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紅燕
【關鍵詞】閱讀教學 關鍵點 關鍵詞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3)09A-0048-01
教師在引導學生解讀文本時,要敏銳地發(fā)現(xiàn)隱藏在課文中的關鍵點,帶領學生深入體會文本的情感,領略課文的獨特魅力。下面筆者以《徐悲鴻勵志學畫》教學為例說明。
一、承上啟下的關鍵詞
【原設計】
師:他為什么會勵志學畫呢?輕聲讀第一至第三自然段,邊讀邊體會。
(出示重點句,體會外國學生的歧視與偏見,并交流;師簡單介紹當時的國情。)
師:想象外國學生說話的神情、動作,齊讀這句話。
【現(xiàn)設計】
師:他為什么會勵志學畫呢?輕聲讀第一至第三自然段,邊讀邊體會。
師:文中有一個詞就回答了這個問題。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嫉妒”。
(出示:“徐先生……也成不了才!”師簡介當時的國情。)
師:徐悲鴻被激怒了,他怎么想的?你從中感受到什么?
(出示:“必須用事實讓他們重新認識一下真正的中國人!”)
師:對比讀第二和第三自然段,體會徐悲鴻的骨氣。
【教學分析】
現(xiàn)在的設計利用“嫉妒”引入第一部分課文,將第一自然段中徐悲鴻拜名師刻苦學畫的內容與第二自然段外國學生嘲諷的內容緊密聯(lián)系起來,既避免了串講課文,又從整體上感知課文;既落實了理解詞語的目標,又體會了徐悲鴻勵志學畫的真正原因。
二、提綱挈領的關鍵句子
【原設計】
師:徐悲鴻用哪些“事實”讓外國學生重新認識了中國人?默讀第四到第六自然段,可以找一找、畫一畫,同桌討論,然后集體交流。
(根據(jù)學生的回答,相機出示重點句:“從此,徐悲鴻更加奮發(fā)努力。他像一匹不知疲倦的駿馬,日夜奔馳,勇往直前?!保?/p>
師:抓住“更加”“不知疲倦”“日夜”等詞體會他的勤奮刻苦。
師:以前的徐悲鴻學畫時刻苦努力,而今天的徐悲鴻為什么要更加奮發(fā)努力?
生:“必須用事實讓他們重新認識一下真正的中國人。”
師:每逢節(jié)假日,徐悲鴻就進館去臨摹,他為什么要這樣潛心臨???
生:徐悲鴻這樣做的原因是為了讓外國人重新認識一下真正的中國人。
師:再次齊讀這句話,感受徐悲鴻為中國人爭氣而刻苦努力的精神。
師:徐悲鴻的生活十分清苦。他只租了一間小閣樓,經(jīng)常每餐只用一杯白開水和兩片面包,為的是省下錢來購買繪畫用品。
(引導學生把自己的生活與徐悲鴻的生活進行對比,感受徐悲鴻生活的清苦。)
師:是什么支撐徐悲鴻寧愿過清苦的生活,也要把省下的錢購買繪畫用品?
生:“必須用事實讓他們重新認識一下真正的中國人?!?/p>
師:再一起大聲讀這句話。
師:同學們,為了讓外國學生重新認識真正的中國人,徐悲鴻不知疲倦,奮發(fā)努力。節(jié)假日潛心臨摹大師的作品,為了繪畫寧愿生活清苦。他用這些事實讓外國人看到了一個怎樣的中國人?
(板書:有骨氣、有毅力、不怕苦……)
師:正如他的一句名言所說,做人一定要有骨氣。(生齊讀)
【現(xiàn)設計】
師:徐悲鴻用哪些“事實”讓外國學生重新認識了中國人?默讀第四到第六自然段,抓住關鍵詞句體會,同桌討論,然后集體交流。
(出示:“從此,徐悲鴻更加奮發(fā)努力……勇往直前。”)
師:為什么說徐悲鴻像一匹駿馬呢?你能想起哪些形容馬的詞語?(一馬當先、馬不停蹄、龍馬精神、馬到成功……)
師:邊讀邊想象他不知疲倦日夜努力的情景。
(出示提示:白天,他 ;晚上,他 ;節(jié)假日,他 ;天熱時, 天冷了, )
師:文中還有哪兩個事例,(潛心臨摹 生活清苦)誰來讀一讀?
(補充徐悲鴻刻苦學畫的資料,出示《駿馬圖》。)
師:這不正是徐悲鴻的寫照嗎?
師:將這三段話連起來讀。徐悲鴻為什么要如此奮發(fā)努力?
生:徐悲鴻“必須用事實讓他們重新認識一下真正的中國人”,完成自己的志向。(出示這句話,生齊讀。)
【教學分析】
“從此,徐悲鴻更加奮發(fā)努力。他像一匹不知疲倦的駿馬,日夜奔馳,勇往直前”是第二部分的總領句,與后兩個自然段是總分關系。筆者在設計教學時,抓住其中的重點詞,引導學生體會徐悲鴻的精神。在這部分,抓住總起句也就抓住了深入解讀課文的關鍵。教師可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對這句話進行多角度的研讀。
總之,找準了課文的關鍵詞和關鍵句,就能切實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從而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責編 黃鴻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