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從新安“愛心超市”的緣起及發(fā)展入手,分析了公益活動的操作思路及應堅持的原則。
【關鍵詞】愛心超市 公益活動 公益原則
最近兩年,媒體、記者發(fā)起或參與的公益或者說微公益活動日益增多,從免費午餐、微博打拐,到老兵回家、新候鳥計劃,越來越多的媒體人不斷地將更多目光與精力投向公益事業(yè)。
筆者試從我們目前依然在操作中的新安“愛心超市”的緣起及發(fā)展入手,談談如何從小事件中發(fā)現大主題,解讀公益活動操作中的“三個善于兩個堅持”,期望能對今后的公益活動操作有一點啟發(fā)。
三個善于:
“愛心超市”的操作思路
新安“愛心超市”雖然啟動至今才一年多,但其目前正逐步成為一個合肥讀者信賴、市民信任的微公益愛心平臺,正在成為新安晚報公益行動的一個閃亮招牌。通過一個多月的操作,筆者認為,該活動之所以能越做越大,主要是在“三個善于”方面做足、做活了文章。
1、善于發(fā)現
去年4月中旬,本報以《有多余的輪椅,請送給他》一文,報道了肥東縣長臨河鎮(zhèn)腦癱兒孔亮亮的故事。由于孔亮亮的日常起居全靠母親肩背,全家人的心愿是擁有一臺輪椅。報道登出后,先后有10多位愛心讀者來電稱家里有閑置的輪椅,可以幫助孔亮亮實現愿望。
“我坐上輪椅很高興,希望將多余的輪椅送給和我一樣有需要的人?!钡弥约旱玫酱蠹业年P愛后,懂事的孔亮亮說出了自己的想法。孩子的這一想法立即觸動了報社的神經,既然這些謝閑置的輪椅可以發(fā)揮“余熱”,如今城市市民哪家中沒有衣服、書本、電器及其他日常用品等閑置物,我們媒體能否搭建一個讓市民家中閑置物發(fā)揮余熱的平臺和橋梁呢?
經過社會部、采訪中心的論證和謀劃,并報報社領導,一致覺得可行,最終促成本報發(fā)起成立新安“愛心超市”,希望通過募集市民的閑置生活用品,無償捐贈給需要的困難群眾,為熱心人與困難者搭建一個愛心平臺,最終目的就是為了讓更多有需要的市民得到幫助,也使那些閑置在家的生活用品發(fā)揮“余熱”。當年4月18日,本報第一個“愛心超市”在合肥經開區(qū)芙蓉社區(qū)開業(yè),并于4月27日舉辦了首個“愛心超市”揭牌儀式,進行物品的集中發(fā)放,由此開啟了新安“愛心超市”的大幕,目前合肥已有9家“愛心超市”開張,募集的各類愛心物品近2000件。
新安“愛心超市”的成立,應該說來自于一篇很偶然的求助類新聞稿件。因此,筆者認為,善于發(fā)現簡言之就是從小事件中發(fā)掘出大主題,具體到“愛心超市”這個活動上就是由一名讀者的小小心愿,最終引發(fā)了新安“愛心超市”這個公益平臺的搭建,成為一個大主題活動。
2、善于策劃
善于策劃,就是圍繞“愛心超市”這個平臺,通過策劃一系列活動,以連環(huán)策劃的形式來帶動其迅速“生根發(fā)芽長大”。
第一個“愛心超市”是揭牌了,光靠一個“愛心超市”起不了多大作用,必須盡快讓“愛心超市”在更多的社區(qū)“開枝散葉”。針對恰好有市民反映經開區(qū)的“愛心超市”離家太遠,希望能分別在各區(qū)多設幾個點,報社及時謀劃,當年5月4日,以征集令的形式,面向全市征集多個社區(qū)、街道加盟,希望依靠媒體的影響力,將愛心事業(yè)融入到社區(qū)的正常工作中來。征集令發(fā)出后,不到一周時間,又有10多個社區(qū)來電表示愿意加盟“愛心超市”,經過審核,最終選定了6個社區(qū)為第二批新安“愛心超市”。
一個個平臺是搭建起來了,但必須要吸引更多市民參與到這一愛心活動中來,將家中的閑置物捐獻到愛心超市中來,只有積累的愛心物品多了,才能讓更多的困難市民得到幫助。為此,我們策劃并宣布周末深入到所有設置愛心超市點的社區(qū),現場募集愛心物品,并提前在報紙上刊登出每個愛心超市的地址、公交線路、電話等。在本報的大力宣傳下,5月13日,6家社區(qū)站點集中開張,市民愛心如潮涌來,愛心募集現場感人,本報社會部所有記者趕赴各站點,和社區(qū)工作人員以及志愿者一起,在半天時間共募集千件衣物、百余閑置物品,匯聚了市民們的濃濃愛心。
隨后,我們又謀劃盡快將募集來的愛心物品及時發(fā)放給有需要的困難市民,并順利在5月20日集中發(fā)放閑置生活用品,共現場發(fā)放各類愛心物品約300件,其中由市民先前捐贈的電視機、沙發(fā)、電腦、電飯煲等近20件大件物品都找到了新主人,發(fā)揮余熱。與此同時,我們又在5月20日“助殘日”來臨前,通過“愛心超市”這個平臺,為“星星的孩子”等殘疾兒童募集圖書,發(fā)起成立了新安“愛心圖書室”,不到一周時間共為孩子們募集到近千本兒童圖書。
