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彬 趙永標 丁函
摘 要: 交叉表查詢是Access數(shù)據(jù)庫教學的難點。為此,提出了采用階梯式教學法和對比的方法,設計適當?shù)慕虒W案例,給出交叉表查詢的教學設計過程。實踐表明,這種教學設計能夠提高教學效果。
關鍵詞: Access數(shù)據(jù)庫; 交叉表查詢; 階梯式教學法; 教學案例; 教學設計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6-8228(2013)09-61-02
0 引言
Access數(shù)據(jù)庫應用基礎是一些高校非計算機專業(yè)的必修課程。查詢是這門課程教學的重點,也是教學的難點。一些學生反映查詢中交叉表查詢是學習的難點。
1 交叉表查詢的教學方法
階梯式教學法通過設計從易到難的問題,能夠幫助學習有困難的學生較好地掌握知識[1]。在交叉表查詢的教學過程中,我們設計了一些由易到難的教學案例,對每個知識點介紹一個簡單易懂的案例[2-3],并對案例進行分析,幫助學生正確地理解和使用交叉表查詢。
2 交叉表查詢的教學設計
交叉表查詢的教學內容包括對行標題、列標題和值字段的理解和使用,能夠利用交叉表查詢解決實際的問題。
2.1 交叉表查詢的三類字段
在介紹交叉表查詢之前需要先復習總計查詢。某學生信息表包括:學號、姓名、性別、所在院系、政治面貌、入學成績、出生年月等字段,學號是主鍵。設計一個總計查詢,統(tǒng)計各院系男女生的人數(shù)。該查詢的運行結果如圖1所示。
然后提問:能否把性別字段的兩個值“男”和“女”顯示在查詢結果的第一行?如果把性別字段的值顯示在查詢結果的第一行,結果是不能使用總計查詢,必須使用交叉表查詢,這樣就引入了交叉表查詢。接下來演示交叉表查詢統(tǒng)計的結果,如圖2所示。
切換到查詢的設計視圖,對設計視圖進行分析。所在院系和性別都是分組字段,區(qū)別是所在院系字段的交叉表行是行標題,而性別字段是列標題,在查詢結果中這兩個字段顯示的位置也不相同。在設計視圖中把所在院系字段修改為列標題,性別字段修改為行標題。再次演示案例的運行結果,并進行分析[4]。通過這種方法,能夠比較容易地讓學生自己得出結論:行標題顯示在查詢結果的左側,列字段顯示在第一行,值字段顯示在行與列交叉的位置[5]。
為了解釋,必須有一個列標題,我們設計了一個反例,把設計視圖中的列標題修改為行標題。設計視圖中沒有了列標題,運行時系統(tǒng)給出錯誤提示信息。
交叉表查詢的行標題字段可以有多個[5],通過下面的案例進行說明。在上述所設計的網(wǎng)格中添加政治面貌字段,并設置為行標題,則查詢的結果顯示各院系各種政治面貌男女生的人數(shù)。
在交叉表查詢中可以添加小計項。例如在查詢結果中顯示各院系的學生人數(shù),需要再次添加學號字段,并且設置其總計行為計數(shù),交叉表行為行標題[6],如圖3所示。
以上幾個簡單案例能夠幫助學生正確理解交叉表中行字段、列字段和值字段的作用,并且能夠區(qū)分交叉表查詢和總計查詢。
2.2 交叉表查詢向導
利用交叉表查詢向導可以在系統(tǒng)的提示下,快速地創(chuàng)建一個交叉表查詢,但是不能使用條件和自定義字段。
2.3 帶條件的交叉表查詢
統(tǒng)計各院系男女、生中入學成績超過520分的人數(shù),需要設置入學成績字段的總計行為“條件”[7],但是交叉表行為空,如圖4所示。
2.4 交叉表查詢中表達式的使用
利用交叉表查詢,統(tǒng)計各年級男、女生的人數(shù),學號字段的前4位表示年級[7],年級作為行字段,性別作為列字段。該查詢中行標題字段必須通過計算得到,設置為“年級:left([學號],4)”。
在交叉表查詢中值字段可以是表達式。某企業(yè)數(shù)據(jù)庫中工資表包括:員工ID、基本工資、住房補貼、保險和崗位工資等字段,部門人員表中有員工ID、姓名、職位、部門ID字段,部門表中有部門ID和部門名稱字段[6]。用交叉表查詢統(tǒng)計不同部門男女職工年工資支出,則設置字段行為“年工資支出:sum([基本工資]+[住房補貼]+[保險]+[崗位工資])*12”,總計行為“表達式”,交叉表行為值。
3 結束語
本文對交叉表查詢的教學過程進行探討,通過采用階梯式教學法,設計由易到難的教學案例,對查詢結果進行對比分析,幫助學生理解交叉表查詢中三類字段的作用,并幫助學生能夠設計較為復雜的交叉表查詢,從而提高交叉表查詢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 南麗麗.階梯式教學法在C語言教學中的應用[J].計算機教育,2008.7:75-76
[2] 梁華,陳振,張波.案例驅動的ACCESS程序設計教學改革[J].計算機教育,2011.2:26-29
[3] 劉淑嫻,阿里甫·庫爾班,李曉華.簡單案例為主線的教學模式在C語言教學中的應用[J].計算機教育,2011.4:89-94
[4] 李嚴.《Access數(shù)據(jù)庫程序設計》教學方法的研究[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10.10:145-146
[5] 紀澍琴,劉威,王宏志主編.Access數(shù)據(jù)庫應用基礎教程[M].北京郵電大學出版社,2007.
[6] 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命題研究組.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上機考試與題庫分析-二級Access[M].北京郵電大學出版社,2011.
[7] 楚艷萍,程普.Access交叉表查詢研究[J].福建電腦,2010.9: 174-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