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娥
摘 要: 聽、說、讀、寫是英語學習的四種基本技能,而聽力的培養(yǎng)是提高其他三方面技能的前提和基礎。本文認為培養(yǎng)聽力可從營造良好的聽力環(huán)境、激發(fā)聽力興趣、選用好的聽力材料、精聽和泛聽相結合等方面入手。
關鍵詞: 高中英語聽力教學 聽力環(huán)境 聽力興趣 聽力材料 精泛聽
聽、說、讀、寫是英語學習的四種基本技能,而聽力的培養(yǎng)是提高其他三方面技能的前提和基礎。學生聽力能力的提高不僅有助于打牢英語學習的基礎,還能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自主性。因此,教師應把高中英語教學的重點放在提高學生的聽力能力上,在實踐教學中應深入研究和分析練習聽力的技能和技巧,總結提高學生聽力的途徑和方法,采取各種措施提高聽力教學水平。
一、營造良好的聽力環(huán)境
語言的學習需要在特定的環(huán)境中進行。由于英語本身具有實踐性、交際性等特質(zhì),英語學習更離不開特定的英語語言環(huán)境。然而在實際學習中,受各種因素的影響,學生很難擁有良好的語言環(huán)境。這就要求高中英語教師創(chuàng)造條件,讓學生置身于真實的語言環(huán)境中。良好的課堂用語是營造語言環(huán)境的主要途徑。課堂用語是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結合教學環(huán)境具有針對性的即興談話。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說一些簡單的英語課堂用語,能夠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的聽力。因此,教師應按照因材施教的原則,結合學生的聽力能力水平,有計劃、有層次、有步驟地使用課堂用語。如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高頻率的漢語詞匯,如句型等、習慣用語等,教師可以用英語代替這些詞匯。教師想說“句型”,就可以用sentential pattern代替;想說“短語、習慣用語”,就可以用“phrase”代替。這樣既能提高教師說的能力,又能鍛煉學生的聽力能力。另外,教師還應鼓勵學生在課堂上甚至課外時間用英語進行簡單的交流對話,為學生提供更多接觸英語、體驗英語的機會,從小處、細微處提高學生的聽力能力。
二、激發(fā)聽力興趣
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原動力,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對學習具有濃厚的興趣,可以形成強大的學習動力,課堂上就相對比較主動積極,聽力的效果自然要好。因此,教師要強調(diào)英語學習的重要性,讓學生用積極的態(tài)度對待英語聽力學習,并且用比較科學有效的教學方法指導學生。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營造和諧寬松的學習環(huán)境,并適時向?qū)W生講解一些和聽力材料有關的背景知識及有趣的英美知識,調(diào)動學生進行聽力訓練的積極性。
激發(fā)學生聽力興趣的形式多種多樣。目前的高中英語同步聽力的內(nèi)容比較單一,學生往往提不起興趣,感到枯燥乏味。對此教師可以在課堂教學中通過網(wǎng)絡資源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融聲音、圖像和文字于一體的語言情境,并不失時機地展示課堂語言實踐信息,講解相關的背景資料,把聽力材料中所涉及的場景、環(huán)境等一一呈現(xiàn)。還要鼓勵學生仔細觀察語言環(huán)境,尋找和教學內(nèi)容的連接點,并根據(jù)創(chuàng)設的模擬環(huán)境提問,讓學生積極參與到聽力的訓練中。這些豐富多彩的教學形式,增強了英語課程教學的趣味性,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且讓學生在無形中理解和掌握了知識。
三、選好聽力材料
選擇具有針對性和實質(zhì)性內(nèi)容的聽力材料是提高學生聽力的前提,也是進行聽力訓練的重要載體。現(xiàn)階段,在聽力教學中存在多種多樣的聽力材料,如教材、英語報刊附帶的聽力材料,各種英語聽力專項訓練等。教師在進行聽力訓練時,應做好英語材料的挑選工作,盡量選擇由英美人士錄制的錄音帶。因為這樣的錄音帶語音、語調(diào)準確、地道,語速適當、自然,學生學習、模仿起來相對容易。同時,還要盡量選擇真實語境的話語,也就是反應西方國家人民生活背景、風俗、文化等方面的材料,使學生在增強西方文化認識的同時,提高聽力。
所選擇的聽力材料應符合兩點要求:1.必須符合高中生的認知和欣賞水平,盡量選擇與現(xiàn)行教材同步的聽力材料,使其成為教材內(nèi)容的補充和延伸,降低聽力的盲目性,如《情境對話》、《新概念英語》和各年級的《英語聽力訓練》等。2.具有趣味性和新穎性,符合學生的心理需求,盡量選擇學生比較喜歡的話題,從而激發(fā)學生的聽力熱情。鼓勵學生充分利用網(wǎng)絡資源,讓學生自主選擇聽力內(nèi)容,以達到有效訓練聽力的目的。
四、精聽和泛聽相結合
精聽和泛聽是訓練英語聽力的兩大部分,兩者之間的關系聯(lián)系密切。高中英語教師在訓練學生聽力時,應把精聽和泛聽有效結合起來。只有精聽和泛聽齊頭并進,才能全面提高英語聽力。
泛聽時,教師要注意把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語言材料的關鍵詞上,根據(jù)關鍵詞推斷材料的大致內(nèi)容;精聽時,應引導學生把注意力放在材料的細節(jié)上,可采取先聽后看的方法,也就是在閱讀聽力文章之前先聽兩三遍,再翻開聽力材料一邊聽一邊讀,在充分了解聽力材料內(nèi)容的基礎上,再合上書,邊聽邊理解,直到全部弄懂聽力材料并能跟上錄音速度為止。而泛聽和英語泛讀的實質(zhì)是一樣的,都是不要求弄懂每一個句子,只要聽懂大概意思就已達到訓練的結果,因為有些單詞和語言情境會重復出現(xiàn),學生聽得多了,自然就能聽懂。
聽力能力的培養(yǎng)是一項復雜的工程,需要教師和學生付出大量的實踐和精力,共同努力才能完成。教師是提高學生聽力能力的關鍵。因此,高中英語教師在進行聽力訓練的過程中,要做到循序漸進、持之以恒,引導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并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探索和研究,尋找提高英語聽力的新方法、新策略,加快推進高中生聽力能力的提高。
參考文獻:
[1]張汝雄.論高中英語聽力的提高策略[J].教育界,2010,13.
[2]沈云芳.“傾聽”的妙處——淺議英語教學中“聽力”的培養(yǎng)[J].考試周刊,201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