隨后,我們還與合肥一家櫥柜企業(yè)合作,將市民更新下來的灶臺、油煙機等物品,進行清洗、維修、翻新,確保能正常使用用,全部捐贈給“愛心超市”,送給需要這些物品的貧困市民;還在6.1兒童節(jié)前后,與婦聯等單位合作,開展為農村留守兒童募集衣物活動;寒暑假期間開展“愛心家教”活動,通過征集家教志愿者,為城市貧困家庭的孩子提供免費家教。
到了冬天,“新安愛心超市”又開始行動,聯合相關單位募集冬天的衣服,為困難群眾送冬衣,短短幾天就募集數百件衣服。還在新年前后開展“年關小心愿”活動,需要幫助的讀者可以打電話來說自己新年有什么愿望,“愛心超市”將盡力滿足他們的新年心愿。并計劃與婦聯、殘聯、高校等單位長期合作,適時舉辦各類捐領活動。愛心超市為需求者和愛心人士之間搭起了一個有效交流的平臺,弘揚了人間真愛,體現了主流媒體的社會責任。
3、善于造勢
報社在確定將“愛心超市”作為一個拳頭的公益品牌打造后,一年多來,報社不惜版面,濃墨重彩地刊登有關愛心超市的進展、發(fā)起的各類活動等報道。自去年4月18日刊發(fā)第一篇“愛心超市”稿件至今,本報先后刊發(fā)近100篇關于新安“愛心超市”的稿件,字數約10萬,總版面數超過30個,其中整版稿件有20個,其他稿件都是版面頭條,而且活動啟動初始,基本每天都作為本報合肥新聞的“看點”稿件刊發(fā)。
其中首個新安“愛心超市”揭牌的第二天,4月28日本報以一個整版的篇幅刊發(fā)了《“愛心超市”,用愛經營》,報道了首個新安“愛心超市”揭牌當天,愛心物品發(fā)放的感人瞬間。記者記下了倆孩子的媽收到愛心衣物時的欣喜,也被從上派輾轉幾站公交而來的捐贈者所動容,這些都堅定了本報將這一活動繼續(xù)下去的決心。6個愛心超市現場集中募集愛心物品的次日,本報用3個整版的大篇幅記錄了活動中市民們的熱情與愛心,同時對各站點的受捐物品進行了清點,方便困難群眾的領取。而在愛心物品集中發(fā)放和“愛心圖書室”的揭牌中,本報又刊發(fā)了兩個整版的稿件,圖文并茂地報道了物品發(fā)放和圖書室揭牌現場的情形。
與此同時,我們還利用新安傳媒網、99度社區(qū),開展報網互動,在網站首頁開辟“新安愛心超市,用愛經營,為您解憂”專欄,并在99度社區(qū)上持續(xù)發(fā)帖發(fā)動度友捐贈愛心物品,另外記者還通過滾動發(fā)送新安即時看、拍攝新安視頻等形式,發(fā)揮全媒體優(yōu)勢宣傳“愛心超市”。
兩個堅持:公益活動的原則
本報發(fā)起的“愛心超市”得到了越來越多社區(qū)站點和眾多市民的認可和支持,大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勢,目前已有9家開張,下一步力爭達到15家。這一活動也慢慢在合肥市民中形成了一定影響,甚至成為讀者最耳熟能詳的品牌活動,收獲了市民的支持和好評。讀者專門致電本報記者,對活動提出了表揚,受益于本報“愛心超市”的孫女士也曾特地打來電話向記者表示感謝:“多虧了你們的輪椅,現在我97歲的老母親出行方便多了?!?/p>
“愛心超市”活動之所以能獲得如此成功和好評,我們認為,除了上面的“三個善于”外,還在于堅持了公益性和互動參與性兩大原則,這也是我們今后進行公益活動操作的基本原則。
一是堅持公益性,以公眾利益為出發(fā)點,才能獲得社會的信賴。在愛心超市站點的選擇上,雖然有很多企業(yè)和個人來電希望加盟,但我們堅持只選擇社區(qū)、街道等政府機構合作,增加可信度;在活動過程中,本報記者密切配合、不辭勞苦,協調加盟社區(qū)的同時又抽出大量時間上門取物、發(fā)放。另外,為了使新安“愛心超市”獲得長足發(fā)展,本報特別擬定了《新安愛心超市管理實施細則(試行)》供加盟社區(qū)參照,捐贈物和受贈者都有臺賬記錄,既使“愛心超市”納入規(guī)范管理,也保證了“愛心超市”信息的公開、透明,從而有助于將“愛心超市”打造成一個讀者信賴、市民信任的公益愛心平臺。
二是堅持互動參與性。媒體發(fā)起任何一項公益活動,都需要有人來參與,激發(fā)老百姓的興趣,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參與活動、關注活動的公眾越多,活動可能取得的效果就越大,因此公益活動必須堅持互動參與性,必須要能充分調動盡量多的人的積極性,讓普通百姓都有興趣參與進來,隨手就能做到。以愛心超市這個公益活動來說,如今基本上每個市民家中都有閑置的物品,捐給需要的人就能發(fā)揮出閑置物品的“余熱”,理論上說就能調動合肥絕大多數市民的參與熱情,從效果來看,確實每天都有不少市民撥打本報熱線或者到9個愛心超市站點去現場捐贈,目前募集到的衣服、家電、日常用品等物品近3000件(個),圖書1000多本,而且活動一直在持續(xù)中。
(作者單位:新安晚報社)
責編:劉冰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