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心儀 王夢如 王小根
【摘 要】如何設計適用于iPad的有效移動學習資源,促進學習者更高效地利用時間碎片學習,是一個值得研究的問題。本文將用戶體驗思想融入移動學習資源設計并結合移動終端iPad的特性,提出iPad終端移動學習資源設計要點,從設計的信息架構、呈現(xiàn)設計和交互設計三個維度進行分析,期望為之后基于iPad的移動學習資源的設計提供參考。
【關鍵詞】iPad;移動學習;用戶體驗;資源設計
【中圖分類號】G40-057 【文獻標識碼】B
【論文編號】1671-7384(2013)06-0076-04
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移動學習正以其隨時隨地學習的形式逐漸成為人們獲取知識的重要途徑。各類移動終端設備發(fā)展快速,為學習者的學習提供了良好的承載平臺。雖然移動學習當前已經(jīng)被越來越多的實踐者證明有效,大量應用軟件也被提供為學習者所用,但針對iPad的移動學習資源仍然較少,大部分都為休閑娛樂的應用與游戲,并未專門針對移動學習資源的特性進行設計。本文將結合移動終端iPad的特性對其用戶體驗進行研究,設計適用于iPad的有效移動學習資源,以促進學習者更高效利用時間碎片學習。
移動學習資源與用戶體驗
移動學習資源是移動學習的“媒介”,是指根據(jù)學習需求分析得來的,在學習者分析和學習目標設計的基礎上,表現(xiàn)特定學習內(nèi)容,支持移動學習環(huán)境下的特定學習活動的數(shù)字化信息資源,是知識建構的源泉[1]。其主要包含的資源媒體元素有文本、圖形圖像、視頻、音頻和動畫等,根據(jù)不同的移動設備終端進行呈現(xiàn)。
值得注意的是,移動學習是在移動環(huán)境中進行的,學習者的時間零散,同時外界干擾因素較多,因此需對適合移動學習的數(shù)字化資源進行用戶體驗設計,使學習者在有限的時間中更為充分地利用移動終端設備和移動學習資源,更高效地進行移動學習。用戶體驗由唐納德·A·諾曼提出,他認為為了更好地貫徹用戶的技術體驗,還應強化認知角度的情感因素[2]。詹姆斯·格瑞特指出,用戶體驗的概念為產(chǎn)品如何與外界發(fā)生聯(lián)系并發(fā)揮作用[3]。用戶體驗思想在產(chǎn)品開發(fā)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于本文而言,體現(xiàn)在學習者對iPad終端移動學習資源易用性、有用性的滿意度,包括愉悅、成就感等心理感受,與美國人本主義心理學家馬斯洛提出的五層需求模型中“自我實現(xiàn)需求”相一致。因此,在資源設計時需以學習者為中心,每一個步驟都要把學習者列入考慮范圍。將用戶體驗思想融入移動學習資源設計,能夠最大程度地削弱外部環(huán)境帶來的干擾,從而加強學習者對移動學習內(nèi)容的關注,提高移動學習資源的使用效果。
iPad終端移動學習體驗優(yōu)勢
2010年之前,移動學習的終端設備普遍為筆記本電腦、智能手機、PDA。其中,手機因其便攜性與易用性成為最廣泛應用的終端。但其始終存在局限性,包括屏幕小、操作不便、電池續(xù)航能力差、網(wǎng)絡連接速度慢等問題。這些硬件上的不足往往是影響學習者用戶體驗的重要因素,降低了其學習效率。
而iPad擁有超薄輕便的外觀,高精度的電容多點觸控屏,更強的娛樂性能等特點[4],其定位介于智能手機和筆記本電腦之間,用戶體驗卻較其他終端更上一個層次。高清9.7英寸顯示屏擺脫了手機小屏幕的限制,使得移動學習時視覺效果更佳。同時,其最薄僅8.8毫米,最輕僅601克,便攜性充分體現(xiàn)。10小時續(xù)航為長時間移動學習提供保證。iPad配備完全觸摸屏,支持多點觸摸,改變了人們以敲擊和點按為主的信息錄入方式,在移動活動中操作更便捷。同時,它配備了多種感應器為學習者提供更佳的情境。目前其運行速度明顯增快,也大幅度提升了對視頻學習資源的支持,解決了手機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從以上特性可知,iPad作為移動學習的資源承載工具,具有其獨特的優(yōu)越性,能切實可行地展現(xiàn)學習資源,為學習者移動學習過程中的優(yōu)良體驗提供有利支持。
