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萍
摘 要:器樂演奏對激發(fā)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提高音樂的理解、表達和創(chuàng)造能力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梢姡鳂方虒W是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途徑。二胡是我國隨處可見,用得最多的優(yōu)秀民族樂器之一。近年來,二胡普及教育蓬勃發(fā)展,越來越多的家長開始注重兒童對二胡的學習。二胡教師深知:少年兒童的二胡教學和成人有著很大差異。如何針對少年兒童的特點開展有效的教學呢?首先需要在設計教學之前對少年兒童的心理特點有透徹了解,有適合少年兒童心理特點的教學法,使教學既能充分啟發(fā)兒童的智力,又能使其樂意接受。
關鍵詞:二胡;少年兒童;心理特征;教學方法
一、二胡教學中要注重對少年兒童注意力的培養(yǎng)
注意力是人對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的能力。它是智力的基本要素之一,也是記憶力、觀察力、思維能力、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的準備狀態(tài)。少年兒童注意力持續(xù)時間短,因此,培養(yǎng)學生的注意力,使其保持良好的學習狀態(tài)、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就顯得尤為重要。教師可通過精心設計課堂教學語言、運用賞識的語言來調動學生的注意力,使之參與學習,提高學習興趣。
1.關注課堂教學語言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師的語言在極大程度上決定著學生腦力勞動的效率?!彼洈⒃跒蹩颂m一所學校里發(fā)生的一件趣事:有位校長去聽一位有經驗的教師上課。在課堂上,他的思想完全被教師的講解迷住了,以致教師向學生問道:“誰能回答這個問題”時,這位校長舉起手說:“我!”可見,課堂教學語言是吸引學生注意力的有利工具。因此,教師生動、形象的語言,能牽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的眼睛隨著教師轉動,隨著教師的問題去思考。
2.精心設計教學語言
二胡教學中,教師要通過形象、生動的語言調動學生的注意力。例如,課前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一個卡通人物某某,告訴學生:“這節(jié)課小象‘路路將陪伴大家一起走進‘快樂音樂小屋,它還將為勝利者頒發(fā)獎章?!庇妙愃七@樣的語言創(chuàng)設情景,吸引學生注意力,調動學生的學習欲望。當然,教師還要注重課堂教學語言的語速、語氣的輕重緩急、語調的抑揚頓挫,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教學內容中,使學生關注學習內容。
3.教學中運用賞識語言
“人類本質中最殷切的需要是渴望被賞識?!辟p識是激發(fā)學生的內在動力。賞識學生、尊重學生、相信學生、鼓勵學生,可以幫助學生揚長避短,克服自卑、懦弱心理,樹立自信心。賞識的做法很多,課堂上有的教師常常獎給學生“小紅花”“小五星”,學生由于得到認可,而備受鼓舞。學生在得到老師的賞識后心靈碰出的火花:覺得自己特別幸福。他們越來越喜歡上學,越來越自信,越學越有勁。我校二胡隊某某同學,上課缺乏自控力,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不顧及課堂常規(guī),我針對他能量大,有號召力的特點,安排他當小指揮。由于角色的改變,使他能做到遵守紀律,在集體中發(fā)揮帶頭作用。教師在課堂上還要常運用贊美之辭,多多贊美學生的點滴進步,例如:“某某同學今天節(jié)奏很準,音拉得也很準”;“某某同學今天演奏得很專心”;“某某同學演奏時顯得很鎮(zhèn)靜、大方,很有把握”等等這樣夸贊的語言。久而久之,教師會感覺到小助教越來越多。教師的教學輕松,更顯得得心應手,課堂氣氛融洽。運用如此簡單的做法卻受到意外的效果,何樂而不為呢?因此,賞識和尊重每一個學生,使學生樹立自信的心理,是少兒二胡教學中常運用的方法。
