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春景
摘 要: 本文以教師在英語課堂教學中存在的語言不規(guī)范現象為探析內容,旨在闡述通過以科學規(guī)范化策略運用藝術化的語言,激發(fā)學生英語學習的主動性和潛能。規(guī)范課堂教學用語,突出情趣性和藝術化,以更好地吸引學生的英語學習注意力。探討教學用語藝術化能活化教學過程,有助于促進學生對英語知識技能的內化生成,滿足他們的學習發(fā)展需要。
關鍵詞: 英語課堂教學 教學語言 藝術
現代教育學認為,英語課堂教學用語應在科學規(guī)范的基礎上,最大限度地發(fā)揮語言的啟迪作用和交際功能,讓學生在得體的教學用語中不斷思考感知,發(fā)揮主觀能動性。但在實際課堂教學中,教師往往忽視自身主導者的角色,仍以多講細解為主,一味灌輸自己的教學思想。這樣的運用,違背了學生的學習認知心理需求特點,容易使得學生產生厭惡之感;單純的指令式用語,容易使學生在被動學習中失去自我發(fā)展創(chuàng)新的機會,不利于構立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難以強化課程教學效果。
1.以輕柔語氣啟發(fā)學生主動質疑
學起于思,思源于疑。培養(yǎng)學生主動思考探究的良好學習習慣是英語課程教學的重要內容。學生在英語學習中的疑問需要教師的引導,教師要鼓勵他們在認真思考感知的過程中積極交流,大膽表達。
傳統(tǒng)的指令式教學語言的運用,往往忽略學生的學習主觀能動心理需求,使得學生缺少一定的自我主動思考的機會。特別在教學用語上,往往使用“finish the exercises(完成練習)”等指令性的語氣要求學生怎么做,使得學生沒有主動質疑思考的時間和空間。教師可結合課程教學任務要求和學生的學習差異,在師生平等、相互尊重的前提下,多以“和風細雨”的語氣與學生交流,啟發(fā)學生思考,讓學生在教師的不斷反問中主動思考。同時,針對學生遇到的問題,突出引導,讓學生能夠有效地主動質疑;對學生的突出表現予以表揚,增強學習信心。
在用語中,多關注學生的自我發(fā)展需要。例如,在Reading這一教學環(huán)節(jié)中,教師可要求學生在自主閱讀的基礎上,通過“Do you know about the main mean of the article?”等問題,幫助學生梳理文章的主題大意。同時,針對學生閱讀學習中的問題,不妨設計“Do you have any problems?”等問題,鼓勵學生主動表達。這些簡單的疑問句的運用,不僅能夠幫助學生深入了解課程學習內容,還能夠使學生在教師的簡單引導下敢于表達。
2.用商討語言誘導學生互動交流
西方人的“自由平等”理念運用于表達語言中往往體現出相互尊重。教師在教學中要關注學生的學習認知心理,在與學生相互交流的基礎上突出商量和平等,多以平等的姿態(tài)和學生主動交流,使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思考。
這種商討語言的運用,讓學生能夠在充滿自信的前提下,感受到教師的尊重和信任。一方面,多使用反問的語氣和學生交流,如Why do you think so?等,鼓勵學生大膽說出自己的見解主張。另一方面,主動融入學生的思考交流過程,針對學生在疑難問題中的思考,教師不妨說出答案的一小部分,讓學生從中受到啟迪。同時,應注意不可輕易否定學生的答案,不妨使用“Can you tell me why do you think?”,給學生修補的機會。在教學中,通過彼此之間的商量,讓學生暢所欲言、大膽表達。
學生在教師商討的語言引導下,能帶著學習的主動性和激情參與學習過程。針對一些不同看法,教師應多征求其他學生的意見,多引導學生在相互爭辯的過程中自我感知。例如,在閱讀教學中,學生往往對文章的故事情節(jié)有不同的認知感受。教師不妨運用“Try to tell the story in your own words.”鼓勵學生大膽嘗試表達。同時,針對學生的不同表達形式,多找出他們的閃光點,引導學生找出自己的不足,通過“Can you tell me your reason?”引導學生表達自己的見解。這樣的運用能被學生接受。
3.憑激勵語言激發(fā)學生學習激情
課堂教學語言應突出“言簡意賅”和“回味無窮”的特點。從學生的英語學習認知需要入手,關注語言表達的規(guī)范性和科學化。特別是運用最簡潔的語言表達豐富的指導意義,讓學生能夠一聽就明,容易模仿和接受。同時,運用激勵表揚方式增強學生學習信心。
在激勵的語言使用中,教師應注意語言表達的規(guī)范性,語音語調正確,發(fā)音清晰響亮,力求自然、流暢,做學生模仿的榜樣。特別在設計提問問題時,建議多使用一般疑問句追問,便于學生理解;在學生回答較為疑難的問題時,不妨使用“Why?”等簡潔語言,讓學生深入思考。特別是在一些歸納概括性的語言對話交流中,建議學生“Try to use a sentence to express the main mean.”引導學生運用簡潔的語言進行表達。
教師在使用簡潔和激勵語言時,一方面,根據學生的學習認知差異認可他們的學習進步和閃光點,激發(fā)他們的學習激情,另一方面,多使用肢體性語言,如豎大拇指、鼓掌等,讓學生帶著感動和興奮主動學習探究。
總之,英語課堂教學不僅是一門科學,更是一項藝術。該項藝術的核心就是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使學生在教師的啟發(fā)誘導下不斷開闊視野,形成正確的學習思維和語言感知。教師規(guī)范課堂教學用語對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給學生科學的指導和規(guī)范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教育部.全日制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7,第2版.
[2]陳韶群.英語課堂教學用語特點淺析[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09(12).
[3]張玲.淺談英語課堂用語的使用[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2(01).
[4]夏海燕.如何提高中學英語課堂用語藝術[J].中學教學參考,2012(25).
[5]薛國平.談中學英語教師的課堂用語藝術[J].考試周刊,2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