iPad終端移動學習資源設計要點
筆者將分別從信息架構、呈現(xiàn)設計和交互設計來分析基于iPad的移動學習資源設計的用戶體驗設計原則。信息架構是移動學習資源的框架、基礎,呈現(xiàn)設計與交互設計是學習者基于iPad終端學習效果的重要保證。
1.信息架構
信息架構是一個整理信息、協(xié)調(diào)信息系統(tǒng)與使用者需求的過程,是要將信息變成一個經(jīng)過組織、歸類并具有瀏覽體系的組織結構[5]。收集整理的信息片段聚集在一起時就形成了一個復雜、巨量的信息集合。信息架構是否合理直接影響到用戶的使用效率。如何能有效地提取信息,就需要在信息集合中組織內(nèi)容、設計信息結構,讓其具有清晰性、可理解性和易用性。對于學習者來說,iPad終端的移動學習資源就是這樣一個陌生的信息環(huán)境和復雜的信息空間,因此它更需要信息架構。沃爾曼先生認為:“信息建筑師(Information Architects)是一種把數(shù)據(jù)的內(nèi)在模式加以組織,使復雜的事情變得清晰的人們,它們構建信息的結構或信息地圖,讓別人找到通往知識的途徑?!盵6]因此,一個清晰的、易于理解的結構能更快速地指引學習者有效找到所需信息,使移動學習者在最短時間內(nèi)適應該資源。
2.呈現(xiàn)設計
(1)內(nèi)容設計
作為基于iPad的移動學習資源的內(nèi)容設計,非正式學習理論和情境認知學習理論是其重要的理論依據(jù)。
非正式學習的學習動機為其內(nèi)部需求,具有目的性或偶發(fā)性,可發(fā)生在任意時間地點。移動學習即為非正式學習中的一種類型,在設計基于iPad的移動學習資源時,需要考慮非正式學習的特性,以提高學習者的學習動力,達到更有效獲取知識的目的。在學習內(nèi)容確定后,對資源進行設計時應注意將其模塊化,使移動學習者能夠在較短時間內(nèi)完成一個完整知識點的學習,但也需保證整個學習內(nèi)容的完整性。
情境認知學習理論強調(diào)外部環(huán)境對于學習的重要意義,強調(diào)學習的主動性、社會性和情境性,強調(diào)將學習任務置于接近生活的任務或問題中[7]。其中,情境模擬學習是一種利用現(xiàn)代模擬仿真技術模擬現(xiàn)實的環(huán)境,具有仿真性、動態(tài)性以及直觀性等特點[8]。移動學習通過將學習內(nèi)容以情境表現(xiàn)出來,提高學習者的知識遷移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情境認知學習理論為移動學習提供了堅實的理論基礎。
在基于iPad的移動學習資源設計中,可廣泛利用三維動畫、虛擬現(xiàn)實、視頻、音頻等富媒體,創(chuàng)設模擬情境,學習者置于模擬仿真中。他們參與學習活動,能夠快速看到他們的活動對于整個系統(tǒng)的影響,在觀看模擬的同時參與模擬[9],當學習者沉浸其中,可體驗到情感上的滿足?!吨袊诺浼揖摺吠ㄟ^逼真的3D模型幫助學習者觀察明清家具。為增強體驗,該應用還提供家具的拆分模型、裝飾紋樣、上漆工藝和木質(zhì)材料等內(nèi)容,如圖1所示。與紙質(zhì)教學內(nèi)容或是真實環(huán)境中的學習相比,學習者更便捷而豐富地獲取到內(nèi)容和體驗。因此,iPad廣泛的應用前景,給予學習者創(chuàng)新式的學習體驗,促進知識獲取和自我建構。
圖1 《中國古典家具》截圖
(2)視覺設計
人們在打開學習資源后,首先關注到的就是視覺設計。iPad擁有如此大的觸摸屏幕,如何使學習者擁有更佳的視覺體驗,對于設計者來說是一個挑戰(zhàn)。
①一致性
對于移動學習者來說,沒有太多的時間花費在熟悉每一頁面的使用上,因此一致性很重要。布局、風格是最需要保持一致性的,另外主要元素也需相似。學習者在掌握某項操作后,其他同樣可行則會減輕其記憶負擔。一致的界面可以讓學習者對操作有更好的理解,從而提升效率。設計時,要讓學習者把注意力放在學習內(nèi)容上。
