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陶
【摘要】目的分析全身麻醉聯合硬膜外阻滯在胸科手術的應用。方法選取我院胸外科2012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78例胸科手術患者,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采用全身麻醉聯合硬膜外阻滯的麻醉方法,對照組只是采用單純全麻。結果兩組病例所用的麻醉效果都比較滿意,觀察組的全麻藥用量少于對照組,心率、血液穩(wěn)定,術后拔管及時,患者蘇醒快,而且便于術后鎮(zhèn)痛。結論全身麻醉聯合硬膜外阻滯麻醉,具有鎮(zhèn)痛完全、通氣功能好、肌肉松弛滿意、術畢蘇醒迅速、全麻藥物用量少等優(yōu)點,硬膜外阻滯復合全身麻醉適用于胸部手術,已成為一種常用的復合麻醉,具有臨床應用價值。
【關鍵詞】全身麻醉;硬膜外阻滯;胸科手術;術后鎮(zhèn)痛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7.302文章編號:1004-7484(2013)-07-3755-02
胸外科手術的發(fā)展得益于麻醉學的不斷進步,手術領域不斷擴大而安全性提高。胸外科手術所引起的病理生理改變比其他部位的手術為甚,胸科手術具有創(chuàng)傷性大、應激反應強烈、手術時間長、術后疼痛明顯等特點,而病人病情的復雜程度也增加了麻醉上的難度,臨床上采用將全身麻醉聯合硬膜外阻滯麻醉應用于胸外科手術中,現就其麻醉效果做以下統(tǒng)計分析: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我院胸外科2012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78例胸科手術患者,男52例,女26例,年齡34-53歲不等,病種包括肺葉切除術24例,食道癌15例,縱膈腫瘤8例,賁門癌17例,支氣管擴張術14例,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組39例,觀察組采用全身麻醉聯合硬膜外阻滯的麻醉方法,對照組只是采用單純全麻。
1.2方法麻醉前30分鐘常規(guī)肌注阿托品0.01mg/kg。入手術室后常規(guī)監(jiān)測BP、ECG、SpO2,全麻組全麻誘導采用咪達唑侖0.01mg/kg、芬太尼2μg/kg、異丙酚1-2mg/kg、順苯磺酸阿曲庫銨0.15mg/kg,均行雙腔氣管插管,插管后行機械通氣人工控制呼吸;麻醉維持采用異丙酚復合瑞芬太尼,間斷推注順苯磺酸阿曲庫銨;全身麻醉聯合硬膜外組先行T6-7硬膜外穿刺置管注射1%利多卡因5ml,麻醉平面固定后開始全麻誘導咪達唑侖0.01mg/kg、芬太尼2μg/kg、異丙酚1-2mg/kg、順苯磺酸阿曲庫銨0.15mg/kg,均行雙腔氣管插管,插管后行機械通氣人工控制呼吸;麻醉維持采用異丙酚復合瑞芬太尼,間斷推注順苯磺酸阿曲庫銨;術中每隔45分鐘追加1%利多卡因5-10ml,術畢保留硬膜外導管用于術后鎮(zhèn)痛。
1.3觀察指標連續(xù)觀察并記錄兩組患者的術中心率、血壓變化、及術后患者清醒時間及其拔管時間。
2結果
3討論
胸外科手術對患者的呼吸及及其循環(huán)系統(tǒng)的影響嚴重,提高開胸手術的麻醉質量,降低圍術期應激反應,維持循環(huán)、呼吸功能和內環(huán)境穩(wěn)定,提供良好的術后鎮(zhèn)痛,對開胸患者的康復轉歸至關重要。
全身麻醉聯合硬膜外阻滯麻醉可以阻斷心交感神經,減輕心臟應激反應,減輕圍手術期應激反應的強度,區(qū)域阻滯可減少心肌氧耗,術中發(fā)生心肌缺血比單純全麻少[1]。從本次討論結果中顯示,拔管前后的血壓、心率以及手術結束之后到清醒的各項指標評定中觀察組與對照組相比較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可見全身麻醉聯合硬膜外阻滯麻醉在胸外科手術中有一定的優(yōu)勢,麻醉效果好、止痛完善,全麻藥用量顯著減少[2],手術結束前向硬膜外腔注入局部麻醉藥的目的是保證手術傷口繼續(xù)無痛,起到“超前鎮(zhèn)痛”的作用,使術后鎮(zhèn)痛泵藥的效果更加滿意,術后可以早期活動,早期進食[3];還可以縮短蘇醒時間,提前拔管,從而減少并發(fā)癥的發(fā)生。
綜上所述,全身麻醉聯合硬膜外阻滯在胸外科手術中取得較好的麻醉效果,使用安全,值得在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鄧碩曾.大血管手術的麻醉.第六屆全國心血管麻醉研討會論文匯編,2000:152-162.
[2]王世瑞,江巖,王士雷.肺減容手術的麻醉管理.中華麻醉學雜志,2000,20:371-372.
[3]洪溪,Francesco C,黃宇光,等.手術及鎮(zhèn)痛方式對腸道手術后功能恢復的影響[J].臨床麻醉學雜志,2006,22(5):334-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