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初三中考數學復習不單只是為了升學考,更重要的是在這個過程中讓學生形成數學知識的框架結構,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解題能力,為今后對數學更進一步的學習打下扎實基礎。本文通過多年的教學總結,闡述了一些對初三數學總復習的建議,希望能對廣大教師和考生有所幫助。
【關鍵詞】初三數學;復習原則;科學計劃;總結體會
初三數學復習的內容面廣量大,涉及很多知識點,是一項繁瑣而又系統(tǒng)的工程。如何在最短的時間內,保證學生抓穩(wěn)基礎題,提高解題技巧和能力,需要教師科學地規(guī)劃復習進程,使每一輪復習都達到理想的效果。下面本人就自己多年來任教初三數學的教學經驗,談談關于初三數學復習的一些感想。
1 初三數學復習總體原則
中考的考場如同戰(zhàn)場,《孫子兵法》中提到“知己知彼,百戰(zhàn)不殆”,而科學的復習計劃的制定也要遵從這八個大字。
1.1 “知己”——綜合分析學生的學情
所謂“知己”也就是要分清學生的層次和能力,弄清楚了學生的知識漏洞在哪里、能力缺陷在哪里,方能對癥下藥。教師要對自己的教學從心理狀況、思想動態(tài)、能力水平等都有全方位的了解,只有“吃透”學生,才能因材施教,針對學生的個體差異選擇適宜的復習方法和訓練體系。
首先,針對年級中學習薄弱生。他們基礎差、學習缺乏興趣、理解能力不夠,尤其對其中一些問題嚴重的學生采取“日日清”的方法,設立“一對一”的導學帶教學生,實行講解與面批相結合,做到當天的錯誤及時解疑。對這些學生采用較低難度的作業(yè)要求,讓他們逐步感受到在數學上成功的喜悅,追求更高層次的目標,從而消滅極差率,提高及格率。
其次,針對學習能力中等的學生。嚴格把握他們的練習、作業(yè)、考卷,不搞偏、難、怪的題目,在確?;A題正確率的同時加強對中難度題的訓練。對大部分中等生在學習中所存在的問題采用“周周清”、“月月清”的方法,提高整體平均成績。
最后,針對學習基礎較好的學生。利用課外或是每天的提高題,適當加大題目難度,并充分利用區(qū)教研室網上資源,整理收集部分中考壓軸題,布置回家作業(yè),堅持每日一題,拓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解題技能。拓展尖子生的解題思路,有效調動他們的思維積極性,才能更好地帶動課堂的學習氣氛,有效提高復習的整體效率,從而提高優(yōu)良率和優(yōu)秀率。
1.2 “知彼”——吃透教材,把握命題導向
首先,教師要明確教材中知識點的縱向與橫向的聯(lián)系,把握好重點與難點,特別要重視教材中對于學生數學思維發(fā)展的培養(yǎng)有明確目標的知識內容。
其次,認真研究考試標準和范圍,把握好復習方向,設計科學的復習策略。近年來,上海市數學中考的命題特點大致如下:
(1)主旋律——基礎技能。上海中考數學試題中約有60%至80%的基礎題,這些題目大多分布于填空題的前十道,選擇題的前五道,簡答題的前兩道,綜合題的第一小題。這些題目的原型都來源于課本,或是對課本原題的加工、變形,用來考察學生對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抓好學生對于基礎題的得分率是復習初級階段的主要任務,切實保證每一位學生在基礎題上不失分。
(2)伴奏曲——思維方式。二期課改以后,數學卷更注重學生的解題思路和答題過程,所以,教師更要處理好新舊教材的區(qū)別,這也是學生的失分點。比如,新教材比老教材更強調隱含條件的運用;在函數問題中,新教材更注重生活熱點轉化而成的數學題;新增的向量內容也應當與物理學科相聯(lián)系;在不等式這一章節(jié)中強調數形結合的思想等等,教師要理清數學卷中傳遞的信息,切不可盲目求新求異,從新舊教材的差異中訓練學生的數學思維方式,把握好復習的側重點。
(3)升華調——綜合應用。每一年,數學卷填空題的最后兩道、綜合題的最后一問,都側重學生綜合能力的考察,包括學生的建模能力、思維能力、聯(lián)想能力、動手操作能力、探究能力等,而這也是學生與學生之間拉開差距的標志。對于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可以貫穿于每一輪復習過程中,同時也要注意提醒學生考試時間有限,切不可在一個知識點上過于糾結。
2 科學制定復習計劃,切實提高復習效率
在確定了復習原則的基礎上,還應當制定科學的復習計劃。復習以教學大綱為主要依據,以教材為基本素材,以命題趨勢為突出重點,注重學生思維能力的訓練,提高學生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具體計劃如下:
