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長 孔雯雯
【摘要】讀圖能力是學生進行數(shù)學學習的一大薄弱環(huán)節(jié),越來越引起老師和家長們的重視。在學生讀圖過程中,始終存在著讀圖表面化、思維縝密性不夠、空間想象力不強的缺點,針對這些誤區(qū),如何培養(yǎng)數(shù)學教學中的讀圖能力就顯得尤為重要,可以通過樹立明確目標、不要忽略圖形旁邊的文字、用語言復述圖形和使用任務型教學法這四種對策來培養(yǎng)學生的讀圖能力。
【關鍵詞】數(shù)學教學 讀圖能力 任務型教學法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3)07-0113-02
在數(shù)學教學中,圖文并茂的教學模式已經(jīng)被大多數(shù)教師所采用。數(shù)學試題中,讀圖題也已經(jīng)被視作反映學生空間想象力、觀察能力、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的壓軸題或者難題來對待。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筆者發(fā)現(xiàn)有相當一部分同學不會讀圖,或讀圖能力太差,導致不能很好的理解所學知識,在考試中失分。所以,本文將舉例說明學生在讀圖方面所存在的一些誤區(qū),以及針對誤區(qū),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讀圖能力。
下圖是一道2011年山東省某市的初中數(shù)學中考壓軸題,作為本文的案例題:
如圖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四邊形OABC 是等腰梯形,BC∥OA,OA=7,AB=4,∠COA=60°,點P為x 軸上的一個動點,點P不與點O、點A重合。連結(jié)CP,過點P作PD交AB于點D。
(1)求點B的坐標。
(2)當點P運動什么位置時,△OCP為等腰三角形,求這時點P的坐標。
(3)當點P運動什么位置時,使得∠CPD=∠OAB,且BD/AB=5/8,求這時點P 的坐標。
一、學生讀圖過程中普遍存在的局限性
(一)讀圖表面化
很多學生讀圖不注意看旁邊的文字,對題目給出的圖存在思維定勢,導致讀圖能力的局限。比如上圖中,P是一個動點,文字里沒有提到它的限制,它的橫坐標可以是正,可以是負。但是圖形表面上只給出了一種情況,所以很多學生就覺得P一定是在OA之間滑動,這是看圖表面化形成的惡果,導致失誤。
(二)看圖的思維縝密性不夠
直觀的圖形往往沒有文字那樣,把所有的信息都寫在紙面上,那么洞察能力不強的同學勢必就會漏掉一些圖中很重要的信息,所以導致失分。有的學生甚至漏掉了所求的坐標的位置,直到看到問題的時候,才找到所求坐標的具體位置。所以,這也和平時的訓練有很大關系。
(三)空間想象能力不強
空間想象力的培養(yǎng)是增強讀圖能力的重要環(huán)節(jié)。許多學生在看直觀圖的過程中,對于動態(tài)點的變化則表示很頭疼,看不懂。如上題中的P點,是一個動態(tài)點,具體的變化過程則能體現(xiàn)一個人空間想象能力的強弱。如何培養(yǎng)空間想象能力,則是數(shù)學教學應該重視的問題。
二、數(shù)學教學中讀圖能力的培養(yǎng)對策
(一)樹立明確目標
樹立明確目標就是在讀圖時首先要知道求什么,帶著目的去讀圖,時刻想著怎么去解決這個任務,就不會陷入迷茫的境地。比如這道中考題,文字和圖形都已經(jīng)給出來了,那么大部分同學都是從前向后看,每一個信息都在圖上認真地注明,然后才看后面的小問題。這樣針對一部分同學是當然可行的,但是有些同學的觀察能力弱、空間想象能力差,數(shù)據(jù)多了,會導致大腦變亂,以致于不會求解。針對這一部分同學,教師可以用這種方法來引導,具體做法是先看問題,看“求什么”,然后在圖中標注好,之后再看文字部分給出的數(shù)據(jù),標注在圖形中一定要干凈簡潔,最好用鉛筆,可以在腦筋混亂的時候擦去筆跡,比如這道題,第一個小問是求B點的坐標,第二三個小問是求P點的坐標??芍?,B和P點是這道題的重點坐標,應該予以重視。再回頭看原題給出的數(shù)據(jù),OA、AB都給出了長度,OA平行于BC,四邊形OABC是等腰梯形,下角為60°,根據(jù)等腰梯形的特征以及sin60°和cos60°的公式,不難得出B點坐標是(5,2■)。求P點的坐標同樣如此,問題中說,三角形OCP為等腰三角形,所以在畫圖的時候,就自然把圖形畫成題目中要求的樣子,這樣比沒有看問題畫圖要來的更直觀,解答起來更容易。第三個小問可以針對問題再畫一個圖,不要怕麻煩,只要堅持多畫圖,就會有收獲。
(二)不要忽略圖形旁邊的文字
大部分讀圖題都有文字介紹,而很多同學恰恰就是容易忽略文字中的關鍵信息,以致于影響了讀圖能力,不能解題。比如,題目第三個小問,如果沒有仔細審題,把∠OAB看成∠OBA,那么會影響到整個題的結(jié)果。這是由于疏忽大意而造成的。而另一種情況則是有些同學做慣了讀圖題,而會按照圖形中給定的邊角關系來既定思維,不看文字便認為OP的長度小于PA,或者認為P的橫坐標一定是正數(shù)。這些都是不仔細審視文字的結(jié)果。文字中沒有提到P一定是在OA之間,那就千萬不要用自己的想象力隨便思維定勢,千萬不要讓圖形把自己的思維框住。這也是提高讀圖能力的關鍵。表面上的圖往往具有欺騙性,要真正提高讀圖能力,還是要認真讀文字,從文字中獲得正確的信息,進而來正確解題。
(三)學會用語言來復述圖形
這是針對平時的數(shù)學能力訓練而提出的方法,不適用于考試中的讀圖題解答。教師應該針對學生的空間想象力和觀察能力給予一定的訓練。抽象和直觀相結(jié)合的方法就可以達到鍛煉的目的。比如,在鍛煉當中,老師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來復述一下這個圖形,那么如何有邏輯性地來回答、回答的先后順序、以及是否有遺漏則是教師應該重點考察的方面。如果學生復述的地方存在遺漏,那么說明他的觀察不全面,在考試中就難免會出現(xiàn)信息遺漏的情況,失分也就不足為奇;如果學生在復述的時候先后順序不當,也會影響答題思維,進而影響讀圖能力。
(四)任務型教學法的使用
這一種教學法在培養(yǎng)學生的讀圖興趣度和能力方面有著很強的實效性。教師每次上次可以給學生布置一定的讀圖任務,分成小組來實施,每個小組安排不同讀圖能力的學生,以便于能力強的可以扶持能力弱的,比如這道題,能力弱的同學可以做第一個小題,能力相對強的同學可以做后兩個小題,做好之后,能力強的同學可以講給能力弱的同學解題方法和讀圖技巧,再由能力弱的同學匯報情況,這樣能力弱的同學提高了讀圖能力,而能力強的同學又鍛煉了交際與講解能力,可謂是一個雙贏的好辦法。
參考文獻:
[1]鄭毓信.數(shù)學教育:從理論到實踐[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2]伯拉基斯,吳品三譯.中學數(shù)學教學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9.
[3]李正成.淺談怎樣培養(yǎng)學生的讀圖能力[J].管理研究.2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