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如紅
【摘 要】聽, 在英語的聽、說、讀、寫四要素中處于最基礎的地位, 是人們進行言語交流的主要手段, 是人們學習、吸收語言的主要途徑之一?!镀胀ǜ咧杏⒄Z課程標準(實驗)》對學生聽力技能的培養(yǎng)提高提出了較高要求,特別強調培養(yǎng)學生在聽的過程中獲取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因此,如何提高英語的聽力成為影響學生英語學習成績的一個重要問題。筆者針對學生在學習中遇到的這一問題,將聽力分為三個不同的階段來教學以便提高英語聽力的效率,分別為:聽前階段(Pre-listening stage)、聽中階段(While-listening stage)、聽后階段(Post-listening stage)。
【關鍵詞】高中英語 聽力 分階段 教學策略 能力
一、聽前階段(Pre-listening stage)
聽前階段是指在學生正式開始聽之前一段時間的準備活動。在聽前階段,老師需要確定以下幾個問題:1. 所聽材料的大體內容和聽的目的;2. 是否需要補充一些背景知識或語言知識;3. 采用何種方法進行聽力訓練,是自上而下的方法(注重材料的整體理解)還是自下而上的方法(注重詞和句子的理解)。 在此階段老師需要利用各種聽前的活動盡可能使學生熟悉題目所涉及的背景知識,預測將要聽的內容并確定適當的聽力策略,還要使學生了解所要聽的主題、課文的類型以及聽的目的。
在聽前階段,科學選擇聽力材料,這是應做的重點工作之一。根據學生的學習及學生已有的英語水平,合理選擇聽力材料至關重要,選材時,一般應遵循: 1. 選擇從易到難、逐步深入的系列材料。具體地講,從短句到長句,從句子到短文,從短文到臨場對話,逐步深入。2. 選擇針對性、操作性較強的材料,如接近教材內容有關英、美文化、風俗方面代表性的材料。 3. 結合新教材的特點,選擇口語多、語言規(guī)范、交際性強的材料,力求能通過此類材料即使學生習得實用的交際語言,同時也培養(yǎng)學生在真實的語境中的應變能力。
在確定聽力材料后,設計聽前活動時要注意以下幾點:1. 聽前活動所占用的時間不要太長,否則會喧賓奪主。2. 要盡可能有利于使學生感覺到后面的聽力活動真實自然,貼近于現實生活。要使學生通過這些活動了解聽力材料中交際活動發(fā)生的時間、地點、參與的人、他們之間的關系等信息。3. 使學生清楚他們聽的步驟,例如錄音會放幾遍,他們需要做什么等。4. 與其他三項技能相互結合,有利于綜合提高學生的語言能力。
二、聽中階段(While-listening stage)
聽中階段是指學生進行聽的一段時間,該階段的目的在于通過學生聽的實踐以及各種活動培養(yǎng)學生從聽到的內容中獲取信息的能力,是整個教學的核心部分。在選擇與設計聽中活動時需要考慮以下因素:1. 活動的趣味性。單一的聽力訓練很容易造成課堂的沉悶,使學生失去對聽的興趣。因此,在聽力教學中要充分利用聽與其他三項技能之間的聯系,把聽力技能與綜合技能訓練有機結合起來。在聽力教學可以采取以聽為主,聽說結合,聽讀結合,聽寫結合的方式對學生進行綜合的聽力訓練。這樣不僅可以提高聽力活動的多樣性,活躍課堂氣氛,培養(yǎng)學生的主動參與意識。創(chuàng)造真實的語言環(huán)境,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減輕學生的心理負擔,也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語言能力。2. 活動的難度適中。聽力材料的難度要略高于學生的現有水平,具有一定的挑戰(zhàn)性。材料太容易,不利于提高學生的聽力水平;材料過難,會造成學生的心理緊張,影響聽力水平的發(fā)揮。在確定聽力材料的難度時需要考慮下列因素:語言因素,包括時間變量、語音、詞匯和句法;語篇因素,即如何組織信息;材料內容以及材料中人物之間的關系。
三、聽后階段(Post-listening stage)
聽后階段是指學生在完成聽的過程之后圍繞聽力材料進行各種活動的一段時間。有些聽力活動是聽前與聽后活動的延伸,與前面的活動密切相關,還有一部分活動與前面活動的關系比較松散。聽后活動的目的在于以下幾方面:
1. 檢查聽力理解的效果。在完成聽中活動之后,老師可以通過口頭給出答案,要求學生相互檢查,直接把答案展示在黑板或屏幕上,安排小組討論,要求學生自己核對課本中所提供的答案等各種方式檢查聽力理解的效果。
2. 反思聽中過程的成敗得失。老師可以根據課本的教學目標,確定某個或幾個聽力微技能作為培養(yǎng)的重點,結合學生的實際表現,通過小組討論或老師指導的方式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策略,提高學生的微技能能力。
3. 給學生機會考慮聽力材料中講話者的態(tài)渡與方式。在聽母語的過程中,聽者一般可以容易地識別講話者的態(tài)度,但是對于外語學習者來說,在聽的過程中他們一般重點放在信息獲取上,而無暇考慮講話者的態(tài)度和方式。在聽后階段老師可以安排一些活動,使學生考慮講話者的態(tài)度以及表達這種態(tài)度所使用的具體方法。
4. 擴展聽力材料的主題,順利過渡到其他的語言技能訓練活動中。英語聽力材料的豐富性特點決定了,聽力材料的選取必須是多元化的主題形式。這是由經濟社會發(fā)展和人們文化生活多元化的特點決定的。聽力材料的選取在契合學生興趣愛好的同時,更需要真實的反映經濟社會發(fā)展和人們文化生活。多主題聽力材料要求教師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興趣愛好、聽力教學目標和不同聽力材料的特點,把英語新聞、采訪、影視作品、音樂等材料與多媒體技術結合起來,編輯適合高中生英語聽力訓練的多主題聽力材料,并廣泛地運用到高中英語聽力課堂,創(chuàng)設真實的語言環(huán)境。
當然,聽力是一種積極的思維過程,要想提高英語的聽力水平,既要進行長期堅持不懈地訓練又要在苦學的基礎上巧學,應重視把聽和說結合起來,積極利用學過的內容,組織自學伙伴,開展對話。教師要按照《標準》的要求,結合學生實際,循序漸進、持之以恒,將聽、說、讀、寫結合起來,形成一個相互作用、相互促進的教學體系。依托三階段英語聽力教學模式的展開,從根本上全面提高學生的英語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