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笑盈
【摘 要】在新課程改革的過程中,不管是新理念、新結構還是新方式方法的要求都會成為造成教師心理壓力的重要來源。而教師心理問題對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有效實施有著深刻的影響。由此,分析教師心理問題對于新課程的實施有著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關鍵詞】新課程 教師心理壓力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對教師賦予的新要求,使其在心理上正經受著前所未有的沖擊,心理壓力問題也比以往任何時候都突出。教師是新課程的主要實施者,在課堂教學中起主導作用, 在課程變革中,教師往往具有比課程或教學材料更大的影響。因此,研究新課程改革過程中的教師心理壓力問題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一、新課程改革與教師心理壓力問題
對于教師來說,改革則意味著“既定模式”的改變。改革雖然對教師而言,可能意味著有更多的選擇和自由,但也意味著其失去了原有環(huán)境的穩(wěn)定、舒適和安全。而且,讓“不確定”成為每一位教師都要時常面對且必須要面對的東西。在新課程改革的過程中, 教師有走向成功與自我實現(xiàn)的可能,同時也有因無法適應改革而遭受心理重創(chuàng)的可能。
課程改革對教師心理造成了強烈的沖擊。在基層的實踐中我們發(fā)現(xiàn),不少教師對課程的改革抱有極復雜的心理體驗,既有興奮欣喜, 也有困頓猶疑,還有失望苦惱,并且這種“心理體驗”會伴隨著課程改革的整個過程。
二、教師心理壓力問題在新課程實施中的表現(xiàn)
在新課程實施過程中,要求教師改變傳統(tǒng)教學理念,舍棄教學模式中陳舊的成分,應用新的理念、新的教材和新的教學方式方法,這在實際的操作中,具有一定的難度。教師的心理壓力問題在新課程實施過程中主要表現(xiàn)在:
(一)憂郁焦慮心理
教師憂慮即教師關注,是指教師關于某一特定任務的疑慮和擔憂。新課程改革對教師在知識結構、思維方式、教學能力以及教學手段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標準和要求,許多老師感到原有的知識技能難以適應新課改的要求,常擔心在新一輪課改中落伍,使自己原本取得的良好成績受到損失,產生了較重的預期焦慮。
(二)消極淡漠心理
過度的心理壓力,已使部分教師產生了顯著的消極情感體驗。有的教師已表現(xiàn)出輕度抑郁癥狀,主要表現(xiàn)在對新課程改革的興趣減退,對學生漠然等方面。
(三)偏執(zhí)心理
有的教師有偏執(zhí)的反應,主要體現(xiàn)在只相信自己而不信任別人,對其他教師在教學上的善意批評聽不進去。
(四)否定抵觸心理
有些教師難轉變舊觀念,檢查自己原來的教育觀念和教學方式,跟不上新課改的步伐,認識不到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對于國家和民族的意義,對新課程改革持有排斥心理。
由此可見,在新課程實施過程中,教師的心理壓力問題已具有了普遍性,這種狀況已影響到了新課程的有效實施。緩解教師心理壓力,關注教師心理壓力問題已經迫在眉睫。
三、新課程實施過程中教師心理壓力的緩解
(一)開展校本教學研究,構建教師專業(yè)成長的平臺
學校是教師在學校環(huán)境中專業(yè)化的“生活世界”的主要部分,教師的專業(yè)成長離不開學校的支持,因此須在學校中積極開展校本教學研究。這樣有助于教師按照基于學校的體系不斷改進教學,提高教學水平,加快教師的專業(yè)成長進程。在新課程的實施過程中,教師心理壓力的一個重要來源就是,面對新課程的實施,教師的專業(yè)能力有所欠缺。要緩解教師的心理壓力,就必須關注教師的專業(yè)成長,為他們構建一個有助于專業(yè)成長的平臺。
(二)建立科學的評價體系,促進教師能力不斷提高
新課程實施過程中,教師角色發(fā)生重大變化,工作變得更富挑戰(zhàn)性和創(chuàng)造性,如果教師工作沒有得到積極合理的評價,便很容易產生不良心理體驗。評價教師應從新課程對教師自身素養(yǎng)和專業(yè)水平發(fā)展的要求,提出符合素質教育要求,且能促進教師專業(yè)能力不斷提高,創(chuàng)新能力有效發(fā)展的多元評價體系。
(三)培養(yǎng)教師科學心理壓力觀,正確應對壓力
緩解教師心理壓力固然需要學校和社會的大力支持和援助,但作為當事人的教師更需要通過有效的自我調節(jié)來積極正確面對壓力。首先要正確認識自己所面臨的心理壓力,建立科學的心理壓力觀,并能采取正確的壓力應對模式。壓力是人人都會體驗到的正常心理現(xiàn)象,適度的壓力還能引起積極的反應,在新課程實施中產生心理壓力是很正常的,只不過是每人面臨的心理壓力程度不同而已。正確認識在新課程實施中產生的心理壓力,分析遇到的問題,積極思考解決問題的辦法,不斷提高自身的素質,緩解已產生的心理壓力。
隨著新課改的深入,我們越來越意識到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不能只是強調教師應該怎樣,而忽視了教師面臨這一挑戰(zhàn)的心理適應程度。教師是新課程的主要實施者,在課堂教學中起主導作用,是課程方案與學生學習之間最為重要的中介因素之一,往往具有比課程或教學材料更大的影響。正因如此,教師心理問題實際上也相應地主導著新課程的實施,成為影響新課程推進的重要因素。課程實施與教師心理壓力問題密切相關,因此我們應該關注新課程實施過程中教師的心理壓力問題,研究能有效緩解這一問題的方式方法,以有利于新課程的順利實施和教師自身的專業(yè)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黃希庭.普通心理學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1:508.
[2]孫俊才,盧家楣.國外教師情緒研究的視角轉換與啟示[J].外國教育研究,2007,34(205):1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