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家庭煮米飯方式各不相同,哪種方式最節(jié)能?煮米飯看似簡單,卻是每個家庭、每天都要做的事情。據中國國情網顯示,北京市約有668.1萬戶人,每天煮2頓米飯,如果使用節(jié)能方式,節(jié)約的能源總量將是非常巨大的。我們希望通過調查、試驗、計算,對煮米飯中的節(jié)能問題進行科學探究,得出定量的結論,希望這些結論能對國家的節(jié)能減排有所幫助,也能引導人們多關心生活中的小事,不以事小而不為。節(jié)能減排就在我們身邊,人人都能做,人人都應當去做。
試驗選用同廠家、同品牌、同批次的大米;每組用米500g,水625ml,從打開電飯鍋到自動跳閘計時;每組做5次取平均值;選用同類電飯鍋;自來水平均溫度15℃為常溫水。研究中利用物理公式,平均耗能E=Pt,燒水耗能Q=CM△t。
研究結果討論與分析:
1 初始水溫對煮米飯過程中耗能的影響
試驗表明:初始水溫15℃用時最長但不是最耗能;初始水溫100℃耗時較少總耗能最多;初始水溫75℃既省時又節(jié)能;煮米飯前浸泡不一定省時節(jié)能。初始水溫15℃,米主要靠電飯鍋提供熱量。初始水溫30℃~75℃,米受到電飯鍋提供的熱量同時也受到水傳遞熱量,溫度越高,傳遞熱量越多,加上米的淀粉比較密集,傳遞熱量的速度也快,煮米飯時間就越短,耗能也就越少。初始水溫100℃,導致米表面的淀粉膨脹破壞,表面填充大量液體或氣體,變得疏松,不利于熱量傳遞。
2 初始水溫與煮米飯總耗能、總耗時之間的關系
煮米飯消耗的總能量由兩部分組成:煮米飯過程中的平均耗能和煮飯前的燒水耗能,初始水溫越高,燒水耗能越多。初始水溫15℃~75℃時,煮米飯消耗的總能量隨溫度的升高總趨勢減小,但初始水溫60℃時,煮米飯的總耗時和總耗能比45℃時要大,主要是由于煮米飯過程中的耗時耗能相差較少,但前期燒水耗時和耗能相差較大;初始水溫100℃時,煮米飯總耗能突然增大,成為不同初始水溫煮米飯耗能最多的。
3 不同煮米飯方式對耗能的影響
調查數據顯示直接煮米飯占44%,煮前浸泡占45%,免淘米占1%。多數人普遍認為,米浸泡后更容易煮熟,花費的時間短。這種觀點并不科學,通常是忽略了用水泡米時間。本試驗表明初始水溫15℃時,普通米直接煮米飯和浸泡過煮米飯耗時耗能差別較小,免淘米由于外部經過處理,吸熱能力較強,比較容易熟,耗時耗能都較少。
感謝周又紅、樸紅坤、李雪梅、岳蕾、王世紅老師的指導和幫助。
(作者:北京四中、北京實美職業(yè)學校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