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建璋
摘 要:要學好數(shù)學,具有良好的數(shù)學素質。應做到:要具備勤這個良好的素養(yǎng)與美德,要有一整套切實可行完整的學習計劃,多看幾本課外指導書,少做些題。
關鍵詞:素養(yǎng);美德;效率
一、要具備勤這個良好的素養(yǎng)與美德
勤勞補拙,先天的不足可以用后天的勤奮來彌補。人與人先天的智商并沒有多大差別,而后天的轉變卻造就了聰慧與愚昧。勤,就是要珍惜時間、勤學習、勤思考、勤探索、勤實踐。古今中外凡有建樹者,無不成功于勤。
二、要有一整套切實可行完整的學習計劃
如時間安排,以預習、聽課、作業(yè)到復習鞏固各環(huán)節(jié)的方法。特別要重視預習,通過預習可以達到這樣的目的,胸中有數(shù),爭取主動,減少聽課的盲目性。了解新課和舊課的關系,明確這堂課的具體目的。有時同學不重視預習,結果,聽課時處處碰到“攔路虎”,跟不上老師的思路,聽課效率就低。他們課后復習,作業(yè)所費的時間成倍地增加,惡性循環(huán),造成負擔過重,可見,預習是提高聽課效率的前提。預習應做到三點:(1)了解新課的內容;(2)掃清聽課障礙;(3)提出疑難問題,可以發(fā)現(xiàn)自己學習的難點,帶著不懂的問題,聽課印象深、記得牢,注意各環(huán)節(jié)目標要具體可行,措施要得力,并隨時隨地檢查落實計劃實施情況,不能流于形式。
三、重視基本概念的學習,一定要駁清概念
數(shù)學無非是用概念去判斷,用判斷去推理,用推理去進行證明、計算或作圖。數(shù)學題量,題山、題海多如牛毛。題型錯綜復雜,千變萬化,變化莫測,雖不能一板三眼,千篇一律,但千變萬化,萬變不離其宗,真正基本概念駁清了,概念的內涵與外延搞清了,概念的本質屬性理解透徹了,基礎知識掌握了,就能收到舉一反三、融會貫通、觸類旁通的效果,所以基本概念一定要搞清。
四、多看幾本課外指導書,少做些題
因為題山題海,多如牛毛,時間和精力都不允許我們一一去做,一定要精選習題。多看幾本課外指導書,少做些題。這樣通過課外閱讀不僅鞏固課外所得,還可以開闊知識視野,增強知識的深度和廣度,增強信息反饋。多見些題型,多掌握一種方法,方法多了,就有捷徑可走。熟能生巧,巧能生華,華能生精。在巧的基礎上,就能凝練升華,成為理性的東西,變成一種能力,就能將熟悉的知識放在陌生的情境中去解決從未遇到過的問題。
五、提高學習效率
1.尋找學習方法
教無定法,學無定法,文無第一,武無第二。學習方法,因人而異,它是知識的積累,實踐的鍛煉,它存在于一個人長期的學習實踐過程中,可以說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學習不在于獲取黃金,而在于掌握點金術,要具有點土成金,點石成金,點山成金這種硬功夫、真本領。學習不在于獲取知識的多與少,而在于掌握學習方法,解決如何學的問題。不但要愛學習,還要善于學習。朱熹談到:“讀書之法在于循序而漸進,熟讀而精思?!泵珴蓶|講到:“必須提倡思索的方法,養(yǎng)成分析的習慣?!惫湃酥v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比鄙僦R就無法思考,缺少思考就不會有知識,都談了學與思的辯證關系。
2.要在大腦最清晰的狀態(tài)下去學習,達到最佳效果,學一個小時就要有一個小時的收獲,看一段內容就要看懂弄通,學深學透,不但要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做一個題就要解決同一類問題。
3.注意知識積累。知識在于積累,天才在于勤奮。量變在一定程度就會產生質變,形成飛躍。荀況在《勸學》篇中講到:“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溪,無以成江河。故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敝v了積累的重要性,所以要重視積累。
六、注意勞逸結合
1.音樂既可以調節(jié)生活、陶冶情操,同時還可以開發(fā)智力、啟迪思維,所以要養(yǎng)成愛音樂,欣賞音樂的良好習慣。
2.只有具備充沛的精力,才能保證來日更好地學習,所以要注意科學休息。
3.強健的身體是搞好學習的必要條件,所以要加強體育鍛煉。
總之,要學好數(shù)學,要具有戀人般的熱情,道士般的意志。要培養(yǎng)自己高度的抽象思維能力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要勤于思考,勇于探索。善于聯(lián)想,富于想象,及時改進方法,不斷提高學習效率。這樣才能將熟悉的知識放在陌生的情境中去解決從未遇到過的問題,提高自己的隨機應變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