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鈞
【摘 要】英語作為一種語言,必須融于一定的情境之中。根據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點以及發(fā)展需求,中學階段英語課程的目的是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培養(yǎng)他們英語學習的積極態(tài)度,使他們建立初步的學習英語的自信心。同時,學習英語的最終目的就是為了交際。因此,表演在英語課堂教學中的作用也是極為重要的。隨著英語課堂的改革,我們在英語表演方面提出了以下要求:能夠根據表演猜意思、說詞語;能做角色表演;能表演英文歌曲及簡單的童話劇等。
【關鍵詞】英語;課堂教學;表演能力
課堂表演就是要創(chuàng)造一定的語言環(huán)境,給孩子一份自由發(fā)展、自由發(fā)揮的天地。烏申斯基曾經說過:“兒童是用形象、聲音、色彩和感覺思維的?!倍硌菡羌蜗蟆⒙曇?、色彩和感覺于一體,它擺脫了死記硬背的舊模式。我在教學中,經常請幾人一組運用所學的知識表演,成效較大。目前,英語課程改革,強調課程從學生的學習興趣、生活經驗和認知水平出發(fā),倡導體驗、實踐、參與、合作與交流的方式和任務型的教學途徑,發(fā)展學生綜合運用能力,使語言學習的過程成為學生形成積極的情感態(tài)度、主動思維和大膽實踐,提高跨文化意識和形成自主學習能力的過程。
英語教學中的表演是指教師通過對教材、大綱及學生基礎的認識和了解,把教學內容中的某一情景、人物及人物的浯言、行為等,通過自身的行為示范真實而自然地展現給學生的一種教學行為方式。作為一名英語教師,我深深體會到英語表演對英語學習的重要性,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我結合教材運用簡易、自然,有童趣的表演進行課堂教學,形成“一臺戲”的課堂教學特色,有效地培養(yǎng)了學生學習興趣和大膽開口說英語。
根據新教材的知識結構安排,結合英語的學生特點,教師要對教學內容中的某一情景進行表演,教師表演的成功與否會直接影響學生對語言結構和語言功能的理解,特別是在小學和初中英語教學中,情景表演顯得尤為重要。因此,教師必須具備表演能力。
那么,在英語課堂教學中,如何提高英語表演能力是目前英語教師亟待解決的問題。
首先,打破傳統(tǒng)的教學框架,克服教師的心理障礙,增強表演意識。
新教材的改革為中學英語教學帶來了生機與活力,然而,新教材老教法的現象還仍然阻礙課堂教學的進一步發(fā)展。教材的改革必然帶來教學方法的改革,新教材要求教師應具備聽、說、讀、寫、演、唱、畫等七項技能,教師必須打破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克服各種心理障礙,增強改革意識,才能適應現代英語教學的需要。
其次,創(chuàng)設情景,明確職責,提高運用語言的能力。
創(chuàng)設英語教學情景也是新教材對教師能力的要求,為培養(yǎng)學生運用英語的能力和情景反應能力等,教師采取各種教學手段創(chuàng)造情景,在情景中教師擔任組織者、指揮者、記分員等職責。讓學生在英語環(huán)境中得到鍛煉,并能充分地表現自己,激發(fā)他們的興趣,增強學生自信心,培養(yǎng)他們的語言交際能力。
教師的表演可以采取以下三個步驟:
一是準備。教師課前的準備很重要,由于教師用書中對教學過程的安排和教學方法的使用做了較詳細的說明,因此,教師首先必須仔細閱讀教師用書對每課的具體要求。首先是知識準備。這一環(huán)節(jié)很關鍵。由于我國學生很少有英語的語言環(huán)境,所以學生對教材中的某些情景的理解往往是憑主觀想象,對情景的想象導致對語言的想象。所以教師頭腦中的英語始終受漢語的影響,教師需要對教材中的情景充分理解,表演起來才能真實自然。
二是表演反饋。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教師應時刻注意學生的反饋,教師在表演過程中要盡量選擇學生不用過多思考就能夠感知并理解的人物和語言。由淺入深地幫助學生理解教學內容。
三是組織操煉。通過教師成功的表演后,學生理解了情景中的人物形象,掌握了人物的語言,學生能進行模仿表演。教師要抓住時機,由表演者變成組織、指揮者。要給學生充分的時間進行操練,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教師要特別注意,機械操練一段時間后一定要打破這種形式進行自由會話。具體做法可靈活多樣,讓學生在所給情境中自由會話。具體做法可靈活多樣,讓學生在所給情境中自由會話,或者讓學生自己設置情境,“Make dialogue”,然后教師任意給出一個話題,學生進行“free talk”。學生能達到語言準確熟練、反應迅速,教師的整個表演過程才算完成。
英語教師只要能從以上幾個方面認真加以總結,反復訓練,我想,英語課堂教學的表演能力一定會較快得以提高。
怎樣實施學生表演:
課文劇表演不同于一般的對話表演。對話表演時,學生按給定的內容進行表演,或進行簡單的角色替換、場景替換,對檢查學生掌握的常用句式有一定的作用。課文劇表演則是以課文內容為素材,以表演為形式展開的綜合運用語言的實踐訓練,是一種任務型的研究性學習。
初中生對課文劇表演普遍有一定的興趣,因此,恰當地引入這一學習模式能帶動英語課堂教學。筆者根據學生英語知識和聽、說、讀、寫技能的實際基礎,結合學段教學要求,從以下方面精心挑選課文劇的話題。
1.選擇貼近學生生活、易于激發(fā)興趣的內容。發(fā)生在學生身邊、學生有生活體驗的內容,是學生最感興趣的,如看病、購物、旅游等。
2.選擇典型交際用語、便于創(chuàng)設情境的內容。如在學習Lesson 10 A Film Fan后,學生表演了Seeing a Film一劇。劇中學生運用了多種交際用語,如打電話、請求允許和應答、建議、祝愿、禁止等。課文劇表演一般在教室里進行,我們通過簡單的布置,就可將教室變成辦公室、圖書館、電影院、餐館、診所等等。
3.選擇故事情節(jié)曲折、便于展開想象的內容。有的課文內容雖離學生生活較遠,但有較豐富的情節(jié),有利于學生自由發(fā)揮。如Book IV Lesson 12 The First Postage Stamp in the World的課文,介紹郵票的由來,講述的是發(fā)生在160多年前英國鄉(xiāng)村的故事。但學生根據故事提供的情節(jié),展開合理的想象,成功地表演了課文劇。
實踐證明,英語教學中的表演,確實能吸引學生們的興趣,有利于創(chuàng)造語言情景的好的教學方法,從而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也是提高英語水平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參考文獻】
[1]章兼中.外語教育學[M].浙江教育出版社.
[2]吳道存.怎樣教好英語[M].人民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