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魯門格日勒
【摘要】當前,我國同世界的交流越來越密切,英語的使用也越來越頻繁。伴隨著中職院校的教學規(guī)模及數(shù)量不斷增加,教學質量出現(xiàn)了明顯的下滑,其中,最為嚴重的就是英語教學。本文簡要論述了在中職英語教學過程中一些常見的問題,并探討相應的應對措施,目的在于進一步提高中職英語教學質量,幫助學生完善自身成長。
【關鍵詞】中職英語教學;常見問題;應對策略
伴隨著我國社會經(jīng)濟的飛速發(fā)展,同國際上的交流也日益頻繁,英語變得越來越重要,各個行業(yè)都需要能夠熟練應用英語進行溝通的人才,甚至一些用人企業(yè)把英語水平當做招聘員工的一項條件。然而,伴隨著中職院校的數(shù)量及規(guī)模越來越大,教學質量呈現(xiàn)下滑趨勢,特別是英語教學。所以,增強中職院校英語課堂教學質量,提高英語教學效率就成為了當前教學工作者應深入思考的事情。以下簡要針對中職院校英語教學過程中存在的不足進行分析,提出相應應對策略,僅供參考。
一、當前中職院校英語教學過程中存在的不足
(一)對英語的重要性缺少明確認識
因為中職院校的任務在于為企業(yè)培養(yǎng)各類中等的技能型人才,所以,教師一般都將教學重點放置在專業(yè)課上面。從而導致對英語的重要性缺少明確認識,英語教學被教職人員看做是一門可有可無的課程。在設定英語教學內容及教學活動時,對每一學期的英語教學學制及課時方面都進行壓縮、限定,無視英語教學的重要性,導致英語教學不能與教學大綱上的標準要求相吻合,進而無法培養(yǎng)出全面的技術型人才,學生普遍存在英語能力嬌弱的問題,在就業(yè)過程中,競爭力較低。
(二)學生英語水平良莠不齊
因為最近幾年各種因素,中職院校的學生綜合素養(yǎng)較低。對于中職院校來講,其生源很多都是考不上高中的學生,甚至很多人連初中都沒有畢業(yè)就決定步入中職院校學習。很多人的英語水平較低,基礎較薄弱,并且良莠不齊,僅有少量學生的英語水平可以通順朗讀英文課文,利用英語進行簡單溝通,具有相應的英語作文本領。絕大多數(shù)學生的英語能力較差,甚至一些學生連英語26個英文字母也無法流利書寫下來。也正是因為很多學生的英語基礎較弱,導致學生對學習英語的積極性不高,缺少學習英語的興趣,在英語課堂教學時不是睡覺就是玩游戲,聽不懂教師教授的內容,從而對英語學習更加厭煩,為中職院校英語教學帶來了困難。
(三)教學設施陳舊,教學模式落后
伴隨著中職院校教學規(guī)模的越來越大,學生數(shù)量的不斷增多,以往的中職院校教學設施已經(jīng)無法滿足學校發(fā)展的需求。很多學校的教學資源較為陳舊,語音室設備嚴重老化,甚至一些學校沒有建設語音室等英語教學基礎設施,進而為英語教學帶來了困難,教學質量及教學效率都很難提高。
另外,教師在進行英語教學活動時,仍沿用以往的“填鴨”式教學模式,對照參考資料生搬硬套,照本宣科,不僅沒有對學生的綜合能力進行培養(yǎng),也禁錮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及發(fā)散性思維,局限了學生的潛能。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作為教學的主體,在黑板前枯燥書寫英語知識點,學生被動進行學習,死記硬背英語單詞、語法,很少有單獨思考的時間,更無法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從而使教師與學生都感覺疲憊。
二、提高中職英語教學質量的方法
為了轉變當前中職院校英語教學的情況,教師及學生都應該進行變化,教師應轉變自身觀念,重視英語教學,同學生創(chuàng)建良好的師生關系,學生應樹立正確的學習觀念,自主參與到英語學習中,師生共同努力,提高教學質量,促進學生完善自身發(fā)展。
(一)樹立教學的正確觀念
因為中職院校中的學生都具有穩(wěn)固的漢語基礎,也就證明了他們都可以進行英語學習,具有學習語言的能力。之所以學生無法學好英語,是因為很多原因的共同作用導致的。心理學方面將影響學習人員的條件分為四類,即年齡、情感、個性及認知。教師應針對這些條件合理組織課堂內容,樹立正確的教學觀念,在前期進行英語教學時,不將學生的英語成績作為衡量學生的唯一標準,而是關注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接受知識的能力等,掌握學生的英語水平,再因材施教,必將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另外,教師還可以通過為學生創(chuàng)建英語學習氛圍的方法激發(fā)學生的自主性,讓學生更主動的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二)樹立學生學習英語的自信心
當前,很多中職院校的學生都對自己缺少自信,認為自己肯定無法學好英語。教師想要提高教學質量,提升學生的英語水平,就應先樹立學生學習英語的自信心,在教學過程中尊重學生的個性,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促使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其一,多同學生進行交流,為學生創(chuàng)建一個歡快、輕松的英語學習環(huán)境;其二,對學生多采用鼓勵的方法,肯定學生的進步,增強學生的信心。
(三)教師與學生創(chuàng)建和諧的關系
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應成為學生的“良師”,同時還應成為學生的“朋友”,與學生創(chuàng)建和睦的師生關系,從而使學生“親其師,信其道”。當學生英語成績較差時,教師可以應用“期望教學法”,給予學生肯定,這樣,盡管學生的英語基礎較低,但能夠認真聽教師講課,不斷進行努力,逐漸自身的英語能力也會提高。作為中職院校的教師,應經(jīng)常進行換位思考,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同學生進行溝通,幫助學生解決學習、生活中的問題,進而贏得學生的喜愛與信賴。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利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及修養(yǎng)潛移默化的感染學生,利用專業(yè)的知識幫助學生,進而促進學生更好成長。另外,當學生存在一些較為新奇的想法時,教師應給予一定的肯定,表揚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及敢于探索的勇氣,并且指導學生對其想法進行驗證,從而幫助學生更深入、靈活的掌握相關英語知識。
總結:
總而言之,英語教學是一項長期而又漫長的過程,期間不僅包含了英語老師的責任,同時也需要學生的配合與努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充分發(fā)揮自身引導、幫助的作用,細心指導學生,樹立學生的自信,進而促使學生提高英語水平,為以后的發(fā)展奠定基礎。所以,對中職英語教學中的常見問題及對策進行探討是值得教學工作者深入思考的事情。
參考文獻:
[1]羅沛笙.高職英語教學中應用行為導向法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J].考試與評價(大學英語教研版),2013(02).
[2]郭麗斌.中職藝術專業(yè)英語教學的現(xiàn)狀和對策[J].廣西教育學院學報,2009(03).
[3]韓熇.中職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其應對策略[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