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佳
學校體育教學中的思想品德教育,是指在向?qū)W生傳授體育基本知識、技術、技能,增強學生體質(zhì)的同時,充分利用體育教學的特殊教育性,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促進學生個性和思想道德的完美發(fā)展,使學生積極健康地成長。另外,體育課是學校教育的一門必修課,是學校體育工作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在體育教學中存在許多思想品德教育的因素,直接影響到人的全面發(fā)展,故而在體育教學中進行思想品德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一、思想品德教育是體育教學中的重要任務
學校的一切工作都是為了培養(yǎng)學生。學校的每一門學科教學都既擔負著傳授知識的任務,又擔負著向中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任務,而體育教學是學校體育的基本組織形式,并帶有雙重性。因此,體育教學與其他學科教學不同,體育教學是培養(yǎng)能力、傳授知識、技術、技能的一個教育過程,它既有體育理論的室內(nèi)課,又有體育技能操作的室外課,而絕大多數(shù)的課都在室外運動場上實踐課,從事各項體育活動。因此,體育教師要結合體育教學獨有的特點,從學生身心發(fā)展的狀況出發(fā),有目的、有計劃地向?qū)W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把育人的根本任務貫穿于體育教學之中。
二、教師以身作則,為人師表
古語云:“身正為范?!斌w育教學是通過教師示范,組織、親身參與達到教學目的,教師是學生的一面鏡子,所以教師的身教重于言教。體育教師在儀表、言行、工作態(tài)度等方面對學生有直接的影響,要充分發(fā)揮教師的表率作用,為學生樹立楷模,生動直觀地進行德育教育。教師平時應做到儀表端正、穿戴潔凈、利落整齊、舉止大方,讓學生從這里體察到教師的氣質(zhì),對事業(yè)的熱愛和信心,從而決定向你學習的程度。教師用語必須文明、簡練,有較強的邏輯性,它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興奮性和學習興趣;上課時,教師要保持精神飽滿,做到威而有信,嚴而有格,對學生既嚴格又可親,切忌對學生粗暴、挖苦、嘲笑和體罰,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信心,有利于學生身心健康。體育教師還要不怕苦、不怕累,凡事在學生面前要身先士卒,有特殊的教師形象和威望影響、感化、教育學生。所以,教師的言行,以身作則的形象,在體育教學過程中都會給學生留下終身的印象,對學生思想品德的形成有潛移默化的作用。
三、把握教材特點進行思想品德教育
體育教學教材內(nèi)容豐富,每一項目教材都有自身的特點,體育教師在體育教學的實踐中要積極主動地分析研究每項教材的基本內(nèi)容,挖掘其中存在的思想教育因素,以便更好地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
1.在田徑教學中,如短跑起跑教學,在對技術動作教學的同時應注意培養(yǎng)學生實事求是的品質(zhì),講明規(guī)則的要求,按規(guī)則行事,而絕不能猜口令,存在僥幸心理而采取投機取巧的行為,又如耐力跑是培養(yǎng)學生堅毅、頑強意志的品質(zhì)時機,而現(xiàn)在獨生子女多,生活條件比較優(yōu)越,多數(shù)學生缺乏艱苦的鍛煉,怕長跑、怕吃苦的比較多,在教學過程中從嚴要求,有意識地培養(yǎng)他們的吃苦精神,不給怕吃苦者留有余地,讓他們在實踐中得到鍛煉。
2.在跳躍、支撐跳躍等項目的教學中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勇敢果斷、不畏困難、不怕失敗的精神。在支撐跳躍教學中從學生的素質(zhì)和技術來看,完成動作沒有問題,而學生就是不敢過箱;又如跳高教學中,學生在較低的橫桿上技術動作很好,但橫桿升高,學生動作變形,這時教師應及時給予心理幫助,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的心理素質(zhì)和勇敢果斷的意志品質(zhì)。教師同時可以用“看誰勇敢、動作最優(yōu)美”等詞語激勵學生,保持技術動作教學的順利完成。
3.在球類項目教學中,首先要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全面觀點和集體主義精神,教育學生在球場上要共同協(xié)作,相互配合,對少數(shù)學生在球場上的個人英雄主義要及時給予糾正,教育學生正確對待同伴的失誤,相互鼓勵,提高整體戰(zhàn)斗力。另外,還要大力渲染女足精神,講明我國女足取得的優(yōu)異成績既是刻苦訓練,頑強拼搏奮斗為國爭光的結果,又顯示出中國人的威風,弘揚中華民族的精神,使世界對中國刮目相看,既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又使學生對體育有更深層次的理解,促使學生積極參加體育活動,為實現(xiàn)自己的崇高理想而自覺上好體育課。
4.在投擲、隊列和體操隊形教學中,要使學生服從命令、聽從指揮,自覺遵守紀律的習慣。如在投擲教學中,沒有良好的組織紀律不但不能完成教學任務,反而可能造成傷害事故。
5.在體育教學中要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提高學生對事物的鑒別能力和對真、善、美追求的渴望,使學生在初步樹立人生觀、世界觀的同時也形成良好的審美觀,使身心都得到健康的發(fā)展。
四、組織教學中的思想品德教育
體育教師要采取一定的組織工作以保證體育課的順利進行。因此,教師可根據(jù)課堂要求合理組織學生,并利用教學過程的各組織環(huán)節(jié)培養(yǎng)學生的思想品德。在體育課堂上,教師應強調(diào)課堂常規(guī)的教學,如每堂課在開始部分安排一些隊列練習,培養(yǎng)良好的組織紀律性。在場地器材布置中,只要時間允許就應讓學生自己布置,培養(yǎng)學生的勞動觀點,同時教育學生愛護公共財物,并加強安全教育,提倡互助精神。在分組教學中,特別是分組轉(zhuǎn)換教學中,要注意培養(yǎng)自覺遵守紀律、互助互學的良好作風,注重培養(yǎng)學生干部的能力。
五、掌握學生心理,進行正面教育
體育教師不僅擔負著傳授學生體育知識的任務,而且擔負著做學生思想工作的任務。學生的性格特征各不相同,不同人的性格、氣質(zhì)直接影響人的心理活動的強度及心理活動的指向性。對于不同氣質(zhì)的學生,思想教育方法應有區(qū)別。另外,為了保證體育教學的正常進行,必須建立必要的課堂常規(guī)。對學生嚴格要求,不是限制學生的積極性,而是使師生雙方配合默契,創(chuàng)造一個既有組織紀律又有生動活潑的教學秩序。對學生應以正面教育為主,遵循表揚與批評相結合的原則,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理直氣壯地反對學生中存在的不良風氣,在批評學生的缺點時應心平氣和地擺事實、講道理,和學生交換思想,做到感情上融洽,同時在堅持原則的基礎上還要注意批評的策略,把批評與表揚相結合,肯定優(yōu)點成績,指出缺點和改進方法,必要時給學生提供條件,幫助學生克服不足。要堅決反對教師不分場合、不注意策略地對學生橫加指責、批評埋怨的惡劣做法。
總之,把思想品德教育與體育教學活動有機結合起來,寓德育于教學中,并貫穿教學的全過程,利用體育教學鮮明的動態(tài)性和群體性,有組織、有計劃地通過身體練習實現(xiàn)對學生的思想、觀念、行為習慣的教育,全面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品質(zhì),使學生身心健康成長,保證學校體育工作質(zhì)量和任務的完成,為全民素質(zhì)的提高奠定良好的基礎。