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旭光
2.28米的高度一躍而過,2.31米三次試跳失敗。由清華大學自主培養(yǎng)的田徑名將王宇在大運會男子跳高比賽中為中國隊奪得了一枚分量十足的銅牌。在同一天進行的男子三級跳遠比賽中,另一名清華大學學生李龐帥獲得第九名。雖然與金牌擦肩而過,但正宗“清華制造”的王宇已不輸于專業(yè)運動員的水平。
有些遺憾,但在清華大學經(jīng)管學院讀書的王宇并不沮喪?!半m然沖擊2.31米失敗有點遺憾,但是在雨后潮濕的條件下跳過2.28米的高度我還比較滿意。經(jīng)過兩年努力名次從深圳大運會的第四名提升到第三名,希望下次還能進步?!?/p>
從胡凱到王宇,體教結(jié)合的路上,“清華模式”已持續(xù)躋身競技體育的主戰(zhàn)場。
作為體教結(jié)合“清華模式”的第一個標志性人物,“眼鏡飛人”胡凱在8年前的伊茲密爾大運會上以10秒30獲得百米金牌。此后,他還獲得了南京全運會亞軍、跑進了北京奧運會百米第二輪。
“清華模式”的第二個標志性人物即是王宇,在今年5月舉行的國際田聯(lián)國際挑戰(zhàn)賽北京站比賽中,他飛躍2.33米的橫桿,創(chuàng)造了今年世界第二好成績,拿到了莫斯科世錦賽的A標。
除王宇外,在國際田聯(lián)國際挑戰(zhàn)賽北京站比賽中,滕海寧,男子800米第五名,1分48秒03;高東石,男子200米第六名,20秒75刷新個人最好成績——這是另兩位清華大學生交出的成績單。
沒有專業(yè)運動員經(jīng)歷,從小學到高中再到大學,一切訓練都在學校,練出全國水平的同時,學習也沒落下。據(jù)王宇介紹,因為要兼顧學習、訓練和社團活動,他每天的日程都排得滿滿的。“我現(xiàn)在上午學習,下午訓練,晚上一般都會安排自習?!?/p>
談到自己身處其中的“清華模式”,王宇侃侃而談:“在清華有一句話,人格和體格并重。我認為體格和人格是可以一起進步的,只不過要分重點,比如說考試就應該多把精力放在學習上,比賽期就多注重訓練。訓練累了的時候,學習也是一種轉(zhuǎn)移目標的方式,這一直是我兩者兼顧的方式?!?/p>
“當我穿上運動服,我就是運動員,當我脫下運動服,我就是一名普通的學生?!睋]別大運,“王宇們”還將繼續(xù)在各自的大學里享受自己學生運動員的快樂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