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峰
什么是德育?德育就是把一定的社會思想觀點、政治立場和態(tài)度以及道德規(guī)范轉(zhuǎn)化為受教育者的品德的教育。如今我國學校的德育,實質(zhì)上就是把黨和國家對年青一代在道德、政治和思想素質(zhì)方面的要求,轉(zhuǎn)化為個體品德的教育,即“個體品德的社會化”。
我國現(xiàn)在的德育內(nèi)容,必須有利于鞏固中國共產(chǎn)黨的領導,有利于鞏固社會主義政權,有利于培養(yǎng)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紀律的建設人才。從這個客觀依據(jù)和客觀要求出發(fā),當前各級各類學校在對學生進行班級德育時,有很多內(nèi)容。下面我就針對其中的勞動教育淺談一下自己的認識。
從理論上講,勞動是人類得以生存和發(fā)展的首要條件,沒有勞動就沒有人類社會。培養(yǎng)學生具有勞動意識,具有熱愛勞動的感情;養(yǎng)成勞動習慣,愛惜勞動成果和尊重勞動者品質(zhì);對培養(yǎng)祖國的建設者有重要意義。從現(xiàn)實生活的角度談,要滿足人的衣、食、住、行的需要,必須勞動,這是老少皆知的。但實際情況如何呢?自20世紀80年代到20世紀90年代直到21世紀的今天,獨生子女已經(jīng)成為中國家庭、學校、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時代的發(fā)展,生活條件改善以及教育理念的更新,很多人對孩子的勞動教育越來越淡化。近幾年學校教育又提出了“為了一切學生和一切為了學生”的教育思想,我們很多學生、家長、甚至有些教育工作者,曲解了這一思想,包攬了除學習以外的所有事務,學生成了學習的機器,除了學習什么也不會做,學習的效果也不見得有多好,尤其是那些獨生子女,失去了參加必要勞動的機會,隨之而來的只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殊不知吃飯,是人最基本的需求;做飯,是人最起碼的要求。作為一個人,如果不會洗衣做飯,怎能滿足他的最基本的生物要求呢!
我曾經(jīng)聽到也見到諸如此類之事,一個學生,自從上了高中,父母希望她考一個名牌大學,母親便辭去工作,陪女兒讀書,給女兒洗衣做飯。還有一位考上了大學的學生,他在接到通知后的第一句話是上學后鞋帶怎樣系。還有一位在校大學生,自己不會洗衣,將臟衣服寄回家讓父母洗……這就是我們的學生,令人驚嘆。
人不可能一輩子在父母的身邊,得到父母的呵護,人不可能一輩子走坦途,人不可能一輩子靠別人幫助。人要成就一番事業(yè),需要堅強的意志,頑強的毅力和奮斗不止的精神。些成功者的優(yōu)秀品質(zhì)都是在勞動中得到鍛煉,在逆境中得到鍛煉,在青少年時代得到鍛煉;古今中外那些有作為者有誰不是如此呢!
現(xiàn)在許多獨生子女,特別是生活條件優(yōu)越的獨生子女,除了學習外,很少參加或參與其他勞動,在他們的意識中,勞動只是大人的事,他們根本就沒有想到“一切都是勞動換來的”面對困難,只能以淚水相迎,殊不知眼淚換不來飯吃,只有勞動才能換來飯吃?!疤煜聸]有免費的午餐”,只有通過自己的艱辛勞動,才能取得輝煌的成就。
學校承擔著國家培養(yǎng)人才的任務,教師肩負著教書育人的重擔,尤其是育人。近幾年很多人對80年代和90年代出生的人有很大偏見,其原因是這代人身上表現(xiàn)出的社會責任感、家庭責任感比較模糊;“個體品德”與傳統(tǒng)社會化的品德有點差異。單純的強調(diào)“自我”和“個性”,過分地要求“條件”,過分地追求“超前享受”,不自覺地淡化了自我意志的磨煉,輕視了勞動的作用,總認為只要成績優(yōu)秀就能考取理想的大學,就能找到滿意的工作。面對如此單純的理念,學校、老師怎么辦?我從電視劇《名?!分械玫絾l(fā),再結合自己多年的班主任感受,談談在學校班級工作中如何對學生進行勞動教育。
一、在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理念上正確理解“一切為了學生和為了學生的一切”的含義。老師和家長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學生在青少年時期的健康成長和發(fā)展,所以老師、家長要積極主動地指導學生的學習、生活,給學生留出一個學習生活的空間,讓他們學會管理自己,學會料理自己的生活,使學生逐步適應學習環(huán)境,逐步適應生活。
二、完善學校的各項學生活動,大力提倡并號召學生積極參加體育、軍訓、課外勞動、社會調(diào)查,尤其是自我服務性勞動、家務勞動、公益勞動等,全方位的培養(yǎng)學生的勞動意識。
三、教育學生認真做自我性勞動。從洗衣、做飯做起,進一步明確,吃飯是人最基本的需求,做飯是人最起碼的要求。徹底結束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小皇帝”式的生活,引導學生親自做飯、洗衣,在勞動中感受父母的不容易,從中獲得對家庭的責任感,感受生活的樂趣,培養(yǎng)學生獨立生活的信心和能力。
四、指導學生廣泛地參加集體勞動和義務性勞動。在勞動中培養(yǎng)集體協(xié)作合作的能力,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從小養(yǎng)成關愛父母、關愛他人和關愛社會的優(yōu)秀品質(zhì)。
五、將勞動鍛煉、意志培養(yǎng)和理想教育結合起來,教育學生時刻牢記孟子的:“天將降大任與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在勞動中鍛煉,在勞動中成長,在勞動中實現(xiàn)自己的遠大理想,使自己成為祖國合格的建設者。
總之,通過勞動教育,培養(yǎng)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培養(yǎng)學生遠大的理想和富于創(chuàng)造精神,并實現(xiàn)自我鍛煉,提高自我教育的能力,從而實現(xiàn)德育的目的,使之成為德智體全面發(fā)展的建設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