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世臣
摘 要:情境導入是地理課堂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好的導入是教學成功的第一步,為地理教學創(chuàng)造了一個良好的開端。本文根據(jù)新課標的理念,就如何選擇情景展開分析。根據(jù)情境的來源不同本文主要講述了借助影像資料導入,借助地理小實驗導入,借助故事導入;借助實事導入等。
關鍵詞:情境導入 激發(fā)興趣 選擇情境 生活地理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2(c)-0101-01
好的導入,能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啟迪學習思維,活躍課堂氣氛,為新課教學起到較好的鋪墊作用。相反,如果導入平淡,一開始就會令學生覺得這節(jié)課沒意思,學生的精力就會分散,注意力也不集中,反過來又影響教師本身講課的情緒。因此,導入的成功與否,關鍵是看能否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積極參與教學活動的熱情。
1 情境導入的方法
教師應該善于運用多種導入手段,使學生能主動參與教學過程。本文根據(jù)新課程教學理念,結合日常教學經(jīng)歷,總結以下導入方法。
1.1 借助影像資料導入
一些與地理相關的電影、視頻等,可用來情境設計。這樣導入新課,既新穎,又豐富多彩的在學生面前展示了與本節(jié)課相關的生活情境。例如,《人與自然》這個大型記錄節(jié)目,其中有一期就是以熱帶草原氣候為背景的,在講述這種氣候類型之前,老師可以讓學生先欣賞這期節(jié)目,然后引導學生按照記錄片段中的畫面講述這個氣候類型的特點,學習效果事半功倍。這樣的情境搜集,需要老師觀看不同的節(jié)目及影視作品之余注重積累,特別是一些以災難、大自然題材的電影、節(jié)目,其中蘊含了豐富的地理教學素材。
1.2 借助地理實驗的演示導入
地理課中的實驗是豐富多彩的,例如,在學《地球自轉意義》這節(jié)內(nèi)容時,就可以利用地球儀和膠水實驗演示地球偏向力的作用。這類情境的創(chuàng)設不容易尋找素材,因為地理課中的實驗是有限的,并且此種導入方法耗時過多,一般需要課下完成大部分觀察和記錄工作,可以作為學生的預習作業(yè),并且要根據(jù)教學進度提前安排。
1.3 借助故事導入
很多真實的故事往往與地理知識相聯(lián)系,聽故事之余,也自然開啟了一節(jié)課的序幕。比如學習災害的內(nèi)容時,就可以利用2004年英國小女孩根據(jù)地理課上學習的海嘯知識在印度洋海嘯中救了上百人性命的故事作為導入。不僅能讓學生從中學習到海嘯災害發(fā)生前的預兆都有哪些,也能讓學生體會到學習地理知識的重要性,達到一節(jié)課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的要求。很多故事特別是歷史故事,都透露著地理背景,需要教師在平時閱讀中注重搜集和積累,從中提煉出地理知識。
1.4 借助時事導入
地理課的突出特點就是與周圍環(huán)境聯(lián)系緊密,可以處處學以致用。人們都是關心發(fā)生在生活中的事情,因此利用時事導入,既可以吸引學生的關注度,又可以使其發(fā)生一種學以致用的成就感,增加對地理課的熱愛之情。比如,學習《西亞及北非》這部分內(nèi)容時,就可以利用西亞北非各國政治情況,透視其背后的原因,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由此也使學生學會從地理角度分析一國與周邊國家關系的方法。這類型情境的搜索,需要教師在關注新聞的同時,及時整理與地理知識相關的時事素材。
1.5 借助地圖和圖片導入
地圖是地理課學習中最重要的工具,而借助地圖及相關景觀圖片進行導入,也是一種直接且簡潔的方法。比如認識北美洲時,就可以先給出北美洲地形如何不同地區(qū)景觀圖,讓學生從中體會北美洲地形、氣候特點,展開一節(jié)課的探索。信息詳實、內(nèi)容豐富、圖像清晰的地圖,需要教師在日常備課教學中進行匯總和整合。
1.6 借助與其他學科相互滲透的知識導入
各學科相互滲透,往往一門學科的知識可以作為其他學科的背景知識,用來輔助其他學科的學習。這種學科間的滲透,也無形中引導學生要全面發(fā)展。比如,有篇英語課文是描寫廈門鼓浪嶼的,而地理課中講旅游景觀的欣賞時就可以用此作為導入。再比如化學課中講過溫室氣體的成分,而地理課中學到的氣候變暖時也可以用此作為導入。與地理課互相滲透最多的學科就是歷史,其次語文中的詩詞、化學中的物質成分、物理中的天體運動萬有引力等都可作為地理課情境導入的素材。通過與各學科教師的交流,可以便捷的搜集到該種類型的情境素材,而且適當關注其他學科的內(nèi)容,對于本學科的教學也有相當?shù)暮锰帯?/p>
2 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2.1 課堂導入,要注意時間不宜過長,3~5分鐘為宜
若導入時間延長過多,就會使導入顯得冗長,從而影響整節(jié)課的進程。畢竟,各種課堂導入方式的目的只是想方設法讓學生快速集中注意力,激起他們強烈的求知興趣,同時創(chuàng)造愉快的學習氛圍,使他們“愿意學、樂于學”。
2.2 “導”無定法,切忌生搬硬套
對于不同的教材和教學內(nèi)容,應采用不同的課堂導入方式;即使同一教材、同一教學內(nèi)容,課堂導入對不同的班級也要有不同的導入設計,使用不同的導入方法。這需要我們根據(jù)所教班級的具體特點,進行具體分析而定。如較沉穩(wěn)班級和較活躍班級的導入設計應有所不同。對于同一個班級來講,課堂導入的方法也要經(jīng)常變換,這樣才有利于保持學生的新鮮感。
2.3 導入是整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中的一個組成部分
導入、呈現(xiàn)、理解、鞏固和結尾五者是一個整體,缺一不可。如果只重視課堂導入,而忽視其它環(huán)節(jié),那么,再精彩的課堂導入也不能達到預想的結果。所以一堂課開始就要引起學生的興趣,集中學生的注意力。一旦學生學習的自覺性被調動起來,就要抓住這個“黃金時刻”,形成教學高潮,完成教學任務。
教學有法,但教無定法。課文導入的方式可謂變化無窮,這里所說的幾種導入方法只不過是一點粗淺體會。針對不同的教學內(nèi)容應設計不同的導入方法,其目的就是激發(fā)學生學習道理的興趣,使學生覺得地理好學、易學。因此,就要我們從教學實際出發(fā),結合不同的課文內(nèi)容,因材施導,因材而入,采用不同的導入方式,就一定會使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課堂學習中來,做到有理、有序和有效,課堂教學也定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參考文獻
[1] 中學地理教學參考,2012(Z1).
[2] 劉蕙.解讀地理教學的生活化[J].地理教育,2010(4):6-7.
[3] 雨雪紛飛.有效導入的重要性[EB/OL].中小學教育資源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