總之,教師要在教學中針對學生的年齡特點,精心設計教學語言,通過有效的教學語言提高學生學習注意力,同時賞識我們的孩子。在此基礎上才有可能提到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
二、二胡教學中要注重對少年兒童興趣的培養(yǎng)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笨涿兰~斯主張,“課堂應是一個快樂的地方?!币虼?,教師在教學中應盡量挖掘教材中知識的趣味性,運用各種教學手段,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由“要我學”到“我要學”轉變。
1.師生相互評價
課堂教學中師生的相互評價也能提高學生學習二胡的興趣。教師可采取這樣的方法:教師上課后并不急于教授課程,而是把各組按照順序寫在黑板上,告訴學生老師會根據(jù)各組認真聽講的程度而添上獎勵的分數(shù)。這樣原本混亂的課堂變得安靜下來,某個管不住自己嘴巴的學生會因隨時插嘴使全組同學降分。當然,老師的分數(shù)也與學生的分數(shù)并列在其中,如果沒人講話,而且達到練習的要求,那么,老師也將獲得一分。這樣大家就在一種互相監(jiān)督互相制約的評價機制下開始學習。這樣做使課堂學習氛圍非常濃厚。
2.創(chuàng)設學習氛圍
擁有了理想的課堂學習環(huán)境后,學生進入學習狀態(tài)。教師要讓學生把二胡拉出整齊的聲音來,首先從就要從觸摸二胡開始。每個學生在二胡上任意拉出一個音,在這個過程中,有學過樂器的學生,就會不滿足這種淺顯的奏法,他們會主動與教師溝通,讓教師允許他們展示自己在音樂方面的功底。教師馬上鼓勵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天賦,并且還要求這樣的學生成為班上的小演奏員,而擁有小演奏員資格的學生將成為老師的助教,協(xié)助教師教其他學生完成學習任務,這樣教師對全班同學的學習水平了如指掌。而且教師通過此方法調動了所有學生的學習熱情,學得好的將會更好,還沒學會的產生了上進心;學得一知半解的已經想當小演奏員了,于是良好的學習氛圍就這樣建立起來了。教學中,教師通過這樣的評價以及頒布小演奏員資格的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目的既簡單又明確,教師省去了在課堂中的大聲喊叫,何樂而不為呢?
3.心理暗示作用
二胡教學的目的,除幫助學生掌握演奏技巧和方法外,還應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質。據(jù)調查,二胡學習障礙生中,有80%是意志品質薄弱,缺乏自覺性、堅韌性、果斷性等造成的。調試學生這種心理的方法是運用積極的心理暗示,鼓勵學生樹立克服困難的決心。教師可以用這樣的語言“比剛才拉的好”“有進步”等。同時用身邊同學做榜樣鼓舞全體學生,發(fā)揮好學生的帶動作用。課堂上經常組織小規(guī)模的比賽活動,激發(fā)學生的進取心。當某個小組演奏時,另一個小組由于認真的聆聽也將被加分,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學習的自覺性。
總之,少年兒童二胡教學中師生的評價、創(chuàng)設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心理暗示作用對培養(yǎng)學生非智力因素方面都能夠起到積極的作用。
三、采取合理有效的教學方法
我們都很清楚,少年兒童的二胡教學不同于成年人的教學,少年兒童注意力時間短且易分散、具有對社會認可的強烈需求、求勝心強。根據(jù)我這幾年的少兒二胡教學,采用了一些適合少年兒童特點的教學法,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1.游戲法
游戲是適合少年兒童特點的一種特有的活動形式。對于他們而言,二胡不過是一種會發(fā)出聲響的“玩具”,要使他們覺得好玩才能引起他們的興趣。游戲法教學就是要在玩的同時達到傳授知識、啟迪智慧的目的。
傳統(tǒng)的二胡教學都是從拉空弦長弓開始,但是,拉空弦長弓,一是比較枯燥乏味;二是長弓實際也是二胡運弓中技術難度較大的弓法,并不容易掌握。針對這兩個問題,我采用了從空弦中弓部位的分弓作為教學起點,并配以游戲來進行。
