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舜霞
作為一名從教多年的語文教師,筆者在這些年的教學磨礪中,漸漸地發(fā)現(xiàn),語文教學很重要的一點是讓學生在語文學習的過程中獲得成就感。
語文學習有些學生很有興趣,他們都是些在語文學科有些成績的學生。比如說基礎(chǔ)知識扎實,或?qū)懽髂芰姡蛴醒葜v才能。他們學語文有成就感,所以更有興趣。而另一些學生,因為基礎(chǔ)不好或其他原因,屢遭挫敗,所以就更沒有興趣。所以,從獲得成就感人手學語文,也是一個可行的辦法。那如何讓學生有成就感呢?
高一的學生,剛從中考的大軍中沖出來,個個都很有成就感,這時他們學習語文的興趣還是比較高的。而高一又是很重要的打基礎(chǔ)的階段,所以這時重要的是讓他們保持這種學習的沖勁,并且培養(yǎng)良好的語文學習的習慣。高一學習相對輕松一些,這一階段可以多搞一些活動,如課本劇情表演、朗誦比賽、演講比賽等。形式不拘一格,重在培養(yǎng)學生語文學習的興趣和語文學習的良好習慣。讓學生實現(xiàn)從初中的依賴教師到高中的自主學習的狀態(tài)轉(zhuǎn)變。像會用工具書善用工具書就是一個很好的自主學習的表現(xiàn)。
高二是一個轉(zhuǎn)型期,有些積極主動學習的學生漸漸地越學越順,成就感也越來越強,形成良性循環(huán)。而一些沒有一直保持自主學習狀態(tài)的學生在一次次的失敗打擊之后,成就感相對降低,學習的興趣也隨之下降,漸漸形成惡性循環(huán)。這一時期對這些成就感很低的學生來說是一個很困難的階段——不甘失敗但又無力從不良的習慣中掙脫出來。這時更要注重讓他們有成就感,同時也要讓他們看到他們與其他同學之間的差距和差距產(chǎn)生的原因。只有這樣才能真正讓他們產(chǎn)生可以信賴的成就感。這一階段的工作比較難做。但即使這樣,也要讓這部分學生不失去信心,才有繼續(xù)下去的可能。這一期間可以做一些特殊的工作,專門針對這部分學生。例如,我經(jīng)常讓學生上臺聽寫,內(nèi)容多是一些簡單的基礎(chǔ)知識,必背篇目里的句子。叫學生時要有層次,學得好的學生直接叫,學得不好的學生提前悄悄地告訴他今天要叫他聽寫,這樣下來他的聽寫也會讓他有成就感。同時課下也要讓他繼續(xù)學習好的學習習慣,一點一點提高他的語文學習能力,這樣語文成就感也漸漸增加了。要想真正和學得好的同學相比,那自然也是有一段路要走的,但最終能否趕上或超過那些好的學生,這就要看個人的決心和努力了。這樣的學生其實只要堅持,最終超過比他好的學生的可能性還是很大的。
到了高三,學生成績起伏不會太大。好的學生只要堅持以前好的學習習慣,成績就能保持在一個較好的水平;成績不大好的學生,這時想要大幅度地提高不容易,但也可以提高一些,如從90分提高到100分以上。這一時期,語文成績好的學生隨時可以找到成就感,但高手之間的對決會讓他們不敢松懈。而語文成績不大好的學生就較難找到成就感了,但也要想辦法讓他們對語文有興趣,也就是仍然讓他們在其中找到成就感。這些學生中很多思維比較靈活,可以讓他們多說出他們對一些問題的看法;其他的也可以找到他們的優(yōu)點,專門“培養(yǎng)”。
要讓學生愛上這門學科,讓學生不斷地發(fā)現(xiàn)在這門學科中有所得,教師也要樂在其中,才能感染學生。我的課堂基本上是很活躍的,也是讓我很“頭痛”的。因為我的學生時常會出其不意地提出不同的看法,隨時質(zhì)疑我的講課內(nèi)容,讓我措手不及,“焦頭爛額”。這樣,他們也很有成就感。我經(jīng)常告訴我的學生:“我未必就懂得比他們多多少;我只想讓他們學會學習知識的方法,然后超過我”。學生的智慧是無窮的,學生的潛力是無窮的。只要他們愿意去學,愿意去找方法,他們就會在其中擁有越來越多的成就感。
(作者單位:江西于都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