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明
編輯導語
九月,如期而至。老師,請接受我們九月的獻禮:祝您節(jié)日快樂!
歲月的荏苒,不會掩藏我們對老師的那份記憶;生活的磨難,不會打磨掉我們對老師的那份情感。在教師節(jié)來臨之際,迎著金秋的累累碩果,我們又想起了老師,想起了那些為我們成長,不舍晝夜辛勞著的老師們。成長的路上,是他們對我們孜孜以求;成才的過程,是他們刻意對我們雕琢。老師,亦師亦友,是詩意棲息在我們心上的人。
我們順著風,順著林蔭小道踏上了上學的路。
學校是我們第二個家,第二個生活的地方。我們的喜怒哀樂,我們的摯友,我們人生的導師,記載在學校的“歷史手冊”中。楓葉染紅了街道,角落里還有數撮余青,這是為夏天的洗禮;卷卷的書香彌漫校園,這是獻給學校里最可愛的人。
在陽光里,文字滋潤著我們的靈魂,賦予給它們生命的人,就是我們的老師;風雨中,數字填平了我們心靈的溝壑,賦予給它們活力的人,是我們的老師;黑夜過后,我們人生的末路才有彩虹……
方格給了每一個文字一個家,老師給了我們第二個家,一個養(yǎng)育靈魂、完整、溫暖的新家庭。在“家”里,我們一步步成長,逐漸走向成熟。
又是一個難熬的夜晚。全部的作業(yè)幾乎要壓斷了肩上的平衡線,每分每秒都在題海中遨游。燈光掩蓋不住我們的倦意?!吧成场钡墓P聲成為我們忙碌中唯一能聽到的聲音。老師放慢了腳步,輕伏在窗前注視著我們。老師是辛苦的,每天陪我們到深夜,他見證了我們所有的努力。那深沉的目光暗含了父母的憐愛和無奈。突然,不知是誰發(fā)出了輕微的鼾睡聲,同桌用胳膊捅了一下,他先是一悸,緊接著馬上拿起桌上的筆繼續(xù)描述他的“作業(yè)生涯”,老師的臉上露出了舒展的笑容。
學習的艱辛,最后換來的是碩果,是人生的財富。我們是老師的驕傲,我們每一個人,都是老師心和血的凝結。社會需要我們智慧的貢獻,國家需要我們智慧的力量,世界需要我們智慧的結晶,然而能夠啟發(fā)我們的智慧,唯一挖掘出我們智慧的人,只有老師。
我們敬愛的老師,我們真誠的摯友,在“教育農場”辛勤耕耘的園丁。
9月10日即將到來,在鮮花和掌聲的擁捧中,把我們最美麗最真誠的祝福送給我們心中最可愛的人。秋風替我們拂去了他們肩頭的灰塵,白露拭去了粉筆留下的遺痕,褶褶皺皺標志著時間的流逝,時間的滄桑讓他們變成了“呆板”的貢獻者,他們把一生的精力和時間都無私奉獻給了最偉大的事業(yè),他們應該贏得這份贊譽。
在清涼的金秋,我們要學會感恩,用時間和努力見證我們最后的回報,感謝老師!
教師點評
我的校園,我的家。校園,是我的第二個家;老師,是伴我走在青春路上最執(zhí)著的人。文章作者采用意識流的思維方式,由校園,想到老師,想到老師為我們的成長做出的默默的奉獻,字里行間洋溢著感恩之情,情感真摯動人,很容易喚起讀者的共鳴。另外,文章以金秋之景映襯主題,暗含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寓意,既點明時間,又增添了作品的意蘊和美感。
(指導教師:劉俊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