做游戲一般利用音樂的像聲性和象形性,例如:“15弦”中內弦空弦的“l(fā)”音就像咚咚咚地敲門聲“咚”字,外弦空弦的“5”音很像大聲說話的“說”字,所以給學生們做的游戲,就是《邊敲門來邊說話》實際上就是空弦中弓部分的分弓練習,譜例為:
2/4 1—│1—│1 5│5 —│1 5│1 5│1 1│5—|
5—│5—│5 1│1—│1 1│5 5│1—‖
又如:音階
2/4 1 2│3 4│5 6│7 ⅰ‖
像一個階梯,我就和學生一起玩“走樓梯”的游戲。拉對一遍,就算上了一個臺階,并給他一個小小的獎勵。再如:用“××× ×××”這樣的節(jié)奏型做騎馬的游戲,拉對一遍,就算騎著馬兒跑到了終點,可獲得一面小紅旗。
在教學中要注意教學的趣味性和直觀性。把課程以游戲的方式來進行,既能提高學生學習二胡的興趣,又能讓他們在游戲中不知不覺地學習,避免因遇到難關而失去信心。
2.聯(lián)想法
聯(lián)想是利用不同事物間的相似性或相對性,由甲事物感知或回憶乙事物的一種思維活動。它在少年兒童心理活動中占有重要地位。聯(lián)想法教學目的是使少兒在已經非常熟悉的生活動作和尚不能正確掌握的演奏動作之間建立起聯(lián)想,使他們盡快地體會到感覺。比如:拉快弓時右手腕常常會僵硬,這時我讓學生做一做“手拿扇子扇風”的動作,對幫助他體會手腕的調節(jié)作用有一定好處;又如:學生持弓往往抓得太緊,就可以讓他想想吃飯時手拿筷子的感覺,使他盡量放松;再如,為了使學生在換弓時盡量減少痕跡,可先讓他做幾遍“用勺舀湯”的動作,幫助他理解換弓動作的協(xié)調性和細致性。經過反復指導,就比較容易正確掌握了。
當兒童進入少年期,在音樂方面的要求也可以用聯(lián)想法。如:柔美、寬闊的曲調,猶如微風拂過一片翠綠的草原;流暢、如歌的音調,好像溪水潺潺地流淌。在音色方面,內弦低音區(qū)的渾厚,使人想起大象低沉的聲息;外弦高把位音區(qū)的清亮,好比清澈見底的溪水。結實的重音,像巨人的腳步;輕巧的跳音,如珠落玉盤般的清脆而富有彈性。在風格上,粗獷的樂曲,要像大型石刻那樣傳神;細膩的樂曲,又如牙雕一般精致。總之,音樂所表現(xiàn)的一切,都源于生活,都可以從生活中,從大自然中找到它的發(fā)源地。在教學中運用聯(lián)想法,有助于學生的體會,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運用聯(lián)想法教學時應注意:聯(lián)想自然、語言提示明確、動作和神態(tài)要醒目,這樣能增加聯(lián)想的強度:所用聯(lián)想盡量選擇既是學生非常熟悉的,又是適合他們興趣愛好的事物。
3.暗示法
隨著年齡的增長,抽象邏輯思維開始有了一定的發(fā)展。但這階段的學生,常常把不住自己的思維,很容易受老師語言和動作的影響。暗示法正是利用這種心理特點,用語言或動作來啟迪學生的智慧,引導他們正確思維。
暗示,一般有語言暗示和動作暗示。前者即用注意、小心等驚嘆及時地提醒演奏中要注意的地方,后者即在他們奏得不符合要求時用手勢給予暗示,使其迅速糾正。如,大拇指向上豎起表示音偏高,小拇指向下表示音偏低;手掌向上輕輕擺動表示要漸強,反之即要漸弱;緊握拳表示強而有力;拇、食、中三指呈捏田螺狀表示弱而細膩地;兩臂向外伸展表示寬廣、雄偉地;手作左右橫向運動表示流動、舒展地;還可適當借用指揮的手勢來暗示節(jié)奏的準確和尾音的延長、強收、消失等。教師在第一次運用手勢暗示時可配有解說,以后就需讓學生自己去理解這些動作的含義和要求了。經過多次語言和手勢的暗示,學生就可把老師的動作、語言形象和樂曲的演奏方法一起納入記憶,形成正確的動力定型。
暗示法也是一種多感官的教學法,它可以避免為細小問題而打斷學生的演奏,增強樂曲的完整性,它還能促使兒童開動腦筋,根據(jù)老師的暗示來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有利于智力的開發(fā),而且這種多表象的記憶不易被忘記。
綜上所述,少兒二胡教學不僅豐富了教學內容,拓展了學生的音樂文化視野,而且還能讓學生繼承和發(fā)揚中華民樂,增進愛國情感。作為二胡教師,只要我們認真了解他們的特點,刻苦鉆研,在教學中做到“勤鼓勵、勤要求、勤示范、勤指導”,一定能培養(yǎng)出優(yōu)秀的二胡學生。
參考文獻:
趙元春.二胡教學實踐與思考初探[D].中央音樂學院,2011.
(作者單位 廣東省中山市小欖鎮(zhèn)永康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