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桂英
摘 要: 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中的一個關鍵因素,也往往最易出現問題。畢竟學生個性有差異,作文水平也有差異,有的下筆如有神,有的卻詞不達意、語無倫次或千篇一律,有的學生無興趣,寫作如“擠牙膏”等。因此,在作文教學中,老師們應該發(fā)揮學生天馬行空的想象力,讓學生在自由自在中感受語言的魅力,讓學生在樂趣中探尋寫作的靈感,不斷積累起寫作的素材。引導他們高談闊論,讓他們放開膽量寫文章,教給學生積累的方法。讀寫結合、以讀助寫。在閱讀教學中滲透想象能力的培養(yǎng)。
關鍵詞: 作文教學;引導;方法
近幾年,中考作文命題逐漸減少對考生的限制,逐步放開思想禁錮,鼓勵考生發(fā)揮創(chuàng)造性。為了與之相配合,我在日常教學中采用多種教學方式,目的只有一個,就是通過放手的形式,讓學生們能夠放開手腳寫作文。引導他們將生活和寫作結合起來,通過生活領悟寫作的方法。生活是五光十色的,文學創(chuàng)作來源于生活,詩人艾青曾經說過:“生動的語言是確切的表現”“離開生活就沒有語言”這幾句話,說明了語言的來源。我們應該讓學生學會在生活中,在大自然中索取材料,去尋找語言,這樣學生作文不但有話可說,而且文章顯得生動,具體膾炙人口。
生活中語文無處不在,一點一滴都是學問,一言一行皆為文章。讓學生明白這一點,學生可以通過看報紙、看故事書籍、外出游玩、參加活動等等各種渠道來豐富和開闊眼界,讓寫作有著更多的生活素材。只要學生處處留心,時時在意,那么他的材料庫容就可想而知了,學生就會有取之不竭的寫作源泉了。
啟開學生心扉,引導他們高談闊論,讓他們放開膽量寫文章。寫作過程就是一個敢不敢、能不能放開思想包袱寫的問題,只要解決了這個問題,寫作將突破一個瓶頸階段。中學生是一群有著充沛活力的群體,感情豐富而感觸敏銳,他們觀察到的世界是豐富多彩的,看到的事情也是多姿多彩的,只是他們苦于無法表現,這就需要引導學生如何放開膽量,學會用他們獨特而敏銳的目光去觀察生活,并用他們自己的語言將其表現出來。只有這樣才能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使得寫作不再停留在舊有的題材上,寫出學生自己的獨特見解。即使學生的認識比較淺顯片面也無關緊要,只要再加以正確引導,學生的思路自然開闊了。大千世界鮮活靈動,學生們接收信息的范圍很廣,寫作范圍也就開闊起來,這位他們開始良好的寫作奠定了基礎,也為避免單一思維開辟了新的道路?;蛟S,學生在面對豐富多彩的生活,并不一定懂得如何去掌控生活,將生活中的點滴化為己用,所以,在這個過程中,作文教師作文教師還要傳授學生如何積累的方法。
做好積累,是學習寫作的最好方法。積累是學習寫作最佳方式,積累前人留下的經驗,積累前人的優(yōu)美詩詞、成語典故等等,既能培養(yǎng)學生興趣,又能在興趣中無形提高寫作能力。要做好積累,必須從以下兩點入手:
首先,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在學生積累過程中更是如此。學生在進行課外閱讀的時候,可以適當要求學生多練練筆,即使是最簡單的摘抄,也能讓學生積累一定的詞匯。更重要的是,學生在摘抄過程中的專心程度比不動筆時候的專心程度要高,能夠積極引導學生細致的領會摘抄內容的精神。
除了摘抄,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深入發(fā)展,爭取將摘抄的內容進一步轉為成自己的知識,比如讓學生將摘抄的內容用自己的語言組織一段話。用這種方式可以提高學生的寫作熱情,又能很好的給學生寫作題材,不至于學生找不到寫作的素材而無從下筆。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更多的是從事翻譯性質的練習,給學生寫作造成的壓力也不大,可以循序漸進的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
其次,在語文閱讀教學中,通過閱讀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領悟能力,也是提高寫作水平的方法之一。在閱讀過程中讓學生學會積累成語或者名人警句,甚至美文片段。為了提高學生的興趣,讓學生與學生之間相互交流,相互考核,讓他們把彼此掌握的成語、詞語及優(yōu)美片段和同學們相互分享,并爭取讓他們能夠對自己掌握的成語、詞語及片段的大致意思、故事背景等有一個認知和講述能力,從而慢慢的提高學生的語言掌控能力,讓學生在寫過過程中得心應手。
有聲閱讀,達到讀寫結合,可以幫助學生提升寫作水平。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有聲閱讀是調動全身感知能力的一個有效途徑。古人讀書講究眼到、口到、心到。要想能夠很好的寫作,肯定要先讀書,有聲閱讀對提高寫作幫助不小。目前,教育部為了培養(yǎng)學生閱讀,在教材中增設“語文園地”“口語交際”等內容,就是為了讓學生更好的通過閱讀提高寫作水平,教師在幫助學生提高寫作能力的過程中,就可以適當的將這些內容加以發(fā)揮運用。
加強課外閱讀,才能不斷培養(yǎng)想象能力,也是提高寫作方法的途徑。在閱讀教學中滲透想象能力的培養(yǎng)是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另一種有效方法。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制作一些視頻、聲頻等教學課件,通過感官刺激調動學生的想象能力。比如在學李白的詩歌《將進酒》,教學過程中就可以把詩歌的意境通過幻燈片畫面形式展現在學生眼前,形成一個故事形式,讓學生便于記憶,也有助于理解;也可以通過有聲閱讀將這首詩歌的磅礴氣勢朗誦出來,增加詩歌的震撼力和學生的感知度,從而能夠更加明顯的給學生創(chuàng)造出一個無窮的想象空間,從而一點一點的培養(yǎng)起他們的想象力。有了良好的想象力,寫作思路也將被很好的打開。如果為了效果更加明顯,還可以讓學生模仿這樣的教學方式,將另外一些詩歌之類的經典文章用圖畫、朗誦以及寫作演繹等方式在全體學生面前展示,這樣就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全體學生參與其中,氣氛得到活躍,思維也得到開闊,寫作水平自然而然就有所提高。
總之,把素質教育融匯貫穿于作文教學的整個過程中,全面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培養(yǎng)學生樂意寫作的興趣和能夠寫作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