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一民
群眾路線的含義,概括地講,就是黨章中所說的“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把黨的正確主張變成群眾的自覺行動?!边@是對群眾路線簡要而集中的表述,全面而準確。
一、貫徹群眾路線,必須以黨的思想路線為基礎
“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講的是黨的基本領導方式和工作方法,是黨的根本工作路線。工作是受人的思想、人的認識所支配的,黨的領導方式和工作方法,來自于黨的思想路線。因此,我們講群眾路線,必須建立在黨的思想路線的基礎上。如此,我們才能真正理解和認識黨的群眾路線。
黨的思想路線,有兩種表述,都和黨的群眾路線高度吻合與對應。一種表述,是毛澤東同志在《實踐論》中充分闡明的一個觀點,就是“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我們黨把實踐中、群眾中形成的正確的經(jīng)驗、意見、訴求提煉出來,集中起來,轉化為黨的方針政策,用以指導實踐、指導群眾,推進黨的事業(yè)。在指導推進的過程當中,又不斷把實踐中、群眾中好的東西變?yōu)槲覀凕h的主張,如此循環(huán)往復,推進黨的事業(yè)不斷取得進展。群眾路線正是基于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的思想路線,要求我們不斷地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最后服務于群眾的利益和需要??梢哉f,群眾的觀點某種意義上也是實踐的觀點。只有理解把握黨的“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的思想路線,才能真正理解把握好群眾路線。黨的思想路線的另一種表述,就是實事求是、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解放思想,必然要求我們在工作當中遵循事物客觀規(guī)律去做好工作。如果不實事求是,脫離實際,不僅是違背了群眾的利益,更是違背了黨的思想路線的要求。從這個意義上來講,作為工作路線的群眾路線,建立在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的基礎上,是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本質要求。同時要看到,實事求是和解放思想,兩者有機融為一體。解放思想,是實事求是的題中之義和必然要求??陀^事物在不斷地發(fā)展變化,如果跟不上這種發(fā)展變化,那就不是實事求是,實際上也是不解放思想。當前,要貫徹好思想路線,很重要的一條,就是要堅持解放思想和實事求是相統(tǒng)一。做不到這一點,既違背了黨的思想路線,也違背了黨的工作路線。
因此,我們首先要從理論上,對黨的群眾路線有全面而準確的理解和把握。唯有如此,我們不管是開展教育實踐活動,還是部署推進各項工作,才能真正體現(xiàn)黨的思想路線和群眾路線的要求,做到思想對頭,方法對路,取得好的效果。
二、貫徹群眾路線。必須保證黨的政治路線的實現(xiàn)
貫徹群眾路線是為了保證黨的政治路線的實現(xiàn)。黨建立90多年的歷史充分說明了這一點。群眾路線最早產(chǎn)生于井岡山時期,毛澤東同志從實踐當中就覺得,要打勝仗,要推翻三座大山,要完成黨的軍事任務和政治任務,沒有群眾路線不行。后來隨著我們民主革命的進程,一直到建國,到社會主義革命,到十一屆三中全會搞改革開放,盡管時代不斷在變,黨的政治路線也在不斷變化調整,但一直不變的,就是黨的工作路線始終是為黨的政治路線服務。
黨的政治路線集中了人民群眾的意見,汲取了人民群眾的智慧,反映了人民群眾的愿望,從本質上來講,也是依據(jù)黨的思想路線和群眾路線所形成和確定的。而政治路線形成以后,仍然需要群眾路線,也就是工作路線來保證實現(xiàn)。因此,我們在貫徹黨的政治路線的時候,要堅持群眾觀點,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尊重和發(fā)揮群眾的首創(chuàng)精神與作用,充分調動群眾的積極性,把實踐當中、群眾當中形成的黨的正確的主張,再貫徹到實踐,貫徹到群眾當中去。只有這樣,才能保證黨的政治路線順利實現(xiàn)。
黨的十八大召開后,新一屆黨中央領導集體緊接著在全黨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說到底,是為了保證黨的政治路線得以貫徹落實,保證十八大確定的“兩個百年”奮斗目標的實現(xiàn),保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實現(xiàn),保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在十八大以后能走得更好。這實際上是完成黨的政治路線的必然要求?!皟蓚€百年”奮斗目標具體到江蘇,就是要推進“兩個率先”。江蘇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就是要保證“兩個率先”目標任務的實現(xiàn)。
