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淑新
《新課標》將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作為一項重要目標提出,而學生的有效預習則是落實這一目標的一個不可忽視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它對學生學會掌握新知識,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預習是整個語文學習過程的有機組成部分,作為“少教多學”課堂學習過程的環(huán)節(jié)之首,具有特殊的意義和作用。充分的預習能幫助學生在學習中加強自我計劃,從而掌握學習的主動權,減少課堂學習的難度,提高課堂學習的效率。
到了小學中高年級,大部分同學基本具備了一定的自學能力。所以,預習就成了學生學習語文的重要學習方式。教給學生預習的方法,重視學生預習之后的檢查與指導,顯得尤為重要。
一、教給學生預習的方法
(一)默讀全文,整體感知
通讀課文時,主要解決三個問題:一是了解課文的大概意思,如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告訴我們哪些知識,抒發(fā)了怎樣的感情等等。目的在于對全文獲得一個完整的、初步的印象。二是準確地找出全部生字,劃出不理解的詞語,三是帶著課后問題通讀全文。
(二)讀準字音,理解詞義
參照拼音,讀準生字新詞,多讀幾遍,對于讀不準或不認識的字、不明白字意的字,要查閱字典解決,養(yǎng)成勤動手查字典的習慣。一篇文章里,必定或多或少有自己不認識的字,不會解釋的詞,不好理解的語句。那么在閱讀課文的時候,就要眼、手、腦并用,將預習時遇到的這些問題用筆畫出來,然后逐一解決。
(三)朗讀感悟,理清文路
生字認識了,就可以放聲誦讀了?!把圻^三遍。不如用嘴讀一遍”,大聲誦讀,,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和記憶都很有好處。預習的朗讀一般可讀三遍,第一遍重在鞏固生字的讀音,要把課文讀通讀順;第二遍注意文章內容以及思想意義;第三遍要注意文章結構,寫作方法。
(四)認真批注,積累運用
1、學習語文主要是品讀。品讀在預習中是最不容忽視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品讀含義深刻的,優(yōu)美的句子或段落,從中思考作者寫這篇文章贊揚了什么,批評了什么?向我們揭示了什么道理。古人云:不動筆墨不讀書。把自己欣賞的字、詞、句,哪怕是一個標點的使用好處,都可以用簡潔的文字批注在書的空白處。
2、體會整篇文章的寫作方法及特點。課文是按什么順序寫的?課文是從哪幾方面來寫的?運用了哪些修辭手法或說明方法把內容寫具體的?這樣不僅有助于對課文的理解,而且還可以學習到作者的寫作方法,長此以往,學生的閱讀和寫作水平也會逐步提高。
(五)主動質疑,學會思考
古人云:“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彼^學問就是學與問的融合,學而不問就難以長進。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勤于思考,要鼓勵學生大膽質疑??梢詮囊韵聨追矫嬉龑W生質疑:(1)從課題入手質疑。課題常常是文章的“眼睛”,引導學生對文章的題目進行質疑問難。(2)從某些關鍵詞句入手。在教學中,抓住一些關鍵詞句進行質疑問難,能成為理解課文內容的突破口,幫助學生準確地感知課文描述的情景。(3)在矛盾處質疑。創(chuàng)設認知沖突的情景,讓學生主動提問,這樣的質疑能夠使學生更加深刻地領會課文的思想感情。(4)根據自己的認知水平,想提什么,就提什么,這能拓展學生思維,培養(yǎng)學生主動探究的精神。
(六)搜集資料,拓展學習
查閱與本課相關的一些人物的資料信息,或是故事的背景資料。引導學生可以從有關書籍、詞典中找查資料;可以從網上搜集資料;也可以尋求老師、家長、同伴的幫助,從生活中去尋找資料,查找資料的過程,既是解決問題的過程也是探究學習的過程。
二、檢查反饋,激發(fā)學生預習的熱情
堅持不懈地預習對學生來說是件“苦差事”,很多學生預習時較難做到自覺,更難做到堅持。因此,對預習的完成情況要做好監(jiān)督檢查工作。
1、個別了解。教師利用課余時間檢查預習本,了解學生的預習情況。同時,從側面打聽一下其他同學的預習情況,并順便給其鼓勵、糾正。這種方法對于學生個人習慣的養(yǎng)成具有積極意義。
2、課堂檢查。每次上課,教師都可以設置“預習搶答”環(huán)節(jié)進一步檢查學生的預習情況。通過這樣的檢查,一方面可以提高學生下次預習的積極性與自主性;另一方面則有利于教師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3、學生檢查。學生可以自行檢查,即學生個體對自己的預習行為進行及時反省。在預習完某課之后,要求寫下自評的等級及日期。同時,也可以讓組長檢查,讓各組組長認真記載檢查的情況。把檢查結果呈現(xiàn)在班級的評比欄中,各小組之間進行奪星評比,從而提高學生預習的積極性。
4、家長協(xié)助。首先告知家長課前預習的重要性以及預習的方法,然后建議家長多關注孩子的預習過程,如:請家長認真傾聽孩子朗讀課文,了解朗讀效果,及時表揚孩子的細微進步;孩子預習中遇到難題,家長主動進行指導或幫助孩子想辦法……希望通過家校的共同努力,提高學生自主預習的質量。
“良好的開始就是成功的一半”。做好課前預習不僅能提高聽課效果,而且能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預習中不僅要動口、動腦,還要動手。在這一過程中,預習者的自學能力得到了提高。同時也就大大提高了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和效果,減輕教學的負擔,更為“少教多學”的課堂學習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作者單位:新巴爾虎左旗阿木古郎第二小學 內蒙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