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寶華
本文主要是在新公共管理理論的思想指導下,對我國高校的管理現(xiàn)狀以及存在的問題進行一個分析與探討。新公共管理理論是西方國家強調用企業(yè)家的管理精神對政府進行治理與變革,以此達到克服傳統(tǒng)政府官僚體制的弊端,實現(xiàn)以市場為導向的政治變革。
新公共管理理論思想對我國高校的管理有著重要的借鑒意義和實際意義,具體內容如下:我國高等教育主要以馬列主義和毛澤東思想以及三個代表的思想為指導,政府和大學的關系以政府為優(yōu)勢,屬于高校的管理者和舉辦者以及辦學者,而高等教育則是屬于意識形態(tài)的工具,為國家服務的工具。因此,高校與政府的關系是高校作為黨的教育事業(yè)的一部分,必須無條件的服從和被控制,實屬上下級關系,缺少辦學自主權。但是,隨著高等教育規(guī)模的擴大以及市場經濟體制的確立,這種關系很大程度上妨礙了高校自身發(fā)展的同時也給政府帶來一定的負擔,因此,必須進行改革。
一、新公共管理理論的主要思想
新公共管理理論主要是一場行政改革運動,致力于解決三個問題,首先是調整政府和社會以及政府與市場的關系,一定程度上減少政府職能干預;其次是鼓勵社會自治,也就是利用群眾力量和市場經濟來提供公共服務,盡量減少政府財政支出;最后是對政府內部的管理體制的調整,縮減不必要的支出以及優(yōu)化崗位設置并且在人才配置上引入競爭機制,從而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和服務意識。新公共管理理論主要體現(xiàn)在兩個方面,一是鼓勵私有化,這也是改革中最基本的內容,另外是以市場變化為導向,讓更多的私營企業(yè)和業(yè)主參與公共服務,一定程度上緩解政府壓力以及提高服務與質量。
二、我國高校管理隊伍建設存在的問題
(一)管理角色模糊。高校管理人員不屬于國家公務人員也不屬于專業(yè)技術人員,因此無法采用國家公務人員的管理辦法,沒有明確以及科學的定位。為了解決高校管理人員的晉升問題以及評定標準和要求上都職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標準,導致管理人員地位比較尷尬。
(二)管理觀念陳舊。高校管理人員缺乏先進的管理觀念,在實際工作中習慣維持傳統(tǒng)和單一的管理模式,導致高校的管理工作無法適應時代的需求以及自身發(fā)展的需求,具體表現(xiàn)為服務意識比較薄弱以及教育經營的理念不強,不重視對高校的硬件與軟件的建設以及對人才持續(xù)供給的培養(yǎng)。
(三)管理效率較低。由于沒有確切的管理模式和競爭機制導致高校管理干部實行終身制的任職方式,并且崗位設置過于繁瑣以及冗員過多的情況,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管理人員的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導致管理效率過低。
(四)管理目標單一。對高校內部的評價與年終考核的方式比較單一,指標主要是針對管理人員的思想品德和職業(yè)道德以及出勤率等方面進行考核,不重視對其自身的專業(yè)技能和科研能力或是工作業(yè)績的考核。這樣的評價與考核的體系缺乏全面性以及針對性,不利于管理人員加強自身的管理效率和服務態(tài)度,導致管理的目標單一,缺少規(guī)劃性。
三、新公共管理理論對加強和完善我國高校管理的啟示
(一)人事管理。針對大部分高校管理人員的角色模糊以及定位不合理的現(xiàn)象,高??梢酝ㄟ^新公共管理理論對責任與結果的強調,根據高校的實際情況建立適合自身的管理特色以及科學的認識分類管理制度。具體方式是根據崗位人員的崗位性質以及崗位內容進行職員任用機制,打破終身任用的制度以及加強崗位人員的崗位意識與競爭思想,提高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及辦事效率。
(二)績效管理。主要是針對高校的目標管理的缺陷從而借鑒新公共管理理論中對資源配置以及人員業(yè)績和效果相匹配的觀點。高校的績效管理以及薪酬支付主要是按照單方面的考核,缺少實際的業(yè)績與目標審核,在實際工作中,高??梢越⒁惶子行У娜藛T績效評估體系。將管理目標落實到個人,增強管理人員的管理意識,利用激勵機制進行一定的獎懲,形成良好的競爭與自我完善和自我發(fā)展的機制,促進高校管理的改革與發(fā)展。
(三)競爭管理。高校內部管理有必要引入競爭的機制,根本上轉變用人機制,在實際的高校管理工作中需要借鑒新公共管理理論提倡的競爭機制。競爭管理機制的確立有利于打破職務終身制度以及對高校的人員和職務以及薪酬的合理性規(guī)劃,形成一個良性的流動機制,提高管理效率和意識。
(四)服務管理。高校管理的首要職能就是要滿足社會的公共需求,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務,因此需要借鑒新公共管理理論對服務理念的追崇和重視。高校的管理在實際工作開展的過程中需要努力建設服務型的管理部門,把學生和教師以及社會需求放在工作首位,打造適應現(xiàn)代市場經濟發(fā)展需求的服務性高校。
四、總結
綜上所述,我國的高等學校內部管理改革處于一個初級探索階段,伴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以及信息化時代的到來,高校內部管理會發(fā)生進一步的改革。因此,有必要利用新公共管理理論中的相關內容對高校管理進行一定的應用與探索,其中最重要的是通過新公共管理中的對責任、資源配置以及服務意識等方面的重視指導高校管理,調整管理人員的隊伍以及相關崗位設置和競爭意識,提高管理人員的管理水平與工作效率,改善以往的舊觀念,完善高校內部管理。
(作者單位:陜西師范大學政治經濟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