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義紅
摘 要:期末復習需要處理好復習與考試、主體與主導、個體與全體的關系。
關鍵詞:期末復習;處理;關系
復習不僅是知識鞏固的過程,也是一個能力提升的過程,同時還是查漏補缺,保證后續(xù)學習有一個堅實基礎的學習活動,它促使知識在學生頭腦中系統化并建構新的意義。因此,有效的復習,尤其是期末復習,要充分發(fā)揮其積極意義,教師必須科學選擇復習內容,認真制訂復習計劃,有目的、有步驟地精心組織實施具體的復習教學活動。同時,還要在復習過程中正確處理好以下三個關系。
一、正確處理復習與考試的關系
從某種意義上講,期末復習總會直接與考試聯系在一起,為的是促使學生在考試中獲得較好的成績。但是,如果簡單地把期末復習的目的完全指向考試,就窄化了復習的內涵。
考試是一種學業(yè)評價的手段。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的階段性成果,但不等于全面和全部的成果。復習雖不是新授,但也要達到“溫故而知新”的目的,不僅僅是為了鞏固一下所學的知識,提高答題的能力。復習更注重學生語文實踐能力和運用能力的提升,但并非是考試能力的提升,而是為了促進學生更好地運用語文來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問題,應該體現出綜合性、靈活性和發(fā)展性,同時注重學生人文素養(yǎng)的熏陶和創(chuàng)新意識的培養(yǎng)。
總之,為考試提供必要的準備性服務僅僅是復習的任務之一,但在具體的復習教學活動中,教師必須在視域和定位上都要超越考試,避免窄化和弱化復習的功能。
二、正確處理主體與主導的關系
教師在復習過程中過于強勢,教師本位,一味地從自己對語文知識內容和能力結構的理解入手,為學生統一確定復習策略,框定復習內容,設計復習活動,要求學生始終圍著教師轉,忽視了學生的主體性,復習的效果肯定會大打折扣。當然,如果教師在復習過程中過分強調學生的主體性,完完全全地放手,讓學生根據自己的不足自主確定復習內容和方法,自主安排復習步驟,也非明智之舉。
如何有效地組織復習,既要考慮學情,又要考慮復習的具體內容和目標。復習的主體是學生,教師要運用合適的策略,在給學生提供必要引導的同時,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意識,變“教師要求學生復習”為學生的“我要復習”。
三、正確處理個體與全體的關系
雖然一冊教材學完,基本學習目標的達成應該是一致的,但作為學習主體的學生,其個體性差異則實際存在著,不可能做到理想中完全一致的“齊步走”。如此,教師在組織復習時,必須在照顧全體的前提下,做到關注個體,為不同學力和層次的學生著想。
就同一內容的復習而言,教師要根據不同層次的學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定出不同的標準,不強求最終結果的一致性,力求使每個層次的學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提升。
(作者單位 河北省樂亭縣第三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