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玉玲
摘 要:隨著社會的進步和時代的發(fā)展,良好的閱讀能力和溝通表達能力是現(xiàn)代社會人才必備的素質(zhì)之一。閱讀能力是邏輯理解能力的體現(xiàn),而表達能力是人們進行交流的前提,因此,進行自然恰當?shù)膬A聽和表達是與人溝通最基本的要素。本文將針對當前我國小學語文課堂的教學,探討在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能力和表達能力,旨在促進學生綜合素質(zhì)的提高,為將來的進一步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小學語文 閱讀能力 表達能力 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2(c)-0089-01
隨著市場經(jīng)濟的發(fā)展,現(xiàn)代社會的競爭無處不在,且有愈演愈烈的趨勢,而擁有良好的閱讀能力和表達能力是一個人在激烈的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的關鍵因素。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當不斷改進和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對學生表達能力進行重點培養(yǎng),從而促進學生綜合素質(zhì)的提高。
1 目前我國小學語文閱讀訓練現(xiàn)狀
對于學生的閱讀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目前我國小學語文教學對學生閱讀能力和表達能力的訓練是不容樂觀的,很多教師和學生的家長忽視了對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他們一致認為只要學生從小就掌握了語言的表達能力,就不必再對其進行相應的培養(yǎng),除此之外,由于應試制度的影響,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往往針對考試要點,即考試考什么就講什么,對于閱讀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這樣所謂不重要的因素,教師是很少注意的,這實際上是一個誤區(qū),在小學語文教育中,對學生語文能力的培養(yǎng)應從聽說讀寫四方面進行,只有學生這幾方面的能力有所提高,學生才能在真正意義上提高自身的語文水平,學生對口頭語言的理解要靠聽來完成,對書面語言的理解要通過讀來完成,合理的運用口頭語言,要通過說的方式來對語言進行運用,除此之外,應用口頭語言還應具備一定“說”的能力,這就是我們所說的語言表達能力,可想而知,語言表達能力在小學語言教學中占有的地位是何等的重要,因此,我國目前小學語文教學中對于學生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是需要加強的,摒棄應試教育的束縛,真正培養(yǎng)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高素質(zhì)人才。
2 小學階段語文閱讀能力和表達能力培養(yǎng)策略
2.1 精心設計課前導語,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一篇好的文章,就如遇到了一頓美餐,讓你垂涎三尺;同樣的道理,一段好的導語,能引起學生閱讀的極大興趣。小學生對什么事物都懷有一種好奇心,有一種不達目的,誓不休的求知欲望,我就抓住他們的這種心理,精心設計閱讀課文的導語,積極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如:我在教學“懷念母親”這篇課文是,我引導學生說:“你們都有自己的母親,母親對我們大家來說是再熟悉不過的了,可是你們想知道季羨林的母親是誰嗎?他和她的母親關系怎么樣?和我們的母子關系一樣嗎”同學們個個精神抖擻地回答:“想”。于是我就說:“好,今天我們就學習《懷念母親》這篇課文,課文詳細地介紹了季羨林對母親的懷念,請你們用自己的能力去閱讀課文,并尋求答案好嗎?”話音剛落,學生就情緒高昂地朗讀起課文來。
2.2 循序漸進,由淺入深
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很重要,它是學生學習知識的內(nèi)在動力和關鍵所在。合理的提出閱讀要求,引導學生閱讀課文,要適合學生的年齡特征和知識水平,過深會挫傷孩子們的學習積極性,過淺容易導致孩子浮躁,因此,我在教學中遵循“循序漸進”的教育方針,一年級時上閱讀課文只要求孩子借助拼音讀懂一句話,能用自己的話大體說出一句話的意思,我便予以表揚、鼓勵。二年級時,我便要求學生不僅能讀懂、讀通一句話,而且要準確地理斷句,有一定的感情,且能用自己的話較準確地理解一句話的含義。三年級時我便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學生把各句聯(lián)系起來讀懂一段話,甚至一篇文章。能夠理解句與句之間的聯(lián)系。能從句與句之中體會作者的感情。正是這樣一步一個臺階,不同時期提出不同的要求,久而久之,學生都能做到逐句逐段讀懂,以致理解全篇內(nèi)容。
2.3 精講多讀,讀出情感
在教學活動中,學生最反對的是教師無休止的教授、講授再講授,就象一個媽媽,反復嘮叨孩子,孩子必起逆反心理,一般達不到預期效果。因此,我在講課文時,盡量做到精講多讀,在整堂教學活動中,我只當配角,不當主角,只當導演,不當演員,只傳授孩子理解課文之方法,不包辦代替孩子的主觀意識。講讀課文我只引導孩子們理解難懂的重點句、重點段。通俗易懂的句段,則充分讓孩子們反復讀,反復念,讓其讀出情感,念出含義。閱讀課文我則全權放手,讓學生自瀆,自疑,自己解決問題,遇到較難的先讓他們互議,我再做適當點撥。這樣以來,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了充分發(fā)揮,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得到了提高,知識水平和能力也得到了相應的升華,教學任務完成得輕松愉快。
2.4 調(diào)整課程設置,針對性教學
小學階段是學生的生理和心理都趨向成熟的階段,這一階段也是學生創(chuàng)造性和積極性最易培養(yǎng)的時期,如果能在這一階段對學生進行適當?shù)囊龑c培養(yǎng),必將為學生將來的發(fā)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教師在進行授課時,要注重語言表達能力這方面的教育,增加實際訓練機會,給學生一個自由發(fā)揮的空間,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學生在教育中不僅僅是被動的,學生才是教育的主體,要求教師深刻的意識到這一點,重視學生主體作用,在課堂上不能一味地講解,要增加與學生的互動,讓學生參與到教學中來,讓學習成為其興趣所在,提高其自主學習的能力。
2.5 加強學生思維訓練
表達能力是學生運用思維能力進行組織語言的過程。因此,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是非常重要的。良好語言表達能力不僅要有深厚的文化知識底蘊,還必須具備縝密的思維能力和邏輯能力。小學語文課堂作為一門培養(yǎng)學生表達能力的基礎課程,教師在授課時就應該注重其思維能力和邏輯能力的培養(yǎng)。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通過寫作和即興演講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關鍵是要給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能夠自由表達的空間和環(huán)境,給學生更多的機會進行思維活動,這樣學生的思維才不會受到限制,能夠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潛能。教師通過教學手段的改變,可以在實踐中觀察到學生的不足與缺陷,然后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一方面可以節(jié)約教師的時間;另一方面也使學生得到了有針對性的培養(yǎng),是一項一舉數(shù)得舉措。
3 結(jié)語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和我國教育制度的改革,目前社會需要的是既有專業(yè)技術又有良好表達能力的復合型人才,因此,良好閱讀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是至關重要的。雖然目前我國小學語文課堂還存在一些問題,但相信,在國家教育制度改革的大潮下,在我黨的正確領導下,一定會廢舊立新,最終建立一個科學合理的小學語文教學課堂,為我國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輸送更高素質(zhì)的人才。
參考文獻
[1] 張傳宗.談當前小學語文教學存在的問題和改革意見[J].課程·教材,教法,2008(8):58.
[2] 葉瑞豐.新課程背景下小學語文有效課堂交流探析[J].現(xiàn)代教育科學(普教研究),2008(12):167.
[3] 陳黎明.“言語”視角中的小學語文教學[J].山東師大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9(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