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東妮
摘要:本文以修辭和教學目的結合為視角,闡述修辭在教學語言中的藝術審美性,強調修辭在教學中的重要性,提倡教師注重運用修辭達到教學目的,完成教學。
關鍵字:修辭;教學;目的
狹義的教學語言指所謂的課堂用語;廣義的教學語言除狹義的課堂用語以外,更大部分是與教學內容有關的語言,一方面是承載教學內容的語言,另一方面是對教學內容進行講解以期讓學生學會的語言。也可以說,教學語言是為了達到教學目的而使用的語言。教學目的是什么,也就影響了使用什么樣的語言進行教學,進而影響到各種修辭在教學活動中的使用。
教學目的是對教師要教什么的說明,著眼于教師的教;是以教師為主體進行描述的,是對教師活動的一種期望。為了達到這種期望,教師在教學活動中關注的不單單是對知識地完整闡述,而更追求語言的藝術審美性。
對教學目的的描述一般采用“了解、領會、體會”等描述心理過程的內隱體驗動詞或“掌握、應用”等詞語。所以我把將描述詞分為幾個不同層級:1.了解;2.體會;3.領會;4.掌握;5.應用。面對多樣的教學目的,是不是要所有的級別都要使用各種修辭呢?如果都要使用,那又有沒有區(qū)別呢?
教學是一種交流活動,在教學中,教師要將知識串聯在語言交際中,讓學生接受,達到教學目的。無論是哪個等級的教學目的都是交流的一種,想要達到理想的交流效果,教師就一定要使語言具有更大的沖擊力和審美力,所以,所有的級別都要使用修辭。但既然已經分出了教學級別,則著重點一定是不同的,所以,不同的等級使用的修辭種類是不同。
教學修辭分為:言語修辭、輔助語言修辭兩類。1.言語修辭是最常用的修辭手段,其中包括語音、詞匯和修辭格三種修辭手段。語音:①語音修辭對每個人的要求不同,有教師生活在方言區(qū),日常交流語言和標準普通話語音有很大不同,那么他上課時可以矯正、修飾自己的語音,這就是一種修辭。②語音包括音高、音強、音長和音色四個要素,在規(guī)范化之后,注重自身語音的四個要素,為學生營造一個聽覺上舒適的學習環(huán)境。有的女教師音高和音強超標,說話好像吵架一樣,雖然可以讓學生聽清,但卻讓學生覺得刺耳而達不到良好的溝通效果。無論是對內教學還是對外教學,語音的標準都是教學修辭的首要條件,所以5個等級都要使用這一基本修辭手段。詞匯:用詞準確是教學語言的基本條件。教學詞匯修辭包括詞匯選用時限制方言口語、冷僻詞語,注重錘煉詞語,注意同義詞轉化,多使用形象性詞語以及對熟語地運用。如果只是想達到第一個等級——了解,那只保證準確就可以,例1:教師A說:“這個故事中男女主人公是清白的,沒有復雜關系?!苯處烞說:“故事里男女主人公的關系是小蔥拌豆腐——一清二白的?!苯處烝話語準確簡練,但學生可能不明白什么是清白,什么又是復雜關系。教師B詞語形象,而且具象化,讓學生可以清楚體會到故事中主人公之間的關系,可以滿足體會領會這兩個等級。例2:教師A說:“二氧化碳支持燃燒還是不支持呢?有的時候它支持,有的時候它就不支持,大部分時間不支持?!苯處烞說:“二氧化碳一般不支持燃燒?!苯處烝的話反復、重復,意義不明確,學生可能跟不上教師思路,難以理解教師教授的重點。教師B詞語凝練科學,學生馬上就能掌握知識點,這便達到第四等級,只要之后詳細講解例外實例,學生便可達到對知識地靈活運用,為第五級打下堅實鋪墊。修辭格:修辭格的使用是修辭的重要部分。教學過程中使用修辭格可以讓學生更好地體會內容、領會精神、掌握知識,提高學生知識運用能力。教學常用的修辭格有比喻、排比、對比、夸張、設問、反問、對偶等。例3教師:“同學們,有人向往繁華的都市生活,而有人卻傾心于美麗的田園風光。是啊,都市的繁華令人向往,然而那片片綠色的田園,那安靜和諧的村落,那輕柔裊娜的炊煙,那綠樹掩映的農舍,那醇厚古樸的鄉(xiāng)情,不也令人陶醉嗎?古往今來,多少詩人曾描繪過她、謳歌過她。可你們知道田園詩發(fā)端于誰嗎?好,我告訴大家,他就是東晉末年的偉大詩人——陶淵明。今天我們就學習他寫的這一首詩?!边@段導語使用了對比、排比和設問三種辭格,語言流暢,氣勢通貫,形象感很強,可以讓學生感受到田園詩的魅力,讓學生在判斷一首詩歌的類型時可以聯想到具體的環(huán)境意境,達到運用的等級。
2.輔助語言修辭:輔助語言分很多種類,在此,我只討論有聲輔助語言方面的修辭。(1)語調修辭:語調的修辭很重要,尤其在第二語言習得教學中。教師的溫和語調可以給學生營造一個輕松的學習氛圍。教師在朗誦或者講授時調整語調可以配合知識內容,表達各種情感。有研究表明:語調上升,并帶拖腔,便意味著滿不在乎,無可奈何;而語調下降,語速短促,就會被理解是命令式的口氣,懷有敵意。在第二語言習得過程中,學生可能無法理解教師的語言內容,但是可以通過語調來判斷是好還是不好的。這在教學目的的5個等級中都可以運用,教師可以結合教學目的,調整語調,例如,希望學生注意的內容,拉長或者提升語調引起學生注意,幫助完成教學目的預設等級。(2)語氣助詞修辭:學者在研究中,對“嗯、啊”等語氣助詞的使用充滿爭議,有的人認為這類詞語的使用違反交際原則中的有效原則,我個人認為在適當的時機配合態(tài)勢語使用可以表示對學生的肯定,還可以為教學爭取時間。如果學生打斷教師提出問題,教師可以點頭用“嗯”來肯定學生,如果教師這個時候無聲思考,會導致課堂氣氛尷尬緊張,用“啊”來爭取思考時間,能更好地組織教學語言。但我不同意大量頻繁使用這類詞語,那樣會干擾學生對知識點的連貫記憶。
所以,想要達到優(yōu)良的教學效果,教學語言的設計是必不可少的。教師要結合不同等級的教學目的,綜合運用各種修辭手段整理修飾教學語言。這樣,教人而不自知,育人而不自覺的境界就可以達成。
【責編 張景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