三、貫徹群眾路線,必須堅持黨的群眾觀點
群眾觀點是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的一個基本觀點,也是馬克思主義政治觀的一個最重要的觀點。堅持黨的群眾觀點,就是要做到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
一切為了群眾,與我們黨的性質、宗旨是緊密聯(lián)系的。我們黨是中國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實代表,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一切為了群眾,是由黨的性質所決定和要求的。做到一切為了群眾,就是堅持黨的根本宗旨、體現(xiàn)黨的根本宗旨。省委提出“四查四治”的要求,首先就是查宗旨意識牢不牢,治脫離實際、脫離群眾之病。宗旨意識牢、群眾觀點強,才會有為民務實清廉的高度自覺。
一切依靠群眾,貫穿于我們黨由小到大、由弱到強、由革命黨變?yōu)閳?zhí)政黨的全過程。人民群眾是真正的英雄,是歷史的主人。我們黨之所以能夠領導人民取得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偉大成就,一個根本原因,就在于黨始終深深地扎根于人民群眾之中,人民群眾為黨提供了不竭的智慧和力量。毛澤東同志在《關于領導方法的若干問題》一文中指出,凡屬正確的領導意見都是從群眾中來的,并要求全黨深入地提倡這種馬克思主義的科學的領導方法。新的歷史條件下,實現(xiàn)“兩個百年”奮斗目標、譜寫好中國夢的江蘇篇章,仍然必須緊緊依靠人民群眾,充分調動最廣大人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
四、貫徹黨的群眾路線,必須發(fā)揚密切聯(lián)系群眾的優(yōu)良作風
作風是一個政黨性質、宗旨的外在表現(xiàn)。人心向背看作風。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與我們黨的性質、宗旨背道而馳,是群眾深惡痛絕、反映最強烈的問題,是損害黨群干群關系的重要根源。加強和改進黨的作風建設,核心問題是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lián)系。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lián)系,必須集中解決“四風”問題,大力發(fā)揚密切聯(lián)系群眾的優(yōu)良作風。
發(fā)揚密切聯(lián)系群眾的優(yōu)良作風,首先要端正思想作風、生活作風,堅決反對享樂主義、奢靡之風。要牢固樹立立黨為公、執(zhí)政為民的思想,堅持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為政清廉取信于民,秉公用權贏得人心。要始終牢記,領導干部是人民的公仆,手中的權力是人民賦予的,組織上培養(yǎng)選拔你到領導崗位,是給你平臺更好地為人民群眾辦實事、謀福祉,而不是讓你以權謀私。我們要以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guī)定、省委十項規(guī)定為切入點,以“重在實踐”為落腳點,敢于發(fā)現(xiàn)、勇于剖析、切實解決思想作風、生活作風方面的問題,促使廣大干部始終保持為民務實清廉的政治本色,干干凈凈做事、清清白白做人,心中裝著群眾,密切聯(lián)系群眾。
發(fā)揚密切聯(lián)系群眾的優(yōu)良作風,還要端正工作作風,堅決反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要心系群眾、心系基層,一切從群眾出發(fā)、一切從實際出發(fā),充分尊重群眾的首創(chuàng)精神,不斷從群眾中吸取營養(yǎng)、吸取智慧、吸取動力。要注重換位思考,站在群眾的立場分析形勢、制定政策、推進工作。要不斷磨礪擔當品質,為實現(xiàn)人民群眾的中國夢創(chuàng)先爭優(yōu)、恪盡職守,不避艱險、不畏挑戰(zhàn),敢于負責、勇于奉獻。要妥善處理良好發(fā)展動機與群眾最終認可的關系,妥善處理追求發(fā)展速度與提高發(fā)展質量的關系,妥善處理當前發(fā)展和長遠發(fā)展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