②精細化
平板電腦的屏幕相比智能手機大了許多,但并不意味能隨意將內(nèi)容堆砌,而是需要精細布置。文字的字號、圖片的排布都需要有一定規(guī)律。人們獲取信息的方式60%~70%來自圖像。在移動學習中,人們更樂于接受用直觀、快速、形象的圖像來傳遞信息,因此畫面清晰、精細、具有表達性的圖像更有意義。而文字與圖像的疊加,對視覺具有更大的吸引力,學習者的注意力能夠集中于其上。
③現(xiàn)實化
界面設計與用戶在現(xiàn)實生活中所使用、所習慣的相結合,能夠獲得更好的體驗。而在iPad中模擬現(xiàn)實世界的真實物件,就能使用戶更輕易地理解該軟件的功能與邏輯,能夠更為快速地掌握該移動學習資源。關注該物件的外觀是否與真實世界中的材質(zhì)、視覺效果、展現(xiàn)形式相一致,即我們所說的隱喻。
④色彩化
在格式塔心理學原理中,庫爾特·考夫卡提到,當圖形與背景的區(qū)分相差越大,圖形的關注度越高、可視性越強,越能引起視覺感知。因此,在設計學習資源時,在背景色調(diào)大致統(tǒng)一下,由色彩對比刺激視覺神經(jīng),從而突出重點,引發(fā)視覺的注意。
3. 交互設計
從用戶角度來說,交互設計是一種如何讓產(chǎn)品易用、有效而讓人愉悅的技術,它致力于了解目標用戶和他們的期望,了解用戶在同產(chǎn)品交互時彼此的行為,了解人本身的心理和行為特點[10]。同時,還包括了解各種有效的交互方式,并對它們進行增強和擴充。
(1)操作習慣性
交互設計之父阿蘭·庫珀說過:“除非有更好的選擇,否則就遵從標準。”在交互設計領域有很多經(jīng)過了時間驗證的規(guī)則:習慣被認作了標準,如果不是特殊需要,一般不要打破標準。由于交互方式不符合用戶習慣將會降低其耐心,因此對于使用iPad移動終端進行學習的學習者來說,熟悉的交互習慣更有利于其學習。
如果需要有用戶不熟悉的操作方式出現(xiàn),需要作出相應提示。以《砂畫王》這一款最受歡迎的教育游戲為例,如圖2所示,其下砂模式不為幼兒學習者所了解,因此本游戲以按鈕圖標表現(xiàn)兩種形式,左側(cè)按鈕為使用重力感應使砂隨重力滾動,右側(cè)按鈕則為以觸碰點為圓心向四周擴散,使用者可以按自己喜好進行選擇。
圖2 《砂畫王》游戲截圖
(2)及時反饋
用戶在iPad屏幕上進行了某個操作后,如果不給予相應的反饋,用戶就會認為iPad是否卡住或者自己的操作有誤。因此,我們在iPad反應的時候需要有感應動畫,以提示用戶操作成功與否,減少使用者等待時的不耐煩。另外,如果是用戶操作上的錯誤,應有相應提示來糾正用戶的使用方式。總之,用戶需要被反饋,以明確自己做過什么、做得如何以及將要做什么。
(3)探索細節(jié)
在設計用戶界面交互時,簡單的操作和良好的用戶體驗需要以“少而精”來體現(xiàn),選擇性隱藏掉某些界面。當其被用戶探索出時,會使用戶獲得驚喜與成就感。但需要注意一個“度”,當這些隱藏的信息過于隱蔽時,用戶會產(chǎn)生不滿,或者直接錯過部分內(nèi)容。因此,需給予用戶提示,避免用戶在尋找時浪費時間。
目前,我國平板電腦發(fā)展前景良好,很多學校也逐漸開展基于平板電腦的教學項目,將平板電腦作為新一代的教具或?qū)W具[11]。如何設計適于平板電腦的有效移動學習資源,促進學習者更高效學習還有待更深入的研究。本文將用戶體驗思想融入移動學習資源設計并結合移動終端iPad的特性,提出其移動學習資源設計要點,期望為之后基于iPad的移動學習資源的設計提供參考。
基金項目:本文為201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規(guī)劃基金項目:《基于感知和虛擬仿真技術的“吳地文化遺產(chǎn)”網(wǎng)絡課程研究(12YJAZH144)》研究成果。
(作者單位:江南大學田家炳教育科學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