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露
【摘要】積極心理學是現代心理學研究的一個新領域,將積極心理學的理念引入到高職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不僅開拓了高職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視野,也為破解高職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難題提供了路徑。本文從積極心理學的基本內涵出發(fā),分析了高職院校目前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問題,并闡述了積極心理學對高職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啟示。
【關鍵詞】心理健康教育 積極心理學 啟示
近幾年來,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越來越受到高校的重視,高校通過設立心理健康咨詢中心、組建專兼職心理健康教育師資隊伍、開展心理健康主題活動等,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傳統的心理健康教育過多地關注學生的心理問題,工作重點放在“問題學生”的心理診治上,使得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入很難進行。高職學生的心理問題顯得尤為突出,高職院校必須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尋找更加切實可行的路徑。積極心理學的研究為我們破解高職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難題打開了思路。
1 積極心理學的基本內涵
積極心理學是美國心理學界正在興起的一個新的研究領域,是指利用心理學目前已比較完善和有效的實驗方法與測量手段,來研究人類的力量和美德等積極方面的一個心理學思潮。積極心理學主張研究人類積極的品質,充分挖掘人固有的潛在的具有建設性的力量,促進個人和社會的發(fā)展,使人類走向幸福,其矛頭直指過去傳統的“消極心理學”。積極心理學的研究對象是平均水平的普通人,它要求心理學家用一種更加開放的、欣賞性的眼光去看待人類的潛能、動機和能力等。
2 當前高職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問題
經過近幾年的探索和實踐,高職學生的心理素質、心理健康教育意識等方面得到了一定程度提高和普及。然而,由于長期受到傳統主流的消極心理學的影響,高職心理健康教育還存在一些問題,主要體現在:心理健康教育主要關注的是“問題學生”,強調對有心理疾病的學生的診治,對前期預防沒有高度重視,忽略了對全體學生良好心理品質的培養(yǎng);學校對心理健康教育的地位和重要性尚未有正確的認識,缺乏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聯動機制;心理健康教育老師專業(yè)知識和實踐水平均有待提高等。
3 積極心理學對高職心理健康教育的啟示
3.1 樹立積極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
心理學不僅僅要研究損傷、缺陷和傷害,也應對力量和優(yōu)秀品質進行研究;治療不僅僅是修補損傷、缺陷,也是對人類自身的潛能、力量的發(fā)掘。
傳統心理學狹隘地認為沒有心理疾病或心理問題就是心理健康。 基于這一理論,高職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在工作中重點關注有心理缺陷的學生,而忽視了普通學生群體的心理品質的培養(yǎng)與提高。積極心理學強調從積極的角度來研究和探討心理問題,強調個體和群體的積極層面,關注個體主觀感受,注重個體情緒與體驗,對未來保持樂觀和充滿希望,關注培養(yǎng)積極的社會群體與組織。高職院校應當樹立積極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 將工作重點放在提升全體學生心理素質上,培養(yǎng)學生積極的心理品質、健全的人格,能夠樂觀積極地面對自己的過去、現在和未來,讓學生積極地體驗并不斷追求幸福感,始終保持積極向上的生活態(tài)度,達到身心和諧的最高境界。
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應當堅持積極心理價值取向,全面激發(fā)學生的潛能,營造積極向上的群體氛圍,最終實現每一位學生的健康成長,發(fā)揮心理健康教育應有的作用。
3.2 培養(yǎng)學生的積極心理品質
心理品質包括性格、智力、道德和情感等方面的品質。培養(yǎng)高職學生的積極心理品質就是培養(yǎng)他們的積極健康的人格。積極健康的人格是良好心理素質的必備條件,積極心理學更關注人格中的積極特質及在未來可持續(xù)發(fā)展中的作用。高職心理健康教育應著眼于幫助學生形成良好心境,迅速從過去消極負面的情緒體驗中走出來,理智地調控自己的情緒,積極追求自己的幸福感。積極健康的人格有利于學生積極應對外界環(huán)境的變化,努力地挑戰(zhàn)自己,發(fā)掘自身的潛能和創(chuàng)造力。高職心理健康教育應更多地傳遞給學生以心理正能量,正向關心每一位學生的心理潛能開發(fā)和人格特質成長,組織各種心理實踐活動,促進學生積極心理品質的培養(yǎng)。過去我們往往都是把高職學生作為高考失利的群體來看待,工作中也降低了對學生應有的要求。
3.3重視學生積極的情緒體驗
積極的情緒體驗是從主觀體驗上探討人類的幸福感、滿意感、快樂感,對未來的樂觀態(tài)度和對生活的熱愛。只有重視高職學生積極的情緒體驗,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才能從根本上取得成效。積極心理學研究了包括好奇、樂觀等在內的24種積極人格特質, 積極的情緒體驗是培養(yǎng)個體積極人格特質的最佳途徑。高職心理健康教育要重視學生的參與、活動與體驗, 通過自助式心理訓練、自助式心理輔導、自助式心理暗示、自助式心理社團等方式,幫助學生關注自我心理成長。
3.4 構建積極心理健康教育體系
心理健康教育與學校的學科教育以及其他的工作都是一個整體。積極心理學體現出人文關懷、以人為本的理念,關注人的潛能開發(fā)和積極品質的培養(yǎng),這與學校教書育人的工作重心是一致的。心理健康教育不僅僅是心理咨詢老師的事情,每一個教師、學生和家長都意識到自身積極的潛能,充分挖掘心理健康教育的豐富資源,將心理健康教育滲透到學校教育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之中,樹立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的理念。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要充分利用學校、家庭、社會等方方面面的資源,構建完善的高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體系,發(fā)揮心理健康教育的效能。
4 結束語
積極心理學給高職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新的視角,豐富了高職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拓展了高職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徑,給我們廣大高職心理教育工作者帶來了很多啟示。社會和經濟在不斷發(fā)展,我們需要深入研究,將積極心理學的理念更好地應用于高職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培養(yǎng)學生應對未來挑戰(zhàn)的積極心理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