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作者通過對英語新課程標準和教學大綱的學習體會,探求培養(yǎng)及提高初中學生英語閱讀理解能力的方法,以及培養(yǎng)學生運用語言進行交際的途徑。
關鍵詞: 初中英語教學 閱讀技巧 閱讀能力
英語閱讀作為語言技能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語言輸入的主要環(huán)節(jié)之一,在英語教學中占重要地位。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是主要教學目標之一,而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我們會發(fā)現(xiàn),閱讀是很讓學生頭疼的問題。很多學生的閱讀興趣不高,動力不足,方法不當。學生普遍存在閱讀速度慢、理解能力差的現(xiàn)象。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只是把文章作為單純向學生傳授語法及語言知識的載體,而忽視培養(yǎng)學生積極思維及深層次理解作者意圖和文章主題思想的能力。我結合自身多年對英語課程改革標準和教學大綱的學習體會,談談如何提高初中學生的英語閱讀技巧,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的幾點體會。
1.現(xiàn)狀分析
牛津譯林版英語教材在江蘇省已投入使用十來年了,其指導思想基本符合英語教學改革的方向,在吸收國外先進教學理論的基礎上,努力面向我國初中英語教學的實際情況。教材中閱讀材料所占的比重比較大,題材范圍廣泛,涉及日常生活、文學藝術、環(huán)境保護、體育衛(wèi)生等各個領域。廣泛的題材有利于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教材中的閱讀材料體裁多樣,有記敘文、演講稿、說明文,還有書信、日記、詩歌等。體裁的多樣性能讓學生在對比中了解中英文的差異,有利于培養(yǎng)語感。英語教師應如何充分利用教材,恰當?shù)剡\用教學策略,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呢?這是需要所有英語教師探討的問題。
2.英語閱讀過程中的能力和技巧
在初中階段,閱讀能力包括:接受能力、解碼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
接受能力指了解課文提供的事實和創(chuàng)作意圖。解碼能力指對課文內容,包括句子﹑詞語的理解。閱讀的關鍵在于理解,僅能辨認語言符號而不能理解是不夠的。創(chuàng)造能力指運用作者提供的知識和觀點解決問題,或在其觀點的基礎上提出新的觀點,發(fā)表新的看法。閱讀是語言與思維相互作用的過程,是一種語言交際行為,是由閱讀者以書面符號線索為基礎重新建立意義的推理活動。如果不具備接受能力和解碼能力,學生就無法對文章提供的知識和觀點進行評價和運用,也就談不上創(chuàng)造能力的培養(yǎng)。
閱讀技巧包括:
(1)掃讀(skimming),即通過對文章標題和首尾句的閱讀,對文章的內容結構有一個整體印象,讓學生在短時間內了解作者的意圖或文章所涉及的問題。
(2)跳讀(scanning),為獲得特定的信息而進行符號辨認的過程,讓學生很快能抓住中心句,并對生詞做出猜測,以提高學生自學新單詞的能力。
(3)細讀(close-reading),指學生在對全文有了整體印象的前提下進行深入細致的閱讀,要求了解各段落的主要意思和文章的細節(jié),并在此基礎上提出新的問題或觀點,發(fā)展學生的思維能力。
當然,不同的閱讀方式應有不同的時間限制和閱讀速度,并要求學生在規(guī)定時間內完成一定的閱讀任務,但教師最終的任務除了讓學生鞏固和表達閱讀內容外,更主要的是讓學生利用已有的知識,完成一定的交際任務,或表達出自己的個人觀點。
3.閱讀教學中幾種可行的教學方法
培養(yǎng)學生的交際能力是語言教學的真正目的,因為學習語言的真正目的就是交流。閱讀文章不是單純?yōu)榻鉀Q某個語言或是回答幾個問題而進行的,最終目的是利用所獲取的信息知識進行交流,這種交流不是被動地掌握語言形式或語言結構,而是有交際愿望和交際目的的。為培養(yǎng)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達到交際目的,教師在閱讀教學中可采取以下方法:
(1)合理利用標題,預測中心思想,設定閱讀目標。每篇閱讀課文都有標題,在以往的教學中,這些標題往往不受重視,一帶而過。事實上,標題一般就是課文主題的反映,對標題進行分析,往往能預測課文的內容,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和思想傾向,從而加深對文章內容的理解。
(2)分清閱讀材料的體裁,了解不同體裁的結構特征,多方位地訓練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近年來,中考英語閱讀材料所選擇的文章涉及記敘文、論說文和應用文等多種文體。這就意味著中學英語閱讀教學不僅要注重閱讀材料的內容,而且要注重閱讀材料的體裁。
(3)分段朗讀課文。這主要是為了檢查學生的語音語調,也是對課文加深理解的過程??梢砸越育埖男问嚼首x課文,也可分組朗讀,其他的學生認真聽,并盡量找出發(fā)音的錯誤且加以糾正,這樣既加深了課文的印象,又鍛煉了學生的聽力能力。
(4)閱讀過程中老師可以提出問題,口頭或書面的,讓學生帶著問題閱讀,有目的和針對性。老師對閱讀方法的指導也是必不可少的,教會學生粗讀文章,以了解大意,并能夠快速查找某一特定信息。教會學生分段細讀,抓住主要事實與關鍵語言點,明了文章結構,深度理解。
(5)視圖復述。這是初中英語閱讀的基本要求,即讓學生結合簡筆畫或掛圖,根據(jù)關鍵詞﹑句,用自己的話把文章的主要情節(jié)和內容簡明扼要地表達出來。有時教師也可以反過來用:讓學生根據(jù)內容畫出簡筆畫,并把自己的畫描述出來。
(6)分角色表演。這個可以視閱讀內容而定,也就是讓學生將文章內容改編成對話,加上動作表演出來,讓學生有親臨現(xiàn)場的感覺。
總之,在閱讀教學過程中,學生應始終是學習的主體,而教師則只扮演導演角色。教師有效的引導是必要的前提和基礎,學生的理解是保證,學生的運用能力是關鍵,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是升華。只有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才能真正提高學生的閱讀技巧及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