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莎莎
在課堂教學中,復習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由于復習任務的特殊性,容易讓學生反感甚至產(chǎn)生畏難情緒,造成師生關系不和諧,從而導致學習效率低下。
課堂教學政治習題課復習環(huán)節(jié)學習效率孔子曰:“溫故而知新?!倍韲灿芯渲V語:“復習是學習之母。”在課堂教學當中,復習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由于復習任務的特殊性,如內(nèi)容枯燥、形式單調、任務繁重等,容易讓學生反感甚至產(chǎn)生畏難情緒,造成師生關系不和諧,從而導致學習效率低下。習題課——這一復習環(huán)節(jié)中最重要的形式,其教學是構建政治知識與強化政治技能不可或缺的關鍵環(huán)節(jié)。
對初中學生而言,要想在考試中取得更好的成績,不僅需要在日常學習中進行鍛煉積累,更要在復習階段通過系統(tǒng)的、有針對性的習題訓練,來鞏固和升華已有知識。實踐證明,復習階段的教學,對學生成績的影響是決定性的,學生在經(jīng)過常規(guī)階段的學習之后,對整個政治知識點缺乏系統(tǒng)和深刻的認識。此時,就需要教師在復習階段,以練帶學,讓學生在各種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習題的系統(tǒng)練習中,完成知識儲備和解題能力的升華。這就需要充分發(fā)揮學生思維的主導性,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和創(chuàng)新能力,激發(fā)學生學習政治的興趣,引導學生用能力來統(tǒng)帥知識,使學生的知識和能力短時間內(nèi)“爆炸式”生成,減輕學生的習題負擔,讓他們學得輕松愉快。
順應新教改的要求,在習題課中,“整體建構”理論打破章節(jié)、時序、版本、年級的界限,站在教學的高度上對一類問題進行整合、建構,沖破傳統(tǒng)習題課的藩籬,不再為學生講而講,而是為提高學生知識統(tǒng)帥能力而引導,通過巧妙的運用“通用工具”打造低耗、高效的習題課。
六七年級政治題目在我們看來似乎沒有什么難度,只要將課本知識熟透,怎么出題都不怕,然而對于六七年級的學生來說,要想達到一定的高度還需要一段時間的鍛煉,這就需要借助我們的“通用工具”。
在政治試卷中,我們通常會遇到情景分析題、材料分析題、生活實踐題等以材料和問題相結合的題型,這一類題型往往會提出兩三個問題,而重點分值又都體現(xiàn)在最后一道問題上,學生能否取得高分取決于對這個題目的把握程度。恰恰這一題目的提問方式又是千變?nèi)f化的,稍不留神,六七年級的初中生們就容易陷入困境。
問法一:我們應該掌握哪些抵制不良誘惑的方法?
面對社會中的是非善惡,我們中學生應該如何做出正確的選擇?
問法二:假如你是小亮的同學,你會勸他怎么做?
問法三:我們中學生應該從劉某身上吸取什么教訓?
問法四:面對輕生的同學,自己打算怎樣幫助他(她)?假設你是小明的同學,你準備怎樣幫助小明?
問法五:××時間給了我們什么啟示?
面對這無數(shù)多種類型的問法,六七年級的同學可能有大部分就要懵了,從這種情況也可以反映出教師平時的習題課引導狀況,是否采用一個便捷的“通用工具”以不變應萬變。
通過對以上四種問法的研究,不難發(fā)現(xiàn),他們都可以用“做題通用工具”的“怎么做”來解碼,這時有些同學又要頭疼了:“老師,一本書上有那么多‘怎么做的題目,我都快要背混了,怎么辦?”關鍵就在此,掌握了通用工具,想混淆知識點都難。
F(x)=(a+b+c+…)x
當x代表政治時,a、b、c分別代表了政治問題的是什么、為什么、怎么做。
當x代表怎么做,a、b、c……則分別代表了觀念態(tài)度、提高能力(控制力)、實際行動。不信,我們可以用以上題目來進行驗證。
驗證一:
問:我們應該掌握哪些抵制不良誘惑的方法?
答:①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品德修養(yǎng)和科學素養(yǎng),慎交朋友,提高自己的判斷能力(觀念態(tài)度)。
②克服獵奇和盲目從眾心理,提高自己的控制力(提高控制力)。
③運用法律手段與之進行堅決斗爭(實際行動)。
驗證二:
問:我們中學生應該從劉某身上吸取什么教訓?
答:①我們一定要從小加強道德修養(yǎng),樹立法律意識,增強法制觀念,自覺遵紀守法(觀念態(tài)度)。
②只有防微杜漸,才能防患于未然(提高控制力)。
③我們要預防違法犯罪,就必須從杜絕不良行為做起(實際行動)。
驗證三:
問:面對輕生的同學,自己打算怎樣幫助他(她)?
答:①我們要學習法律知識,明確法律賦予的權利,學會依法保護自己的生命健康權,我們必須增強自我保護意識(觀念態(tài)度)。
②掌握一些自我保護能力,避免意外和危險的發(fā)生,無論遇到怎樣的危機和挫折,都不能輕易放棄生存的希望(提高控制力)。
③我們在珍惜、保護自己生命的同時,也要愛護、尊重他人的生命,當他人生命遭遇困境需要幫助時,應盡自己所能伸出援助之手(實際行動)。
驗證四:
問:北京特大暴雨中150名農(nóng)民工勇救被圍群眾給了我們什么啟示?
答:①我們要增強自我保護的意識,掌握一些自我保護的常識,提高自我保護的能力,避免意外和危險的發(fā)生(觀念態(tài)度、提高能力)。
②社會成員在珍惜、保護自己生命的同時,也要愛護、尊重他人的生命。當他人因生命遭遇困境而需要幫助時,應盡自己所能伸出援助之手(實際行動)。
通過以上驗證,可以發(fā)現(xiàn),只要我們指導學生掌握了顯性“通用工具”,一口氣背熟整冊書都不是問題,而基于顯性通用工具的做題也只是在不停的驗證,不斷的歸一,最終都能夠上升到隱性工具“a”的高度。教學中的“工具”就如同生活中的交通工具,交通工具分多種,速度不一,在生活節(jié)奏快速的今天,你是愿意選擇開車還是步行呢?這個問題不言而喻。這正如我們的學習,隱性工具“a”,可以表示一個數(shù),可以表示一個字母,也可以表示一個或多個單項式或多項式,更可以表示一個專題知識,在這里,隱性工具好比汽車,而顯性工具還停留在步行的階段上,我們這一類題型的隱性工具“a”就表示了這一類答題專題——“怎么做”,無論由上而下的解碼過程,還是自下而上的編碼過程,還是多個例題的歸一過程,我們最終都能夠站在這個高度上來審視,又何愁得不到高分,更何愁無法打造一個低耗、高效的習題課呢!
參考文獻:
[1]趙麗麗.提升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初探.現(xiàn)代閱讀(教育版),2012,(17).
[2]溫世遜.提高初中思想政治教學有效性的途徑.教師博覽(科研版),2012,(11).
[3]蘇沛玲.走出誤區(qū) 回歸理性——淺談新課程實施中高中政治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珠江教育論壇,2010,(3).
[5]戶瑞美.如何打造高效的數(shù)學習題課堂.數(shù)學學習與研究,20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