,教師必須對自己的人格修養(yǎng)提出嚴格要求,努力形成健康、美好、完整、和諧的人格??傊?,從事了教師的職業(yè),就意味著我們的整個人生航程將面臨一種人格上的挑戰(zhàn),我們必須鼓足勇氣,義無反顧地朝著人格發(fā)展的新高度不斷攀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