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感指的是一個人對語言敏銳而正確的感受能力。語感的培養(yǎng),是在一定的語言環(huán)境中,經(jīng)過聽、說、讀等形式,讓學生接觸豐富的語言材料,在掌握大量詞匯的基礎上,自然地把語言規(guī)則內(nèi)化,從而達到熟練運用的目的。教師要引導學生通過理解、運用和重復,使語言文字的規(guī)律、含義和情趣等在大腦皮質(zhì)的細胞之間形成牢固的練習系統(tǒng)。為此,首先應該從新教材情景對話入手,從培養(yǎng)學生交際能力的特點出發(fā),充分利用教材中所給的對話、課文等語言材料,然后,采取多種形式,積極為學生創(chuàng)造運用語言的條件。初中一年級的大部分學生剛接觸英語,一般都有一種新鮮和好奇感,獲取知識的要求強烈。這一階段應主要讓他們讀一些簡單內(nèi)容、趣味性強、圖文關茂的連環(huán)畫、畫報等,同時,還應該結(jié)合學習、生活實際,補充一些簡單的日常用語,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擴充詞匯量,逐步培養(yǎng)他們運用英語思考問題的能力。
初二學生已經(jīng)有了相當?shù)脑~匯量,閱讀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這時應該讓他們在掌握書本知識的基礎上,閱讀一些簡單的英語讀物,如富有哲理的小故事、小幽默等。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先試著推敲翻譯,說明大致意思,然后再加以補充和完善,揭示其深刻道理。把英語格言引入課堂教學和學生的日常生活,也是一種很好的方法。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搜集一些生動有益的格言,作為自己的座右銘,并開展互贈格言活動,也可以在上課前把有關的格言寫到黑板或圖片上,讓學生合理想象推測。這樣做一方面可以提高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另一方面對學生起到了激勵作用,使學生在和諧的氛圍中充實心靈,在愉悅的情感中產(chǎn)生濃厚的積極求學心理。學生在閱讀能力提高的同時,語感也會隨之增強。通過多讀多看,學生會自覺不自覺地進行英語對話,把所學的英語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從而達到邊學習邊應用,在應用中學習鞏固的目的。
初三學生的詞匯量進一步增加,表達能力也有了質(zhì)的飛躍。這時,要在熟練掌握課本知識的基礎上,積極開展各種活動,諸如課堂英語角、戶外實踐等,多為學生創(chuàng)設實際的購物、待客、問路等情境,提供實際運用語言的條件??梢宰寣W生登臺進行英語表演,使學生動腦、動手、動口,體會身臨其境的感覺。在授新課之前,可以讓每兩位學生(課前約定)自己準備一段精彩的對話為開場白,要求帶表情和動作,聲情并茂,生動形象,對話主要圍繞上一節(jié)課和本節(jié)課文展開,對程度較好的學生,對話內(nèi)容可不加限制。此外,要求學生經(jīng)常把讀到的有趣的故事,向教師和同學們復述,適時適當開展英語故事會、英語演講等活動。這樣,在已有的英語知識的基礎上,通過不斷的實際練習,學生就能說一口流利的英語了。
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感受要堅持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的原則,不要一開始就對學生要求過嚴,否則學生會產(chǎn)生消極畏難情緒。教師對學生在交際中出現(xiàn)的錯誤應該有正確的認識,不要頻繁地糾正,更不可譏笑訓斥,以免挫傷他們的積極性和信心。要鼓勵學生特別是膽小內(nèi)向的學生盡他們的能力進行交際,在多聽、、多說、多讀的基礎上,學生會逐漸糾正自己語言中的不當之處。
創(chuàng)設情境,培養(yǎng)語感是一種比較有效的英語教學方法,實踐證明它非常受學生的歡迎,這種教學讓學生自覺地接受語言,符合學生心理特征和認知規(guī)律,可以降低教學難度和學生的學習難度,減輕學生的課業(yè)負擔,把學生從以往死記硬背的困境中解脫出來。與傳統(tǒng)教學方法相比,這種教法無疑有很大的優(yōu)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