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俊華
【摘要】在高校英語教學中,任務型教學法與傳統(tǒng)的3P教學法相比,在課堂活躍度、學生能力、興趣培養(yǎng)和自我反思方面都顯示出很大的優(yōu)勢,但在實際操作層面卻存在著一些問題,比如教學進度不好把握、沒有處理好與因材施教之間的關(guān)系、學生的應試壓力等,導致任務型教學法沒有很好的落實,如何研究解決這種問題,則是十分必要的。
【關(guān)鍵詞】任務型教學法 高校英語教學 3P教學法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3)07-0083-02
國內(nèi)的任務型教學法的引進最早出現(xiàn)是在香港。內(nèi)地則是2003年頒布了《英語課程標準》,“倡導課堂教學中采用交際性強、具有明確目標指向的任務型教學模式,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用語能力?!盵1]于是,各大高校都不同程度地采用了任務型教學法,旨在通過這種不同于傳統(tǒng)的3P教學法,來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增強學生對于英語學習的興趣。筆者在某高校教育學院的20名英語老師和2011級的100名學生中進行了問卷調(diào)查,結(jié)果顯示,78%的同學認為任務型教學法相比傳統(tǒng)教學法更能夠使英語學習能力增強、興趣度增加。但是,問卷調(diào)查中的其它結(jié)果也顯示出了任務型教學法的局限性,如何解決局限性就成為當下值得研究的話題。
一、任務型教學法在高校英語教學中實施的局限性
(一)教學進度的把握
在調(diào)查中,針對“用任務型教學法教學能否在規(guī)定時間內(nèi)完成教學任務”這一題,64%的老師都反映不能完成教學任務,必須要和傳統(tǒng)教學法搭配進行才能完成。在國內(nèi),任務型教學法還不能夠完全適應高校英語教學,老師只能把它當作是一種新興教學來嘗試,但還遠遠達不到替代傳統(tǒng)方法的地步。而且任務型教學法從西方引進的過程中,勢必要和國內(nèi)的教學思想、教學宗旨、學生接受能力等發(fā)生融合,那種在西方屢試不爽的方法,拿到國內(nèi)未必合適。在教學進度的把握上,很多老師反映,在學生分小組討論、匯報、反思過程中,教師是不能夠隨便打斷學生的思路的,教師在其中只是充當著引導者的身份,真正的主角是學生,但是這樣安排下來,就會拖延課堂時間,久而久之,影響了教學進度。
(二)學生的應試壓力
學生的應試壓力是導致任務教學法不能夠真正融入國內(nèi)辦學思想的主要因素。教師的教學進度的難以把握,使在規(guī)定時間內(nèi)考試的學生不能夠?qū)W習到全部考試范圍內(nèi)的知識,在中國現(xiàn)在的國情之下,考試分數(shù)還是相當看重的。調(diào)查中,大部分學生認為任務型教學法和考試內(nèi)容無關(guān)不大。很多學生和家長都認為,任務型教學法長時間使用,會浪費學習時間,影響學習成績。這就是中外教育理念的差異。
(三)與因材施教的關(guān)系處理
從西方引進的任務型教學法在實施過程中會與因材施教法產(chǎn)生一定的沖突。因材施教旨在通過對不同接受能力的學生進行分組教學,更有利于學生吸收知識,而任務型教學法是鍛煉學生的交際和應用能力,培養(yǎng)興趣,也是采取小組的形式,在分組理念上就與因材施教法形成了沖突。中國的教師習慣于占主導地位,而西方的教學中都是學生占主導。老師通過對水平不同的學生進行不同的教學辦法,這是教師占主導地位的最好體現(xiàn)。
二、如何解決任務型教學法在高校英語教學中的局限
(一)不照搬照抄西方的任務型教學法
如果僅僅是照搬照抄西方的任務型教學法,那么任務型教學法永遠也不會完好的融合進國內(nèi)高校英語教學,這是由于中國的具體國情所決定的。在國內(nèi)的高校英語教學中,教師主要是向同學們傳授英語詞匯、語法、句型相關(guān)的知識,讓同學們懂得怎么樣去運用、懂得如何用這些詞匯和句型來表達自己想要表達的意思,并不會過多地涉及到與人交際、提高興趣度這樣的“釜底抽薪”的方法來學習英語,這樣的方法雖然是正確的,從長遠上來看,是會提高英語學習能力,但是不適用于高校英語考試制度?,F(xiàn)在的高校英語考試內(nèi)容基本上都是以書本為主,比如vocabulary、listening的考試內(nèi)容都是平時上課學習的知識,如果老師為了鍛煉孩子們的英語學習能力和興趣度,而耽誤了正常的教學進度,那么就會耽誤考試內(nèi)容的學習,在中國這樣一個注重分數(shù)的國家,肯定是行不通的。所以,應該想辦法,讓任務型教學法和中國具體制度相結(jié)合,走出一條自己的道路。
(二)高校英語試題的適度改革
據(jù)目前看來,大多數(shù)普通高校英語考試試題都是以教材為主,詞匯、語法、翻譯、聽力大多數(shù)都是教材原題,只有閱讀理解是平時沒有見過的試題。這樣的考試會指引學生的學習方向。過分注重書本上知識的試題會使學生養(yǎng)成單純依賴書本學習英語的惡性循環(huán),這樣的英語學習只適用于應試,而不適用于日常語言交流,這就是很多中國人學習英語的現(xiàn)象:考試分數(shù)很高,但是總覺得英語很爛。所以,高校英語試題的改革是非常必要的。英語試題應該摒棄書本上的原題,更加注重學生的實際運用英語的能力,也應該增加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考察,這樣在進行正常的交談和翻譯當中,學生才能夠應對自如。
(三)適當照顧到中下等學生的學習情況
在調(diào)查中發(fā)現(xiàn),學習成績上等的學生通常都能夠適應這種學習方法,覺得很有趣,也愿意繼續(xù)嘗試;而少量成績中等、大部分成績下等學生則對這種方法表示不感興趣。因為所分的小組當中,通常有好中差三類學生,而進行任務匯報和反思的通常都是成績好的學生,中等和下等學生通常都得不到很好的互動,也不是很積極。所以會導致他們的厭學情緒的發(fā)生。所以在任務型教學法的分組當中,要考慮好分組的人員情況,要與因材施教原則相結(jié)合,這樣才能照顧到各類學生,讓所有學生都能夠在這個教學法當中受益。
參考文獻:
[1]龔亞夫,羅少茜.任務型語言教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2]夏紀梅.“任務教學法”給大學英語教學帶來的效益[J].中國大學教學,2001(6):32-34.
[3]馬平.任務型教學法與英語專業(yè)基礎英語教學[J].外國語文,2011(4):133-136.
[4]劉小燕.任務型教學法與大學英語教學實際的適應性研究[J].四川理工學院學報,2011(6):88-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