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德富
上課鈴響了,我捧著教案快步往教室走去。學生正在班長的組織下唱歌。突然,我的視線被講臺前一把損壞的椅子吸引住了?!斑@又是哪個學生弄壞了呢?”我按捺住內(nèi)心的怒火。坐在前兩排的學生已經(jīng)明白了我陰沉著臉的原因,在等待我向他們發(fā)火。此時,我猶豫著。班主任的責任感告訴我:必須及時處理這件事,理性也提醒我不要發(fā)火,發(fā)火將不能解決問題。突然,我靈機一動,不如把這節(jié)課改上作文課?就地取材,題目就叫《誰讓椅子在哭泣》。
于是,我冷靜地走上講臺,把那把“受傷”的椅子小心地放到講桌上。我拿起椅子放到講臺上的一剎那,全班學生哄堂大笑。面對學生的笑聲,我極力控制住自己的怒火,指著椅子沉重地說道:“同學們,好笑嗎?”……“不好笑?”
“為什么不好笑?”全班學生都搖頭。“老師看到這把椅子,心里非常傷心,我實在笑不出來!為什么呢?要知道沒有它們,我們就得站著上課,它為我們付出了那么多,可我們——作為椅子的主人,卻如此傷害它,我們難道不覺得慚愧嗎……此時的椅子正在傷心地哭泣,你們聽見了嗎?同學們!你們還笑得出來嗎?”此時的教室鴉雀無聲。隨后,全班學生紛紛舉起了手。有的說:“我聽到了椅子的哭泣聲,我想對椅子說:‘別難過,相信損壞你的人此時正在自責呢!他一定會幫助你治好創(chuàng)傷的!”有的說:“我們是椅子的主人,我們沒有理由不愛護它?!薄翼槃菀龑麄儼呀裉煺n堂上發(fā)生的事寫下來。
作文交上來了,效果很好,連平時最怕寫作文的學生也寫出了600多字,感情真摯,認識深刻,分析合理。更可喜的是,中午放學后,椅子已被幾位調(diào)皮的男學生悄悄修好了。我相信今天這節(jié)特殊的語文課,會給大家留下深刻的印象,幾年、甚至幾十年……
如果當時我站在講臺前滿腔怒火地質(zhì)問全班學生:椅子是誰破壞的?可能會很快就解決問題,但收到的教育效果肯定不及作文的反思。自從這件事后,班上再無一例損壞公物的現(xiàn)象發(fā)生。
班主任工作會遇到許多困惑:當偶發(fā)事件和教學相沖突時,如何有效地處理好教學和事件之間的矛盾?思想紀律教育與知識傳授如何緊密結(jié)合,融會貫通,給我們的答案是:“教書育人,貴在創(chuàng)新,巧在細節(jié),重在及時。”對于教學過程中的偶發(fā)事件,只要善于抓住教學契機,靈活運用,大膽嘗試,創(chuàng)造性地利用身邊的教育資源,及時細化,就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教育契機,講究實效,貴在細節(jié)。深刻領悟真正的含義,它是許多書本上無法找到的教育資源,只要我們細心觀察,善于發(fā)現(xiàn),巧妙挖掘,靈活運用,班主任工作的教育活動一定會豐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