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瓊華
摘 要: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把握本班學生的閱讀能力以及閱讀基礎,尋找學生的閱讀興趣點,采用適合本班學生的閱讀教學策略進行教學。同時,教師要善于采用多媒體課件進行輔助教學,讓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閱讀文本。另外,教師要善于教給學生閱讀方法,并將這種閱讀方法在課內外閱讀中加以運用,提高閱讀能力。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策略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充分考慮本班學生的知識特點,采用適合本班學生的教學策略進行教學。
一、以生為本,摸清本班學生的閱讀能力
1.采用多種方式摸清本班學生的閱讀能力
要想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教師首先要做的就是要摸清本班學生的閱讀基礎,把握學生的閱讀能力。教師要在這個過程中通過閱讀考試、閱讀交流等方式使學生能夠在各種活動中體現(xiàn)出個性閱讀能力。
2.制定適合本班同學的閱讀教學策略
針對不同的學生群體,教師要采用不同的教學策略進行閱讀教學。如在低年級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更多地讓學生產生對閱讀的興趣,可以指導低年級學生掌握語文閱讀作業(yè)的完成方法,指導學生在上課的時候要認真聽講。而對高年級學生就要指導學生根據教師的教學預案進行有效預習,并根據教師的指導進行課下高效閱讀。
二、多媒體課件的使用,使學生進入深度閱讀
1.采用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閱讀內容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過程中,由于學生生活閱歷的限制,教師如果一味地采用口頭表達進行教學,那么學生肯定對有些閱讀文本感覺難以理解。在這種情況下,教師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不但能讓學生在課下利用網絡查閱相關的教學資料,還可以在課上通過多媒體課件進行輔助教學,讓學生更好地理解閱讀內容。如在小學語文人教版五年級教材《清平樂·村居》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通過多媒體課件等方式將文本中最真實的情境展現(xiàn)出來,讓學生體會到“翁媼”的閑適與浪漫以及三個兒子的動態(tài)美。尤其是要讓學生解析“最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蓬”的無拘無束、自由以及無憂無慮。
2.恰當?shù)亟鉀Q閱讀中的識字教學,為學生的閱讀鋪路搭橋
文本的閱讀離不開生字的識記。教師在閱讀教學中要充分考慮到識字教學,為學生的閱讀掃清生字障礙。對于學生容易出現(xiàn)問題的字,教師要做重點講解。如在教學人教版五年級上冊《鯨》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根據學生的課前預習,上課伊始,教師聽寫學生生字:肢、胎、肺、濾。聽寫完后教師請同學們相互檢查,尤其是檢查“肺”。這個教學片段從學生的起點出發(fā),了解了學生的問題所在,從錯誤開始教學,重點教學“肺”字,簡潔高效。
3.教師要指導學生閱讀的方法
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能幫助學生形成獨特的閱讀風格,因此,教師在單元閱讀教學中要教會學生閱讀的方法,并通過不同文本的閱讀進行恰當?shù)赜柧?,讓學生能夠學會在不同的文本閱讀中使用不同的閱讀方法進行深度閱讀,提高自己的理解能力和閱讀能力。
三、教師要促使學生個性語文的形成
1.遵循天賦,點燃學生的閱讀激情
學生的語文能力不同,在同一堂課中所收獲到的知識點以及能力點也不同,教師要把握每一個同學的不同的語文特色,結合不同內容的語文教學促使學生個性語文的形成。教師要遵循學生的學習天賦,讓學生在教學實踐中能夠不斷創(chuàng)新。教師要讓學生廣泛自主地閱讀,逐步形成語感,讓課堂成為學生燃燒熱情的舞臺。
2.幫助學生選擇適合閱讀的書籍
小學生要想得到閱讀能力的提高,僅靠書本上的知識是無法滿足學生的閱讀需要的。小學語文教學大綱提出了對每個不同的年齡段的學生的閱讀量的限制,讓學生通過大量的閱讀提高閱讀能力。因此,教師要尋找到學生的閱讀興趣,幫助學生選擇適合學生閱讀的書籍進行大量閱讀。
總之,在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遵循學生的年齡特點,尋找適合學生的閱讀教學策略,并根據不同層次的學生采用不同的閱讀方法進行教學,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在閱讀教學中提高閱讀能力,提高語文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張淑君.彰顯閱讀教學中人文內涵的策略[J].小學教學參考,2009(4).
[2]林平福.導之有法提升閱讀教學實效[J].新課程研究:基礎教育,2010(11).
[3]斯霞.談閱讀教學[J].小學語文教學,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