第一輪復習:回歸課本,狠抓雙基,梳理知識,夯實雙基
這一輪復習以狠抓雙基為先,結合課本,使學生對初中數學知識有一個完整的認識。復習時間可從每年的2月中旬至4月中旬,也就是第一次模擬考試之前。二期課改強調學生對知識的遷移和總結歸納,因此要求學生領會每個章節(jié)知識點的概念、定理、公式等,從知識點中提煉出解決數學問題的方法,并結合基礎練習題加以訓練,減少知識的遺忘。復習的練習題可以分梯度進行,其中基礎題和中等難度習題要求大部分學生都能掌握,而發(fā)散性思維題,可由班中學有余力的同學解答。
第二輪復習:鎖定中考題型,強調數學應用,達到靈活應變。
這一輪復習堅持以中考模擬練習為主,打破章節(jié)界限,形成大單元、小綜合、專題式復習。復習時間從4月中旬至5月中旬,也就是第一次模擬考試之后到第二次模擬考試之前。第二輪的復習時間較短,不可能再像第一輪復習那樣面面俱到,主要是以中考題型為方向,精選各個區(qū)一模試題,從中考的熱點問題切入,確保學生領會中考命題特點。比如近年來中考的綜合題都呈現(xiàn)出一題多問,每小題之間相互聯(lián)系、層層遞進的特點,教師便可以此入手,讓學生抓住問題關鍵進行分析解答。再比如上海數學中考卷歷來重視數學思想,教師應當總結歸納好數形結合思想、分類討論思想、方程思想等,力求學生在多變的題型中妥善運用各類方法解題。
第三輪復習:建立自信,備戰(zhàn)中考。
這一輪復習是知識能力深化鞏固的階段,主要以各個區(qū)的二模試卷和近五年的上海市中考試卷為主,復習時間從5月中旬至6月中旬,也就是二模考試之后到中考之前。教師應當及時批改學生作業(yè),重點講評,并使每位學生做到總結反思,在試卷練習的過程中規(guī)范學生解題過程中的不良習慣,了解中考的評分標準,進行知識點的查漏補缺。在中考前一周的階段,學生往往審題緩慢,教師只需進行適量練習既可,為學生建立備考自信心。
3 幾點復習教學感想
3.1研究考題,注重實效
(1)從近十年來的上海中考數學卷中不難發(fā)現(xiàn),中低檔題目占很大一部分。因此要發(fā)揮備課組成員的創(chuàng)造性,根據不同學生情況討論下一步的復習方案,針對學生中普遍存在的問題,有針對地進行專題式訓練。
(2)每次測驗后,根據卷面答題情況,總結學生易錯、易忽視的知識點,交流學生中的答題“亮點”??勺寣W生自備一本錯題本,按時收集后批改,反復操練大部分學生的易錯題。
(3)備課組教師應精心研究歷年中考試題的類型、難度、考點,針對學生的弱點、漏洞,出好每一份單元練習卷和模擬卷,反復訓練,直至掌握為止,使每次練習做到最有效。
3.2 聚焦課堂,精講精練
(1)加強每節(jié)復習課的知識點梳理,緊扣中考綱要和中考方向,對每一知識點進行系統(tǒng)的梳理、串聯(lián)。精心挑選、編制例題、習題、作業(yè),進行強化訓練以落實每一個知識點。
(2)教學中注意改進教法,把握通性教法,同時又要注重“教”為“學”服務的教學思想。讓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努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提高學生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
(3)試卷的講評要詳略得當,做到共性問題集體講評、個性問題個別講評相結合,防止單純就題論題。對于出現(xiàn)的錯誤要聯(lián)系其延伸知識,并推廣題型,形成以該知識為中心的知識體系。
3.3 發(fā)展思維,培養(yǎng)能力
學生在解題時所運用的數學思想和數學方法是中考戰(zhàn)場上致勝的關鍵,但是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訓練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師應當在三輪復習過程中始終貫穿數學思維和方法的滲透,注重在知識點和練習題中滲透思維方式的訓練。
以上是本人對近年來的初三數學復習的一些看法。在初三數學復習中,吃透教材和考綱是根本;注重數學思維培養(yǎng)是核心;精選試題、有效講評是核心;強化訓練,發(fā)展能力是最終目的。我們要合理安排好有限的復習時間,提升教學實效,力求使學生在未來的挑戰(zhàn)中獲得成功。
作者簡介:
何林妹,(1968.4~ )女,中教一級,研究方向為初中數學教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