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雨琴
【關鍵詞】自由發(fā)展 個性 主體 合作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3)06A-0078-01
新課改教學要求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使學生豐富多彩的個性得到自由發(fā)展。為了體現新課改的精神,筆者在實踐教學過程中不斷探索,總結出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自由發(fā)展學生個性的三點教學方法。
一、樹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思想
新課程改革提倡在教學中樹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思想。因此,教師應該根據小學生的年齡、心理特征和認知特點來展開教學,以此激發(fā)學生自主參與學習的熱情,發(fā)展學生豐富多彩的個性。如教學蘇教版《牛津小學英語》三年級下冊第五單元Plus And Minus時,為了教會學生熟練表達和記憶數詞,筆者根據小學生喜歡游戲、愛玩的天性,在課堂中舉辦教學游戲,用游戲競賽的方式激勵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在教學生學會英語one,two,three…這些數詞的發(fā)音之后,我就把寫有英語數詞單詞的卡片貼在黑板上,然后叫學生兩個一組上講臺,當我讀出字母時,誰第一個拍到卡片,誰就勝利。這個游戲引起了學生的濃厚興趣。在選出拍字母數最多的前三名之后,我又考查這三名學生對本課英語單詞的記憶能力。課后我進行了總結,認為這種根據小學生年齡特征開展的教學游戲,能有效地激發(fā)學生參與教學的主動性,提高教學效率。
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思想,還要求教師學會在課堂中正確對待學生的錯誤,巧妙地對學生的錯誤進行引導。
二、教會學生學習的方法
俗話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在小學英語學習中,只有方法才是指引學生學習的明燈。每個人的性格不一樣,因此學習方法也就不一樣??梢哉f,世上沒有最好的學習方法,只有最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作為英語教師,在教學中應該讓學生了解不同的學習方法,并且讓學生了解這些學習方法的優(yōu)點及缺點,引導學生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比如,對于記憶英語單詞,很多小學生靠的是死記硬背,雖然花了很多時間,但是收到的效果很差。長此以往,學生對英語自然失去了學習興趣。針對這種情況,教師應教會學生采用靈活多樣的記憶單詞的方法。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可以指導學生用紅筆把單詞的主要元音或者字母組合的發(fā)音寫出來;在遇到新單詞時,可以根據舊單詞發(fā)音規(guī)律試著去讀生詞。剛開始學生學起來或許還有一些困難,但是經過慢慢的積累,學生積累了音素方面的知識后,大多數都能讀出新單詞,慢慢達到了“看詞會讀、聽音能寫”的記憶境界。此外,教師還可以根據小學生喜歡聽歌曲、看動畫片的特點,用多媒體教學技術向學生播放英語原音的動畫片或者英文兒歌,這種寓教于樂的記單詞形式,會讓學生的學習興趣高漲。
三、開展合作學習
學生都是在群體中成長的,和伙伴們一起合作學習,效率往往會更高。所以,我們可以組織合作學習,讓學生在熟悉的環(huán)境中大膽練習英語口語,培養(yǎng)學生英語學習的主動性和與人交際的合作能力。
如筆者在蘇教版小學英語三年級下冊3B Unit10 Do You Play一課中,就采用合作學習的形式,事前列出籃球、足球、排球、棒球這四種球類,依照學生喜歡球類的興趣,把學生分成四組,讓學生用英語說自己喜歡“play”的球類;然后讓籃球組學生向其他組學生詢問“Do you play bas-ketball?”其他組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回答“Yes,I do”或者“No,I dont.”通過與同學的交流,學生不再羞于啟齒,大膽用英語來詢問對方,成功記憶了英語單詞和會用口語表達。筆者也發(fā)現,通過合作學習,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被調動起來了,成功達到了教學目的。
在合作學習中,最容易出現的弊端是學習交流的成果被優(yōu)等生占去,課堂成為少數優(yōu)等生表現的場所。為了有效地達到合作學習的目的,可以采取輪流發(fā)言的方式或者抽簽方式,讓每一個學生都得到大膽表現自我的機會,促進學生的共同發(fā)展。
合作學習還可以用角色扮演的方式,讓組內學生和組與組之間的代表,扮演教材中的人物角色進行互相聯(lián)系對話和交流觀點。甚至作業(yè)的形式也能以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完成,如先把學生答完的試卷發(fā)回給他們看,讓學生把能改正地方改好,不會改的地方叫同桌或者小組的成員幫忙。這種學習方式,不僅使學生容易掌握知識,還能使學生因為幫助了別人而產生自豪感。如果小組內發(fā)現有不會修改的地方,再請教師幫忙。這樣的教學方式,勝過傳統(tǒng)的“滿堂灌”教學方式,有利于學生個性的自由發(fā)展。
(責編 黎雪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